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

  知乎“进化论”

  李立

  六年时间,对于飞速更迭的互联网来说,只长不短。

  2011年知乎上线,6年时间完成从封闭邀请转向开放,从PC端往移动端的搬迁。注册用户从开放前的40万,飙升至2017年5月注册用户8400万。可以说这六年时间对于知乎来说是个奇迹般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知乎并没有老化迹象。作为一个知识型的问答社区,知乎逐渐进化成一个多样性与功能性并存的超级虚拟城市。2017年1月完成D轮融资后,知乎成为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让外界感到迷惑的是,知乎如何在6年间完成了成长与蜕变。从最初的邀请制知识问答社区开始,知乎正在转变为面向知识消费者和机构伙伴的大型知识平台。而知乎的变现和商业化显然不够快,在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早期投资的项目中,知乎是商业化较为缓慢的一个,并没有雄心壮志与惊险刺激的商业故事。知乎的战略规划是什么?如何成为一家气质独特的公司?未来对知识变现有什么思考?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专访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

  融资找钱更是找队友

  《中国经营报》:今年1月,知乎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今日资本领投。和之前徐新投的网易、京东和新美大相比,知乎是气质截然不同的公司,徐新和知乎怎么走到一起?

  周源:知乎融资有自己的节奏和判断。金主很多,我们的核心还是找队友。一般不建议刚认识的投资人投资我们,担心他可能会判断比较局部。刚认识的投资人,都会建议他往后再看一看。事实上我们从A轮到现在,所有的投资人都不是第一次见面,最后都变成了我们的用户。

  从2015年开始就和徐新有接触。2016年底开始准备融资,连PPT都还没开始做,徐新说没关系,我们已经研究你们好久了。第一她很尊重你,第二她很了解你,第三她和你可以研讨长期业务,这就是合作的基础。不管从哪个方面,最靠后的是生意,最靠前一定还是伙伴。

  《中国经营报》:融资到了D轮,知乎的下一步怎么走?

  周源:我们的融资和时间的关系都不是特别大。过去五年,融资的量级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滴滴、美团都在做窗口性融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界限也变得比较模糊,没有那么大压力;上市更像是某种标志性的诉求,是个起点。上市意味着公开公司,变成一个更社会化的公司,你要用更多的方式去贴补你的资源。总体上市变得越来越平常,不是电影里面那种完美大结局。你看徐新投的公司,都是投长期的价值。这一轮融资最后还是落到发展,提升我们整体的体验,扩大规模,改变团队三件事情上来。

  《中国经营报》:2011年创立至今,知乎已经6岁,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不温不火,对内知乎有哪些关键性节点?

  周源:第一个阶段是2011年到2012年,知乎封闭测试的阶段。那段时间就是不想那么快,要慢一点。现在回过头看,那时候确实是有点太慢了。2012年年底,知乎开始有点像个城市了。城市需要人口,人口带来多样性。我却发现新增的人和每天产生的话题越来越收敛,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变化。于是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知乎到底是要做一小部分人的产品,还是服务大部分人的产品。当时就决定要开放,做服务大部分人的产品。

  开放说起来简单,涉及到内部非常复杂。从理念、注册流程,从产品到运营到机制,各个板块我们一共列出了56个项目。全公司开了整整三天会,把要做的事情全都理一遍,再开始分队落实。2013年4月1日知乎正式开放。2013年到2015年,知乎从一个小镇变成了一个大城市。2012年知乎的用户是40万,2013年12月31日,开放第一年年底,知乎的用户就到了300万,接近九倍的增长。

  《中国经营报》:现在大家都在谈内容付费,知识付费,一直倡导“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知乎是否恰逢其时?

  周源:这些年知识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有三个阶段:2005年,知识更像是媒体。当时最强势的媒介是门户,最核心的要素是流量。从2010年到2016年,随着社交网络崛起,内容开始有机会变成介质,你可以通过内容的方式去认识一个人。但是知乎从上线第一天起,就没有打通过任何社交产品,通讯簿、微博都没有打通过,人和人之间的相识都是通过内容连接在一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谈知识付费比较多。付费的背后是什么?是知识从一开始的媒体变成介质,到现在变成商品,下一步也可以变成一种服务。

  我们一直说红利,在我看来业务红利是最大的红利。我们的核心业务就是知识产品,虽然它一直在发生变化。

  反对偏见 拥护多样性

  《中国经营报》:你曾经频繁的提到《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雅各布在书中倡导城市生活的多样化和城市功能的复合,反对功能纯粹的街区。你是否借鉴了城市规划的思想管理知乎这座虚拟城市?

  周源:《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从街道街区多样性的角度去剖析一个城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从我的角度,可以把线上的社区和城市结合起来看,它非常像玩《模拟城市》。线上社区交流是城市的一部分,目前所有大规模的沟通,不是面对面,都是靠线上的方式,通过跨地域、跨时间的方式去完成的。

  如果把知乎这样的社区作为一个城市,需要去发现可能性。可能性多出来以后,就可以逐渐的网络化。如果一个城市无法生出可能性和网络化,城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的。

  《中国经营报》: 你以什么样的标准治理知乎这座虚拟城市?

  周源:首先我希望这个城市繁荣发展。繁荣发展不是先招商引资,而是把城市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做好。比如说卫生系统、治安系统,排水抗灾害的能力等等。这些做好了,大家才会觉得这个城市有安全感。

  知乎发展到今天,大量的规则和能力已经技术化、产品化。知乎有两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第一个机器人是知乎的“悟空”系统。“悟空”系统处理了无数用户自动发布的小广告。这是个越战越勇的机器人,当它把你的广告模式搞定了以后,就会自主学习,如果你再出类似的东西就很难再骗过它。另一个机器人是知乎“瓦力”,是一个扫垃圾的机器人,它在社区各个评论的角落作甄别。就好像城市里产生很多垃圾,它会以各种方式把这些内容处理掉,同时也对这些产生恶意行为的用户做出对应处理。我们还有社区管理规范,但社区管理规范每个月都会有变化,我们现在就是要根据这些变化去制定相应的原则和“立法”。

  《中国经营报》: 管理涉及到知乎的价值观,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周源: 有的用户的回答不仅仅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还是一种歧视和偏见。这样的歧视和偏见的内容在知乎上产生了,并且还在知乎上沉淀下来,那就会引发更多的偏见和误解。所以在制定社区规则的时候,我们会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将违反知乎价值观的观点删掉。我们反对偏见,也反对谣言八卦。有的用户说,你们这么去做会很难,还不如往后退一退,做成纯粹的平台,不要管太多。但我们认为,平台的价值的一部分就是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虽然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选择题,但如果知乎认为这么做是对的,就会去做。

  《中国经营报》:截至今年5月的公开数据,知乎注册用户8400万。知乎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讨论的问题也更加多元化,怎么看待一些老用户认为知乎的质量不高了?

  周源:我不这样认为。所有内容,或者说沟通交流的环节,有用和有价值才应该作为标准。长期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是沉淀的,是否被反复使用,如果这两点满足,就没有问题。一些写得很长很深入的内容,不一定就是质量好。比如现在已经没人写信了,我虽然也认为写信确实是一种非常正式有信息量的交流方式,但这并不能否定现在的沟通方式,比如微信。微信是一个变浅的过程吗?我不认为是这样,它带给我们大量的新的沟通的机会和方式,我认为它更有价值。

  《中国经营报》:知乎如何规划类目的生长,知识和探讨的话题没有边界?

  周源:为什么要设定边界呢?用户需求是多样的。我们以前也在想,要让什么领域火起来,你可以做很多事,但是它不代表你说可以就可以。它不是一个目录编制的结构,这个东西已经存在,你把整个纲目完善就可以。其实没那么多需要去做的规划,产品也会被淘汰,用户不用就被淘汰掉了。你需要尊重用户,也要尊重产品。

  不杀鸡取卵是基本原则

  《中国经营报》:知乎的商业化似乎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目前商业化进展如何?

  周源:我们有自己的特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追求慢。知乎商业化主要是两块。一块是广告,包括原生广告、展示广告和即将推出的品牌提问,这是目前商业化的重点;另一块是知识市场,包括知乎 Live,知乎书店等。截至今年5月,知乎已经举行了超过 3700 场不同主题的Live,有超过310 万人次参与,用户复购率达到了42%,讲者的平均时薪超过万元。这个事实验证了知乎此前的判断: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合理匹配的前提下,人们是愿意为“有价值信息”付费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机会。

  不做杀鸡取卵的事是我们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对客户会有一些甄别,看有没有长期性,三观是不是一致。从维护社区用户的浏览体验和品牌广告的展示环境出发,目前知乎商业化基本上是以原生广告为主,尤其是交互形式的原生广告。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广告产品推出。比如已经上线的品牌提问,是知乎为品牌量身定制的原生问答广告产品。品牌可以基于沟通营销等需求,以官方身份在知乎提问。

  《中国经营报》:你也用今日头条看吗?头条和知乎的算法非常不一样。

  周源:偶尔用。一个产品用不用,看它是不是基础需求,对你有多大影响。头条算法很好,但是和知乎有很大差异。知乎看重整个内容的生产传播沉淀,保证专业性更高的回答得到更多的传播和更好的曝光位置。以前PC时代,美女、社会八卦的、要么有点打擦边球色情,大多数人出于好奇心会去点开。,现在你把它放到移动端,这个逻辑仍然可以往前走,但是能产生多大的价值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在培育知识付费的过程中,知乎如何规划未来的盈利模式?

  周源:我们和苹果的思考、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知乎要搭建有影响力的生态架构,比如是否有可能打造一个知识领域的 App Store,以及利用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知识产生前的沟通。知乎有两种不同的价值网络,第一种是内容网络,有大量的原创内容,我们处于信息链的上游,每天知乎上产生的新东西,都会进入到中国互联网的下游。广告仍然是我们最主要的收入,今年的目标,是希望知乎能够有规模化营收的能力,而不是一个规模化的数字。

  知乎还有一个有价值的用户网络,比如我们在平台上,为双方提供工具,建立信用体系,匹配机制,其实是提供知识售卖商品,连接消费端的过程。这很像2003年的淘宝,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市场。我们会培育、规划它。知乎未来的商业化一定会围绕这两个网络紧密展开。

  深度 理想主义并非去商业化

  产品的气质往往与它的创始人血脉相连。

  比如知乎,它既代表互联网世界里多样性的可能与知识衍生的蓬勃生命力,另外一面产品本身又时时流露出低调、练达的气息。这与周源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不无关系。周源是互联网创业者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不习惯冲锋陷阵,更少抛头露面,更愿意躲在幕后观察与思考。他从阅读和旅行中寻找灵感,嫁接进知乎。他甚至用城市规划理论治理知乎这座虚拟城市,想让生活在知乎里的人舒服并且有安全感,而不是过度的被商业化干扰。

  2014年,周源写了篇文章《知乎为什么》,里面提到大卫·温伯格在《无法全知》的说法,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是站在讲台上讲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的人的集体智慧,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这似乎反映周源对于知乎的底层构想。如果知乎是网路上的一连串房间,知乎团队就是背后默默维护房间的人。

  在这一轮知识付费的呼声中,知乎成为呼之欲出的典型性样本。外界的兴趣焦点集中在知乎如何赚钱,有效商业化。不过周源仍然没有表现得那么着急。谈到苹果的生态体系,他明确的反对苹果抽成,虽然知乎live也会有少量抽成。但周源明确表示,抽成的目的只在培养用户习惯,最终会再返还演讲者。“如果生态不能健康发展,即使现在挣钱,未来就不会有太大的盈利机会。”

  2017年周源给团队的目标之一是实现规模化的广告营收能力,而不是具体的数字。外界评价周源将理想主义带进了公司和产品,但他回应说:“创业就是需要理想主义,你怎么知道这个事情就一定能按照规划做成呢?大部分东西就是超越了你的想象和当初的设定。反过来看,需要你能更沉得住气。”周源说知乎并不是一家慢公司,“我做的是一件没有参考标的的事情,一定要往前方看,但你不能认为往前方看的人,都是理想主义的人。”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李立采写

  老板 秘籍

  1.知乎的关键性节点是什么?

  第一个阶段是2011年到2012年,知乎封闭测试的阶段。那段时间就是不想那么快,要慢一点。现在回过头看,那时候确实是有点太慢了。2012年年底,知乎开始有点像个城市了。城市需要人口,人口带来多样性。我却发现新增的人和每天产生的话题越来越收敛,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变化。于是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知乎到底是要做一小部分人的产品,还是服务大部分人的产品。当时就决定要开放,做服务大部分人的产品。

  2. 用什么样的标准治理知乎这座虚拟城市?

  知乎发展到今天,大量的规则和能力已经技术化、产品化。知乎有两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第一个机器人是知乎的“悟空”系统。“悟空”系统处理了无数用户自动发布的小广告。这是个越战越勇的机器人,当它把你的广告模式搞定了以后,就会自主学习,如果你再出类似的东西就很难再骗过它。另一个机器人是知乎“瓦力”,是一个扫垃圾的机器人,它在社区各个评论的角落作甄别。就好像城市里产生很多垃圾,它会以各种方式把这些内容处理掉,同时也对这些产生恶意行为的用户做出对应处理。我们还有一个社区管理规范,但社区管理规范每个月都会有变化,我们现在就是要根据这些变化去制定相应的原则和“立法”。

  周源简介

  周源,男,贵州遵义人,毕业于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2008年开始第一次创业,项目为Meta搜索。2010年创办知识问答社区知乎,出任CEO。2005 年,周源在《IT经理世界》杂志社做记者,报道科技公司和企业首席信息官群体;2007 年,开发了一个叫N3的网站,第二个月,流量就超过了《IT经理世界》主站的流量;2008 年,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发了帮助企业做搜索引擎广告投放使用的管理软件 Meta 搜索,尝试近两年后宣告失败。

  2010年,第二次创业,创建了知识问答社区知乎,并于2011 年年初进入创新工场,之后获得启明创投等机构和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蔡文胜等人的投资。目前,知乎是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社交平台。截至2017年5月末,知乎拥有注册用户量 8400 万,用户月累计页面浏览量(PV)达到 140 亿,日活跃用户2200 万;用户人均的每天使用时常为 50 分钟。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