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被曝全员降薪,三年亏损174亿!沈晖回应12亿年薪风波

威马汽车被曝全员降薪,三年亏损174亿!沈晖回应12亿年薪风波
2022年11月28日 17:28 商学院

  威马汽车正在经历“多事之秋”。“CEO年薪12亿”的消息还未停歇,威马汽车又因“全员降薪”陷入新的舆论旋涡。

  威马汽车被曝出从10月开始,员工工资按照70%发放,管理层工资按50%折发放的消息。

  降薪背后,是威马汽车长期不盈利的财务压力,而上市则成了威马汽车的救命稻草。

  在IPO迟迟未能落地之际,威马汽车将如何度过此次“寒冬”呢?

  01

  威马汽车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是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之一,威马汽车与蔚来、小鹏、理想合称“新势力四小龙”。

  11月21日,据界面Vnews报道,21日下午,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全员内部信。这封内部信透露了威马汽车目前正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沈晖在信中写到,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

  这封网传内部信显示,从2022年10月开始,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调整公司发薪日,从次月8日发放上月工资调整为次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威马汽车第一次传出降薪的消息。据财联社援引自未来汽车日报报道,2020年3月4日下午,威马汽车面向CTO全体(全体智能网联部)召开线上电话会议,讨论年终奖发放事项。HR通过线上会议通知全体员工取消年终奖。此外,13薪也被延后到当年6月发放。对此,威马汽车方面回复称:“取消年终奖是因为公司目标没有完成,不仅仅是销量,还有其他考核指标。13薪延后,是受疫情影响,但会如数发放,每个月的工资也都是足额准时发放。”

  一位接近威马汽车的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近来高管主动降薪等举措,就是为积极实现降本增效、改善盈利结构等战略目标,以期在行业“寒冬”时稳健发展。

  为了进一步缩减开支,威马汽车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占比也在持续下滑。官方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19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26.7亿元、47.4亿元,而研发费用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占营收比例从50.7%下滑至20.7%。

  事实上,不只是威马,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普遍出现了下降趋势。

  小鹏汽车2019年~2021年期间,总营收分别为23.21亿元、58.44亿元、209.88亿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0.7亿元、17.26亿元、41.14亿元,占全年营收的89.1%、29.5%、19.5%。

  理想汽车2019年~2021年期间,总营收分别为2.84亿元、94.57亿元、270.1亿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1.69亿元、11亿元、32.86亿元,占全年营收的411.6%、11.6%、12.1%。

  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期间,总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31.32亿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和7.40亿元,分别占收入的306.4%、45.8% 及23.6%。

  02

  三年亏损174亿,威马汽车掉队了吗

  2020年初,美团创始人王兴曾断言新造车前三是“蔚小理”。创始人沈晖称:威马一定会是中国未来造车新势力TOP3之一,为此还和王兴打了个赌。

  沈晖之所以敢放出豪言,在于一直深耕A级车市场的威马汽车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岁月”:

  2019年威马汽车销量1.69万辆,蔚来则交付2.06万辆,小鹏交付1.67万辆,稳居新势力车企第二;2020年威马汽车销量2.25万辆,而这一年蔚来交付4.37万辆,小鹏交付2.70万辆,理想交付3.26万辆,威马汽车已经跌出前三;真正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这一年,威马汽车再次掉队,全年交付4.42万辆,而小鹏交付9.82万辆,蔚来交付9.14万辆,理想交付9.05万辆,二梯队的哪吒交付6.97万辆

  从2019年到2021年,蔚来交付15.57万辆,小鹏交付14.19万辆,理想2019年上市后,2020~2021年两年累计交付12.31万辆。威马汽车三年加起来的销量都没能超过10万辆。

  威马汽车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1月,威马汽车销量为5027辆,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约39095辆,年内交付量预计超4万。

  业绩方面,威马汽车2019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26.7亿元、47.4亿元;对应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50.8亿元、82.1亿元,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174.4亿元,同时公司毛利率也一直没有转正。官方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19-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58.3%、-43.5%与-41.1%。

  纵观整个汽车产业,新势力车企普遍遭遇新车交付受阻、股价大跌的压力。今年以来在财务和业绩上面临更大压力的新造车企业不仅威马汽车一家。

  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2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为11.95亿元,同时毛利率也同比有所下降。今年第三季度,蔚来调整后净亏损约为34.6亿元,环比扩大58.3%,创历史新高。

  销量的“掉队”引起了外界对威马汽车的质疑。

  沈晖表示,威马汽车销量滞涨并不是卖不了,而是有意收着卖。

  “依靠‘亏损’打造销量壁垒的模式已不再具备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亟需回归商业本质,实现健康的财务指标及可持续性发展。”一直强调“长期主义”的沈晖表示,当下的威马汽车,不再刻意追逐销量的提升,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运营质量之上。

  一直以来,造车是一项前期投入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生意,新势力尤其是以“烧钱”著称,都要历经车型量产-销量爬坡-规模效应凸显-毛利率转正-净利润转正-回本的漫长过程。

  “卖一辆亏一辆,卖的越多亏的越多,股价跌得多,估值也跌得多,销量排行榜就是亏损排行榜。”沈晖表示,“我们以前犯了一点错。但起码现在我们想到了,先把这个量调下来。我们最早意识到,其他也有企业意识到了。”

  “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汽车新势力公司真实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现状、利润状况。所以我们也反思,新能源汽车行业,特别是只有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企业一定不能烧钱来追求销量,这样搞下去行业要黄了,这不是一两个企业的问题。这是国家很重要的一个行业,如果最后‘哀鸿遍野’,这个行业就发展不下去了。”沈晖指出想让行业发展更加健康,首先需要“健康”的交付量,不能像互联网平台一样是烧钱的交付量。

  沈晖此前曾表示,“新能源赛道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打个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现在上半场头15分钟都没有打完,谁胜谁负还不知道。”此前他曾公开表示。

  03

  1个沈晖=800个何小鹏?

  事实上,围绕威马汽车的质疑不仅在销量掉队。此前几个月,还因为CEO沈晖12亿年薪的传闻引发了风波。

  威马汽车对外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的薪酬高达12.6亿元,占到威马汽车2021全年47.43亿元总营收的1/4。沈晖高薪一经披露,即引发外界强烈争议,并上了热搜。

  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三家头部企业中,蔚来目前没有公布此方面数据,而小鹏和理想的创始人2021年年薪均低于沈晖。

  理想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当家人李想与何小鹏2021年总薪资分别为150.4万元与135.2万元。按照这样的数据计算,沈晖年薪竟然是何小鹏的800多倍。

  据澎湃新闻报道,沈晖对12亿“天价薪酬”给出了解释,所谓“12亿年薪”是股权激励期权,前提是要实现一系列的目标。“这是个别自媒体的误读。12亿是香港的‘薪酬’计算方式,和内地的年薪是不同的概念,这不是收入,和现金也没有一点关系。”

  “说得比较直接一些,12亿是根据公司当时的估值进行估算的数据。创业不成功,归零,一分钱都没有;如果创业成功,可能估值还不止当时估算的这个12亿。”沈晖表示,做到这些指标,受益最多反而是股东、董事会、用户员工。

  至于“12亿”这个数字怎么来的?沈晖表示,这是过去5年公司估值不断提升带来的结果。作为对比,小米雷军的股权激励有99亿,实际也没有全额获得;特斯拉CEO马斯克依靠股权激励增加的财富超过700亿美元,但尚未拿全。

  总结而言,如果威马汽车创业失败,股权激励就是零;而如果创业很成功,超额满足条件,那这个数字甚至会超过12亿。到目前为止,这笔激励,沈晖一分钱都没拿到。

  那么沈晖实际的年薪是多少呢?招股书也给出了明确的数字——201万元。如今主动降薪50%,年薪进一步降至100万。

  对此,有网友表示:“百万元年薪依旧不低。”据北京商报报道,业内人士表示,在汽车行业中,威马汽车高管的年薪水平处于平均薪资范围内。根据一份关于去年13家车企高管的年薪排名显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年薪高达1575亿元人民币,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年薪为4.56亿元人民币

  04

  上市仍在推进

  自成立以来,威马汽车在融资方面可谓“如鱼得水”,仅是公开的融资金额,就拿到了超过350亿元。投资方中不乏红杉资本中国、腾讯投资等知名PE/VC 机构。

  企查查显示,威马汽车在2020年9月初拿到了D轮100亿的巨额融资,创造了中国汽车有史以来最大单笔融资额。

  但造车本身所需的资金是巨大的,为此,威马汽车也在寻求登陆资本市场。2021年,威马汽车曾冲刺科创板,但最终无果而终。今年6月,威马汽车又转而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截至目前,上市进程还停留在审核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蔚小理”已完成两地上市,同期发起上市的“新选手”零跑汽车也成功登陆港交所。

  招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白毅阳表示:“未来一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随着传统车企巨头投入加大,会更加的激烈;二线品牌都比较需要利用IPO融资来持续投入,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了市场化的发展阶段。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被市场完全接受,是很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中的造车新势力和‘老势力’数量不少。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后一定会有一部分企业倒下来。市场是有‘优胜劣汰’这一规律的。不过,我相信那些保持定力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一定会坚持到最后,取得长远发展。”

  05

  重资产模式压力大

  除了产品本身外,威马汽车采用的重资产模式——自建工厂也需要大量投入的。据了解,威马汽车分别在浙江温州、湖北黄冈、湖南衡阳和四川绵阳建设了4座工厂。

  据威马汽车官网介绍,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工业区的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建设于2016年11月23日,是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在国内建造的首座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该产业园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四大功能于一身,总用地面积近1000亩。

  而温州和黄冈两大智能制造基地为整车基地,产能预计可达25万辆/年。威马汽车方面称,之所以采用重资产模式建设工厂,是希望将投入前置,后期汽车销量提升后可以摊薄这一成本。

  沈晖曾在威马EX5首台量产车试装下线仪式上说:“ 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睡不着觉 ”。

  但现在来看,威马汽车低迷的市场表现并没有让这4座工厂充分发挥作用,反而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

  对于沈晖所选择的深耕A级车市场和自建工厂的发展模式,似乎都属于“正轨”,也有分析称,一旦熬过艰难的初期,威马汽车就能实现显著的竞争优势。然而初期最是难熬,现实情况也并不如设想的那般顺利。当大部分车企开始在产品上上攻下探,并且也开始自建工厂时,威马汽车仍没有走出艰难的初期。

  “虽然我们不应该以一时的销量或其他表现来判定一家企业的发展,但现阶段如果一家企业仍没有好产品、好销路、好效益,要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那些迟迟未能通过好产品打开销路的企业生存环境正变得越来越恶劣。他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纯靠融资生存的企业很难走下去。虽然目前新能源车企普遍处于“卖1辆亏1辆”的状态,但发展方向是好的,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提高销量,提升效益,有了持续增长的收入,才可能存活下去。

  威马汽车的确需要好产品打开销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它此时更需要的是资金来续命。不过如今,资本对汽车行业的热情正在降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书林强调,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资本市场已经不如前几年那么青睐汽车了。这会给新兴企业带来一定影响,也会让投资人的条件更加严苛。他认为,投资一要看融资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二要看投资的用处和效率如何。“投资人绝对不会去扶贫,所以,企业和核心层的素质是决定能否融资成功的关键。”张书林说。

  来源 |综合自第一财经资讯、澎湃新闻、中国汽车报、北京商报、界面新闻、财联社、NBD汽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9 欧普泰 836414 24.98
  • 11-29 长盈通 688143 35.67
  • 11-28 宁波远洋 601022 8.22
  • 11-28 光华股份 001333 27.76
  • 11-28 恒立钻具 836942 14.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