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终身学习”的使命,罗振宇冲击创业板

带着“终身学习”的使命,罗振宇冲击创业板
2020年09月28日 22:01 界面新闻

原标题:带着“终身学习”的使命,罗振宇冲击创业板

前知名央视制片人罗振宇的创业项目——思维造物就要准备在创业板上市了。

罗振宇,江湖人称“老罗”或“罗胖”,跟“中国互联网第一代网红"的另一个"老罗"罗永浩相比,他身上少了很多外露的理想主义的情绪,反而多了一些踏实和内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就是这一年,罗振宇从自己供职许久的中央电视台辞职,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当时,他已经担任过CCTV《经济与法》、《对话》栏目的制片人,但是继续留在央视,似乎并不能满足他对自己职业上的诉求。

时间飞逝来到2012年,这时候罗振宇决定要做一档知识类的脱口秀节目,就这样这档由大众所熟知的《罗辑思维》正式面世了,这档节目也成为很多人在上下班的车里、地铁里每天不愿错过的片刻时光。

近期,罗辑思维的母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维造物”)在交易所预披露了,其在A股IPO的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书信息显示,思维造物拟公开发行A股数量不超过1000万股,占发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25%。本次IPO计划融资超过10亿元。

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建设,以提高公司线上线下知识服务的生产、研发和服务能力,并实现新一代智能化、系统化知识搜索引擎和服务软件的构建,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联动的知识服务业务,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招股书还显示,自公司设立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罗振宇,他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公司共计46.6144%的表决权。

离开央视12年之后,罗振宇的创业之路终于要迎来“上市”的这样一个标志着企业壮大和成熟的里程碑,不过,离他“建设一所全球领先的终身大学”的使命和愿景,罗胖仍在路上。

01、终生学习——做时间的朋友

招股书称,思维造物是一家从事“终身教育”服务的企业。

而公司的所有业务,也都是围绕着帮助人们“终身学习“这个任务而展开。例如,通过“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终身学习者提供课程、听书及电子书等产品,在线下,通过“得到大学”、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形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通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服务,等等。

2016年,得到APP正式上线。跟聚焦于日常消费、娱乐以及实现各种功能性的APP不同,得到更像是一个分享知识的社区,但又跟年轻人们喜欢的知乎有明显不同。

首先,得到上的课程全是系统性的,与知乎的“互动模式”和“随机浏览”完全不一样,得到的用户明显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并可以在得到上订制自己的专属内容模块。

其次,得到上的课程大部分都是需要付费才能学习的,跟自由论坛上的免费互助显得更加郑重其事,也对用户的投入度要求更高——不是随便看看,毕竟花了钱,学习的意愿会更强烈。

在课程方面,得到的课程研发以“通识性”和“完备性”为指针。在通识性方面,公司要求课程既能让专业用户有所启发,也能给跨界用户带来收获。在完备性方面,公司要求课程体系能覆盖应用技能、商学、人文社科等领域。

除了得到APP,一直希望“做时间的朋友”的罗振宇,每年都会进行“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跨年演讲于每年12月31日至次年1月1日在一线城市举办,同时在地方卫视和国内网络视频平台播出。演讲内容由内容策划团队集体创作,为用户总结过去一年创新创业领域的学习心得。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已举办5届跨年演讲。

现在,罗胖将带领自己的公司,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

02、知识就是财富

国海证券在其最新的研报中指出,受2020年疫情影响,文化传媒板块中有得有失,伴随疫情逐步控制及疫苗进展,线下受疫情影响板块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逐步实现环比、同比回暖,例如院线、图书、线下体验经济等。

“一方面,我们看到受到疫情影响板块逐步实现三季度环比回暖;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拟IPO标的增多且质地相对较优,例如图书板块读客文化、果麦文化、美柚股份、泡泡玛特、咏声动漫、博纳影业、思维造物等。”国海证券分析师称。

在财务数据上,思维造物也证实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亿元、7.3亿元、6.3亿元及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131.96万元、4,764.41万元、11,505.40万元以及1,327.82万元。

从运营数据上看,截至2020年3月31日,“得到”App月度活跃用户数(MAU)超过350万,累计激活用户数超过3,746万,累计注册用户达到2,135万,公司于2018年推出“得到大学”,为职场人士提供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践转化和社交的创新学习方式。截至2020年3月31日,“得到大学”线下校区已覆盖国内11个城市,开设85个班次,录取学员超过7,000人。

03、吴晓波和罗振宇,两个不一样的故事

同样都是媒体人出身,同样都是走知识付费的道路,但是吴晓波和罗振宇在跟资本市场“游戏”的时候,选择了不一样的玩法。

2019年,知名财经媒体人、中国“最会赚钱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试图借壳全通教育登陆A股,但未能成功。

2019年4月,全通教育(300359)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作价15亿元购买吴晓波旗下的杭州巴九灵96%股权,发行价为6.25元/股。

当时,在这宗交易当中,杭州巴九灵被是当作文化教育类服务企业来估值的。巴九灵业务板块主要分为泛财经知识传播、企投家学院、新匠人学院和知识付费,这四块在2018年的账面收入分别为1亿元、3193万元、3134万元和6632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3.96%、13.79%、13.53%和28.63%。

但因为全通教育长于资本运作,而吴晓波频道也被认为跟吴晓波个人IP关联太紧,且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为自媒体而非教育培训收入,此后深交所迅速发函,追问上市公司,是不是“忽悠式”重组,要上市公司做出更详细的信息披露。

最终在9月,全通教育决定终止收购“吴晓波”主体公司,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并签订有关终止协议。

现在反观思维造物,则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

根据其招股书,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为线上知识服务业务、线下知识服务业务和电商业务三部分,占比分别为54.7%、34.02%、10%。其中,线上知识服务主要是其在线课程、听书以及电子书业务;线下知识服务包含了得到大学、跨年演讲等内容,而电商业务则包括了得到阅读器的销售、电商代销等业务。

也就是说,跟吴晓波频道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完全不同,造物思维主要是通过线上及线下的知识服务来赚钱的,其中既有针对个人的服务,也有针对机构的定制化的培训。

另外,国海证券分析师还建议,文化传媒板块经历2013-2015年火热外延并购达到峰值后,2017-2019年企业发展逐渐分化,2020年再看文化传媒板块,疫情压力测试下,短期可关注三四季度业绩环比改善,中长期可关注已被验证的细分头部企业的再发展,建议从内容与平台角度细选垂直细分行业标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创业板 罗振宇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09 澳弘电子 605058 --
  • 09-30 北元集团 601568 --
  • 09-29 东鹏控股 003012 11.35
  • 09-29 泛亚微透 688386 16.28
  • 09-29 熊猫乳品 300898 10.7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