原标题:深度分析!十张图带您了解2022年血液制品市场企业下一个争夺点在哪里?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博晖创新(300318)、派林生物(000403)、卫光生物(002880)、博雅生物(300294)等。
本文核心数据:血液制品行业代表企业血液制品产量变化、企业血制品种类对比、血液制品并购重组事件
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资源高度稀缺型行业
监管部门的严厉整治使浆站数量锐减,2000年我国血浆站有240个,2001年急剧下降为180个;2011年,贵州省卫生厅发布《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4)》,拟关停16个血浆站,使血浆站数量下降至146个;2012年华兰生物重庆站、河南站等相继建设,使血浆站数量上升至151家;2014年,华兰生物于9月23日滑县单采血浆站获到采血许可证,沃森生物魏县和栾城建设完成,使血浆站血浆达到178家。2008-2020年我国单采血浆站整体呈增长态势,2020年达到273个,同比增长率仅为1.5%。
采浆规模和品种数量是血液制品行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血液制品行业的整合和规模提升仍然是当前阶段的重要发展推动力,行业将出现采浆量1000吨以上的规模优势企业。行业整合也有利于企业丰富品种数量,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研发能力,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目前综合各主要企业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七家代表企业血液制品总产量为4377.91万瓶,同比增长7.43%,其中,天坛生物血液制品产量1101.74万瓶,排名第一。
前瞻汇总中检院关于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批签发量,以及中国政府采购网的数据,按照细分产品市场规模=批签发量*中标均价的公式,计算三类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如下表,为三部分市场规模加总所得的血液制品市场规模,2017-2020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呈不断正在趋势,于2020年达到381亿元,同比增长3%。
在浆源稀缺背景下,存量生物制品企业因拥有浆站资源而成为龙头企业争抢对象
在浆源稀缺背景下,存量生物制品企业因拥有浆站资源而成为龙头企业争抢对象。近年来,血液制品行业并购整合活动频发,如天坛生物通过收购成都蓉生90%股份切入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通过先后收购邦和药业(后更名为郑州莱士)、同路生物成为国内血制品龙头。
血液制品品种在新医保药品目录中进一步扩容
2009版医保目录中血制品适应症较少,使用范围小,血液制品品种在新医保药品目录中进一步扩容,部分产品医保使用的限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潜力逐步挖掘,产品需求连年递增,未来适应症及医保范围有望持续扩大。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作为血液制品的新星产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产品适用症在临床的不断开发与推广,市场潜力逐步挖掘,产品需求连年递增。目前上市销售的血液制品几乎全部列入医保覆盖范围。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将有助于消费者提高对价格相对较高的血液制品的消费能力。多类病患如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患者、血友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血液制品,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医疗体系对血液制品的报销比例将直接影响血液制品的消费量。我国医疗体系对血液制品消费报销范围的扩大将为相关产品的销售提供有力支持,该种效应将在未来逐步得到体现。
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将成为我国行业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MRB(世界血浆蛋白治疗协会PPTA旗下)数据,2016年全球血制品消费排名前三分别为静丙41%、凝血因子18%、白蛋白15%,而2020年国内血制品消费排名前三分别为白蛋白59%、静丙21%、凝血因子7%。欧美发达国家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的平均消费量远远高于我国,未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将成为行业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总体来看,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资源高度稀缺型行业,上游资源有限,下游需求不减。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将成为我国行业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未来适应症及医保范围有望持续扩大。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演变成“强者恒强”,市场竞争在于产品的结构化调整和血浆采集,以及存量企业的并购整合,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血液制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