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21年来首次半年净利下滑 百亿炒股半年亏8.62亿牙膏业务再撑半壁江山

云南白药21年来首次半年净利下滑 百亿炒股半年亏8.62亿牙膏业务再撑半壁江山
2021年08月30日 07:29 新浪财经综合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云南白药21年来首次半年净利下滑   百亿炒股半年亏8.62亿牙膏业务再撑半壁江山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资本市场上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千亿老字号药企云南白药(000538.SZ)的经营业绩。

  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药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8.02%,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6%。半年净利润下滑,这是云南白药近21年来的首次,也是其上市28年来,唯一一次半年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20%。

  云南白药创造了自己的“纪录”,源于其大举投身资本市场。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百亿重磅出击资本市场,2020年大赚23.31亿元,但在今年上半年,浮亏8.62亿元。投资巨亏,是导致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

  此外,毛利率较低的医药商业收入增长仍然是云南白药营业收入增长的主力。今年上半年,公司商业销售收入122亿元,占比超过60%。

  亮点依旧是云南白药牙膏,上半年,主营口腔清洁的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简称白药健康)实现净利润15.10亿元,继续撑起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炒股收益推动两年高增长

  云南白药的经营业绩增长已经对投资收益颇为依赖。

  2016年,市场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云南白药。这是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在过去20年,公司保持了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是,在201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双双首次降至个位数,引发市场连串发问。

  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云南白药的同比增速持续以个位数的速度前行。

  2019年,让市场眼前一亮的是,云南白药突然重回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65亿元,同比增长9.80%,净利润为41.84亿元,同比增长19.75%。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43亿元,同比增长10.38%,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增长31.85%。

  从2018年的5.14%,到2019年、2020年的19.75%、31.85%,云南白药的净利润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然而,未曾料想到的是,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药的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83亿元,去年同期为154.93亿元,同比增加35.90亿元,增幅为23.17%,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过,与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相比,净利润却掉了链子。其实现的净利润为18.02亿元,去年同期为24.54亿元,同比减少6.52亿元,减少幅度为26.57%。

  云南白药于1993年12月15日跻身A股市场,上市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58亿元、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3%、108%。此后,除了1995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外,其余年度均为增长。

  从半年度业绩看,1997年、1999年同比出现过下降,降幅分别为3.87%、13.67%,其余年度均为增长。

  由此可见,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药的净利润是2000年以来21年首次下降,且其下滑幅度是上市以来唯一一次超过20%。

  云南白药净利润创“纪录”下降,源于炒股亏损。

  根据半年报,今年初,云南白药投资的股票、基金、债券账面价值为108.68亿元,期末,账面价值为97.59亿元,浮亏8.54亿元。其中,投资的小米集团、伊利股份恒瑞医药分别浮亏6.10亿元、1.71亿元、1.84亿元。反映在利润表上,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8.62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追溯发现,2019年、2020年,云南白药的净利润接连高速增长,并非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而是炒股大赚。

  2018年以前,云南白药的利润表中未见列支有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其投资净收益也不高。2018年,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42亿元。

  2019年下半年开始,云南白药松绑证券投资。当年,公司减持了早期持股的红塔证券九州通等,买入小米集团、恒瑞医药、伊利股份等。

  如此频繁动作,2019年、2020年,公司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4.70亿元、3.9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27亿元、22.40亿元,合计为16.97亿元、26.32亿元,分别占公司当年利润总额的35.91%、38.71%。

  这就是云南白药近两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真正原因,抛开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并无明显突破。

  高毛利主业占比连续下降

  依托投资收益等实现的业绩高增长不可持续,云南白药面临的难题依旧,那就是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云南白药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自制工业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药品批发零售业务,业务范围涵盖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医药流通领域等。自制工业品由云南白药系列药品、透皮系列产品、普药系列产品及健康产品、中药养生产品组成。其中,云南白药系列药品形成了以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气雾剂、宫血宁胶囊等为主的系列化、多剂型、多品种的产品结构。透皮系列核心产品是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创可贴、应急包系列产品。普药系列药品主要包括风热感冒冲剂、风寒感冒冲剂、天紫红女金胶囊等。同时,公司近年来不断向相关产业渗透,已成功推出和拓展了云南白药牙膏系列产品、采之汲美肤系列产品、养元青洗发护发等健康品板块业务。

  上述介绍显示,云南白药起家于白药,不断拓展,并延伸至牙膏、护肤、护发等健康品。

  然而,近年来,云南白药的工业销售收入毛利率虽然较高,但增长缓慢。与之相比,医药流通领域的销售收入增长较为明显。

  2017年至2020年,云南白药的工业销售收入分别为99.62亿元、107.27亿元、110.24亿元、117.16亿元,三年增长约17.61%。同期,商业销售收入分别为142.84亿元、159.37亿元、185.51亿元、209.74亿元,三年增长46.84%,远高于同期的工业销售收入增速。

  从工业销售收入占比看,上述同期,其占比分别为40.97%、40.16%、37.16%、35.78%,逐年下降。与之对应的是,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8.74%、59.67%、62.53%、64.06%,逐年上升。同期,工业板块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5.61%、63.79%、60.98%、61.18%,商业板块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29%、8.17%、9.17%、9.09%。

  高毛利率的工业销售收入增长缓慢,增长相对较快的商业销售收入却是低毛利率,这就是云南白药面临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亮点仍然是云南白药牙膏,近年来,成了云南白药净利润的重要支撑。2020年,白药健康实现净利润18.94亿元,占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的65.33%。今年上半年,白药健康净利润达15.10亿元,占扣非净利润的80.11%。

  二级市场的波动带来云南白药净利润的大幅下降,也直接波及到公司自身的股价。

  今年2月18日,云南白药股价最高为163.28元/股,8月27日下跌至85.30元/股,半年时间,跌幅达47.76%。期间,市值从2085.09亿元减少至1091.10亿元,蒸发了近千亿。

  近期,关于云南白药问题口罩事件也备受关注,引发市场对其内部控制的质疑。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云南白药正在积极突围,包括推员工持股计划、豪掷百亿入股上海医药等。只是,这些动作最终能否转化为效益,有待继续观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墨轩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31 国力股份 688103 12.04
  • 08-30 博拓生物 688767 34.55
  • 08-30 匠心家居 301061 72.69
  • 08-30 上海谊众 688091 38.1
  • 08-30 中粮工科 301058 3.5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