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仅两任总经理,中英人寿迎新帅,崔巍履新,俞宁转战复星集团

20年仅两任总经理,中英人寿迎新帅,崔巍履新,俞宁转战复星集团
2023年07月04日 21:49 市场资讯

  来源:慧保天下

  一向以稳健示人,成立20多年仅更换两任总经理的中英人寿,如今迎来自己的第三任临时负责人——崔巍,原中信保诚人寿副总经理。

  目前,崔巍已经正式赴中英人寿上任,而在中英人寿工作20年之久的原总经理俞宁也于日前发布面向全体员工的告别信,根据告别信的内容,此次人事变动是其主动离职的结果,他“想要出去看一看、闯一闯的愿望,希望能够有一个全新的平台把自己在中英所学、所悟再次实践,展现自身价值”。

  另据了解,俞宁离开中英人寿后的去向已经明确,其将加盟复星集团,执掌其金融保险板块。

  01

  崔巍告别中信保诚人寿,掌舵中英人寿

  崔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本土职业经理人,但得益于其在国内外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尤其是国际咨询公司的丰富经验,其在业内颇负盛名。

  公开资料显示,崔巍是一名“75后”,1975年11月出生,本科、硕士皆毕业于“保险教育重镇”南开大学,拥有经济学学士和精算学硕士学位,同时,他也是北美精算协会、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正会员。

  纵观其职业履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7月-2011年5月,这10年,是崔巍职业生涯的起点及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从事的是产品开发相关工作,历任平安人寿团险产品开发部精算助理、中宏人寿精算部高级精算主任、慕尼黑再保险北京分公司资深精算师等职务。2007年5月,出任英国标准人寿亚太发展部国际精算师,2009年6月又出任恒安标准人寿产品开发部总经理。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8年1月,换一个赛道,继续服务保险行业。

  2011年5月,崔巍正式出任韦莱韬悦保险咨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领导公司在中国的精算和战略管理咨询业务。在这一时期,其服务了诸多中、外资保险公司,曾担任国寿、太保和新华等大型上市公司的年度内含价值报告的签字精算师,同时作为咨询师,其还曾领导诸多保险公司的战略管理咨询项目,内容包括市场进入、顶层战略设计、渠道和产品战略、资本管理等。

  第三个阶段,2018年1月至今,在国际咨询公司工作7年时间,服务过大量的大中型中外资保险公司后,崔巍开始向一名真正的保险公司高管转型。

  2018年1月,他出任英国佰仕富人寿再保险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不过仅仅1年之后,其就转战扎根中国市场更深入的外资险企中信保诚人寿,出任副总经理一职一直至今。

  在中信保诚人寿担任副总经理期间,崔巍前期主要分管产品和市场等相关工作,后续也开始分管个险等渠道业务。

  丰富履历,让崔巍看待问题有了更超脱的角度,在业界的公开发声中,常常贡献独到见解。

  早在2020年初,重疾险仍是主力产品时,崔巍就曾在“2020慧保天下保险大会”上通过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客户需求、代理人队伍以及股东诉求等要素的发展趋势,指出,未来公司产品的战略方向,一是终身寿险或者高价值纯养老年金,获取最高额度的利差;二是被忽略很久的投连险。谁能占据这两个险种市场,谁将是未来的赢家。

  后续,崔巍开始分管渠道,其对于渠道,尤其是个险渠道的观点也引发市场大量关注,其提出应重点关注“保险消费人口”,并结合发达国家人口数量与代理人数量之间的关系,指出代理人数量占保险消费人口的比例约在1‰左右,目前,中国中产阶级人口在三四亿左右,对应的代理人数量应该在三四十万左右。

  02

  中英人寿20年仅2任总经理成标杆,稳定股权稳定人事助力公司稳健发展

  与行业转型破局增长困境同步,险企的人事调整频率明显提高。2023年上半年,据统计,已有46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发生变动,而2022年同期为34次,只涉及28家保险公司,变动频次同比增长35%。中英人寿也在该背景下,迎来自己的第三任临时负责人。

  作为我国入世后成立的第一批中外合资险企,中英人寿由中国中粮资本与英国英杰华集团合资组建,于2003年1月1日正式开业,目前注册资本金为29.5亿元,业务覆盖了16个省、直辖市。从经营区域来看,中英人寿主要发力市场为中东部及沿海地区。

  对于中外合资险企来说,在公司治理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稳健。中英人寿也不例外,而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成立20年来,总经理人选只变更过两位,且每位任职时间长达10年。

  第一任是张文伟,其作为英杰华集团中国地区董事总经理负责中英人寿的筹建工作,后于2003年1月担任中英人寿总经理,任职十年后,于2013年告别。

  第二任总经理俞宁从2013年起就开始担任临时负责人,2014年任职正式获批,至今任职也已经10年。

  而俞宁早作为中方代表,更是早在2002年双方股东合作开始,就加入了中英人寿筹备团队,中英人寿开业后一直担任副总经理,管理范围包括财务职能、精算职能、资产管理职能、信息统计与分析职能等,迄今在中英人寿工作时间已长达20多年。

  用俞宁在告别信中的话就是“从那时到现在,经历了公司从组建发展到日益壮大,参与了一家家分公司的筹备开业、业务布局铺向全国,体验了寿险行业的起起伏伏,共同推动公司在行业的排名稳步提升”。

  股东、股权结构稳定,高管团队稳定,都给中英人寿稳健发展注入了底层基因。从中英人寿发展路径来看,其一直秉承较为务实的渠道理念,不仅仅发力个险,团险,在中介、银保市场也全面布局。

  公开可查的经营成绩上来看,自2010年至2022年期间,仅有2011年和2013年两年时间保险业务收入出现较小幅度的负增长。

  与行业发展同频,在2017、2018年保险业进入转型周期时,中英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有了明显放缓,2017年的净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

  从近五年来看,发展仍较为稳健,在2019年-2021年的疫情期间,净利润保持了两位数的正增长,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跻身百亿俱乐部。但最近,成绩却有所下滑,2022年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5.41%、1.38%,而据偿付能力报告数据,中英人寿2023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42.34亿元,同比增长8.87%,净利润-4.17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0.3亿元,转盈为亏。

  近年来,应对市场变化趋势,中英人寿开始将业务重点放在了高净值客户和康养市场。2021年,中英人寿成立财富中心,致力于打造“中英财富”品牌。

  2022年6月,中英人寿发布康养“YOUNG计划”,正式布局康养领域。据悉,该计划协同股东资源,连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营养健康体系,试图打造有中粮品牌特色的健康养老生态圈规划,规划落地40多个城市和超过200家各类型养老机构。

  作为公司的掌舵者,总经理对一家公司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等起着巨大影响。对于2023年的寿险业发展,诸多机构都认为有望触底回升。但作为一家稳健型险企的领导者,在行业转型、公司增长面临挑战时,如何在行业回升时抢占先机,又会有哪些新的动作,值得行业关注。

  不只是中英人寿,今年以来,不少外资险企都出现了大的人事调整。除前文所述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黎康忠、副总经理崔巍离职外,近期离职的外资险企高管还包括:

  中宏保险总经理张凯,其离职后加盟汇丰银行,出任汇丰银行南亚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中宏保险任命的临时负责人为吴晓咏;

  安联人寿,在去年原董事长蔡成维卸任后,原副董事长Anusha Thavarajah(阿努莎·塔夫拉吉)被正式任命为董事长,其任职资格已于近期获得监管核准;

  此外,安联人寿总经理徐春俊也于近期发生职务调动,调任安联亚太区高级顾问,接替其出任安联人寿新一任总经理的,是CUI Cui(崔毳),也曾服务安联集团多年;

  君龙人寿原总经理蔡松青于5月因家庭原因离职,同时宣布临时负责人为徐洪泰;

  三星财险则迎来了两位中国高管,总经理李浩于今年2月获批后,任汇川又在5月被提名为新一任董事长。

  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内保险行业步入深度转型期,对于穿越周期经验更丰富的外资险企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正日益成为国内需要高度关注的一股力量,其人事变动自然也不容忽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博盈特焊 301468 --
  • 07-10 航材股份 688563 --
  • 07-10 苏州规划 301505 --
  • 07-07 精智达 688627 --
  • 07-06 埃科光电 688610 73.3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