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创板新股“抱团压价”,19家投资机构遭处罚

对科创板新股“抱团压价”,19家投资机构遭处罚
2021年08月16日 09:48 金融界

原标题:对科创板新股“抱团压价”,19家投资机构遭处罚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冯智源】

自注册制全面实施以来,部分网下投资者重策略轻研究,为博入围“抱团压价”,干扰发行秩序等新问题逐渐浮现。

针对新股发行“抱团压价”行为,监管机构重磅出手打击相关问题。1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称“中证协”)在网站发布消息称,针对部分科创板项目报价一致性较高的线索,协会会同上海证券交易所对19家网下机构投资者开展联合现场检查,并对19家网下投资者采取自律措施

市场相关人士向观察者网指出,在因为注册制全面实行之后,对于中介机构的专业性其实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抱团压价”现象此前一直都有,只不过在此前原有制度下,问题不会这么凸显。而在现在的注册制下,对这些问题的监管会更加严格。

截图自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

19家网下机构投资者:报价一致性较高、管理配售对象数量较多

近来询价机构“打新串谋”导致定价失灵的问题广为诟病。7月22日,读客文化以1.55元/股的超低价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暴涨1943%,然而第二个交易日下跌了25.77%;同样的,于去年9月28日正式登陆科创板上纬新材发行价格为2.49元/股,开盘报20.68元/股,涨730.52%,随后涨幅有所回落,截至中午收盘报16.56元/股,涨565.06%。

7月22日,读客文化以1.55元/股的超低价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暴涨1943%

中证协在13日发布的消息中指出,对1家保险公司暂停网下投资者资格一个月,对1家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4家基金公司、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暂停新增配售对象注册一个月,对1家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6家基金公司、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给予警示。

在稍早前的8月6日晚间,证监会就《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个别条款进行修改,并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表示,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建立了市场化的新股发行承销机制,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进行询价、定价、配售,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现行发行承销规则对规范发行与承销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过,证监会强调,在实践中,出现了部分网下投资者重策略轻研究,为博入围“抱团报价”,干扰发行秩序等新情况新问题。

其实,早在7月份,监管方便注意到了该问题。

据证券日报8月13日报道,7月9日证监会向市场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完善制度规则,提升监管和执业的规范化水平,加强对报价机构、证券公司的监督检查,规范报价、定价行为。7月15日至23日,上交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部署开展了科创板网下投资者专项现场检查。

报道称,本次网下投资者专项现场检查,基于科创板近期发行的40余只新股询价报价明细数据进行分析,筛查出了19家报价一致性较高、管理配售对象数量较多、市场影响力较大的网下机构投资者。

上交所共成立7个专项检查小组,分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同时开展现场检查,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共同参与了本次现场检查。

在检查及案件处理中发现,相关网下投资者主要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定价依据不充分、未严格履行定价决策程序、工作底稿未妥善保存等问题。

问题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是部分机构合规意识淡薄,未明确通讯设备管控、关键环节双岗复核等内控制度,或者存在实践操作和内部规定“两张皮”等现象;

是报价信息通过口头、微信群消息等方式传达交易人员,通讯设备管理不严格,存在较大价格泄露风险;

是未建立有效的估值定价模型,研究报告未明确报价区间建议或者缺少参数设置的详细说明,最终报价结果缺少充分有力的定价依据;

是研究报告、定价决策过程及决策依据未留痕存档,个别机构存档备查的研究报告未在询价结束前定稿或上传内部系统等。

13日当天,上交所还在其官网公布了对明汯投资、少薮派投资、诚奇资产以及平安养老保险予以监管警示的处罚;对鹏华基金则给予监管警示并采取监管谈话的决定,要求其督察长、新股定价研究部分相关负责人于2021年8月19日上午10点至上交所接受监管谈话,说明有关情况,并提供科创板新股询价相关的书面自查整改报告。

上交所13日称对鹏华基金等进行监管警示 截图自上交所网站

询价机构寻求短期利润,压价上市后获利了结

此前由于询价机构的“过度压价”,导致市场上要求修订新股定价制度的呼声不断。

华泰证券认为,目前注册制IPO允许“6+1”类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研究能力,为市场化估值和定价提供支持,并希望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股东结构,持续支持企业发展。但从目前注册制下IPO企业换手率来看,网下投资者在定价发行环节获配股票,多数在上市后选择了短期获利了结,并未能发挥长期投资者的作用和价值。

因此,发行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询价机构的切身利益,所以询价机构向下压价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相反,询价机构抬价反倒是不符合利益原则的。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抑制询价机构“抱团报价”或“抱团压价”呢?

华泰证券建议,去除“剔除10%最高报价”规定,允许保荐机构突破“4个数”的潜在制约,通过充分的市场询价,在具有一定认购倍数及定价覆盖率的基础上与发行人自主协商确定发行价格;而要改善机构抱团压价的现状,还需要逐步将新股配售权交还给市场。

金融投资报13日发文指出指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询价机构的“抱团报价”问题。

其一是扩大网上直接定价发行的使用范围,让更多的公司可以自主选择网上直接定价发行的方式,避免询价发行方式中的机构询价环节。

目前新股发行主要采取询价发行的方式,而只有发行数量不超过2000万股且无老股转让的公司才能采取网上直接定价发行。实际上,对于网上直接定价发行,可以取消“不超过2000万股”这个发行数量的限制,可以让发行人在慎重考虑发行失败风险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发股方式,到底是采取询价发行还是网上直接定价发行,可以由发行人自主决定,这也更符合市场化原则,同时也更符合发行人的利益。一旦更多的发行人选择网上直接定价发行,那么这些公司就不需要进行新股询价了,也就可以避开询价机构“抱团报价”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科创板 注册制 投资者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3 远信工业 301053 --
  • 08-20 国光电气 688776 --
  • 08-19 果麦文化 301052 --
  • 08-18 上海港湾 605598 --
  • 08-16 悦安新材 688786 11.7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