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股“吹哨人”的苦与甜:遭排挤报复后收获8亿奖金刷新纪录

一名美股“吹哨人”的苦与甜:遭排挤报复后收获8亿奖金刷新纪录
2020年10月25日 17:30 华夏时报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原标题:一名美股“吹哨人”的苦与甜:遭排挤报复后收获8亿奖金刷新纪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继今年6月4日后,美股“吹哨人”又出现两个刷新历史的纪录。一个是奖励给单个“吹哨人”的奖金纪录被刷新到近8亿元人民币。

  另一个是,在9月30日结束的2020财年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奖励或拟奖励给“吹哨人”的奖金总额刷新历史纪录。

  但与6月4日的披露不同,SEC在上述两份最新的公告中,均提到了“吹哨人”因为“吹哨”遭受了“苦难”的事情。言外之意是,他们在公司内部遭到了报复或者排挤。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类现象的背后,藏着人性的共同弱点,以及举报人情绪纠结等问题,中国资本市场也可以反思、考虑,很有价值。

  天价奖金的“甜”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2日,SEC在一份公告中称,奖励一名吹哨人1.14亿美元(约8亿人民币)奖金,这笔奖金规模刷新了历史纪录。此前纪录的保持者,是今年6月份一名获得5000万美元的“吹哨人”。

  此次的1.14亿美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约5200万美元,与该“吹哨人”举报的案件挂勾,SEC通过“吹哨人”的协助进行了成功的执法。

  另一部分约6200万美元,是从上述举报案件衍生出来的其他几项案件,执法机构不是SEC。

  美股“吹哨人”经常被奖励天价奖金,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奖金额度直接与监管罚没挂勾,具体为,如果“吹哨”带来的行政处罚罚金超过100万美元,“吹哨人”可以获得最低10%、最高30%的罚金;第二个因素是,为了保证“吹哨人”得到奖励,美国国会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基金,名为“投资者保护基金”。

  在刚结束不久的2020财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SEC年度“吹哨人”奖金规模又刷新了历史纪录。

  根据9月30日的公告,SEC在2020财年共奖励39名“吹哨人”,奖金总额约1.75亿美元。自2012年第一名获奖“吹哨人”出现,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有106名“吹哨人”被奖励,累计规模达到5.62亿美元。

  “吹哨有奖”在美国有100多年的历史,不单资本市场领域有,其他行业领域也有,甚至相比之下历史更长。

  《华夏时报》在2019年曾发布美股“吹哨人”制度的系列报道,其中提到,1863年3月,总统林肯执政期间,针对军火商大发不义之财的问题,美国国会通过的《欺诈声明法》中就包括一项“吹哨人”奖励条款,该法案可以看作是美国“吹哨人”制度体系的近代开端。

  美国早期的“吹哨”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国防军工领域的违法行为,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向医疗、税收等其他领域扩展,并颁布了一系列较为系统的法案而非一部法案。

  专门针对金融证券的“吹哨人”项目的建立,是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具体到美股,时间点是在2011年8月,当时SEC正式开启“吹哨人”奖励与保护项目。

  早年的历史与经验,为如今“吹哨人”制度在资本市场的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遭排挤报复的“苦”

  在资本市场,相比外部人士举报,内部知情人士的“吹哨”更能增加违法违规行为被揭露、证实的概率。

  但内部人士“吹哨”的意愿,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通常较难激发。美股给“吹哨人”天价奖金,算是一种激发意愿的措施。

  在外界羡慕那些拿到数亿奖金的“吹哨人”的同时,有种“吹哨人”的“苦”似乎被掩盖了。比如,在10月22日的公告中,SEC“吹哨人”办公室主任简恩-诺伯格(Jane Norberg)提到,这位被奖励近8亿元的“吹哨人”,在向SEC“吹哨”前,于公司内部多次举报,在“私人感情以及工作上遭受了苦难(hardship)”。

  此外,9月30日的公告中,SEC也提到,一些“吹哨人”在公司内部进行举报时遭受了“苦难”。言外之意是,这些“吹哨人”因为“吹哨”遭到了报复或者排挤。

  “吹哨人”在向SEC“吹哨”前,先在公司内部向有关高层举报问题,是美股“吹哨人”制度的一个特别之处。

  SEC的相关规定,释放了鼓励“吹哨人”优先向公司内部纪律委员会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的信号。比如,《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其相关条款细则发现,相应的条款包括,第一,举报人自愿率先向公司内部纪律部门举报,相比直接向SEC举报,可能会分享更高比例的罚金;第二,举报人自愿向公司内部纪律部门举报,最终由公司通知SEC,该举报人也会被认定为合格的“吹哨人”,并分享应得的奖金;第三,举报人率先自愿向公司内部纪律部门举报,并在120天内同时报告给SEC,由此引发的罚金也会按比例分给“吹哨人”。

  为此,SEC还设置了对报复“吹哨人”行为实施“反报复”执法行动的相关机制。

  但如今看来,美股“反报复”机制的存在,虽然可以降低内部人士“吹哨”后遭到公司开除等显性报复的几率,却依然无法避免“吹哨人”事后遭到同事排挤等较为隐秘的情况的发生。

  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会抑制内部人士“吹哨”的意愿。即使被举报的上司或者同事确实违法违规,但举报人仍可能遭到同事的疏远或者排挤,引发“叛徒感”的情绪,这种情况在当代任何国家出现可能都不足为奇。

  刘俊海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其中可能藏着人类的共同弱点的问题,一个人有是非观念,但有的时候可能更希望身边的人对自己忠诚,法律正义与江湖义气有的时候是一致的,有的时候是矛盾的,比如,上市公司或者金融机构造假,内部人士对此举报以保护公众投资人,是大义,为了同事或者友谊选择保密,是小义,如何选择,不同人的答案可能不同。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戚琦琦

美元 SEC 美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五洲特纸 605007 --
  • 10-28 豪森股份 688529 --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7 日月明 300906 26.42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