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月︱拆解金融诈骗的“过度包装”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月︱拆解金融诈骗的“过度包装”
2023年10月12日 19:17 市场资讯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如果收到的是一张传单,直白地印着“刷单返利,扫码进群”,收到的人都会很警惕。于是骗子给“老把戏”披上了一层层华丽的包装来迷惑人。

就像蟹卡诈骗,诱人的应季鲜货,再加上中秋佳节,收到的人才可能会不小心当作是亲朋好友的问候而被骗。

利用基金来诈骗亦如是,想要“骗到”钱,包装必不可少。我们来试着拆解一下骗子们的“华丽包装”,如果能够了解如何一层层剥开骗局的外壳,不就能够有效防诈骗了吗?

我们先了解下不法分子假冒基金公司的形式有哪些吧:

1. 发布假冒基金公司客服热线,待居民拨打后套取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户及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2. 假冒基金公司网站、APP,编造高回报的投资方式,诱骗居民充值、转账。

3. 假冒基金公司知名基金经理或其他员工,开立社交账号、发表市场观点,诱导居民加入非法投资群后实施诈骗。

整体来看,骗子的套路是假冒基金公司(或员工),骗取受害人信任,然后实施诈骗。不管哪个步骤,骗子都有包装的方式

Part.1/ 假身份

不法分子往往需要一个让人信赖的身份,不然说的天花乱坠,受害者也不会相信。

比如说基金公司的客服人员、知名的基金经理等等。

当然,骗子的身份包装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冒充基金经理,往往是不敢露脸的,与受害人使用的联络方式也相对不太公开,比如直接打电话、进群、加微信、下载其他的聊天app等。这样容易给受害人“洗脑”,并且过程也更隐蔽。

Part.2/ 假信息

这里可能是包装的“重灾区”,冒充基金公司诈骗的,往往有以下几个套路。

01

高额收益

这是骗子最擅长的“画大饼”环节了,往往也是骗局中最“奢华”的包装了,不吹个天花乱坠,哪能有投资者心动呢?当对方给到一个超诱人的投资回报,千万要警惕,你看中的收益率背后,很有可能是吞掉本金的“大坑”

02

神秘直播

号称集结了很多投资大佬分享赚钱“奥义”的盛会,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出现——甩给你一个神秘链接,甚至这些知名大佬都不露脸,只有声音“出演”。实则是不能在公开平台进行直播,容易被识破;基金经理、投资大佬也很多都有对外公布的照片,开视频直播会被认出来不是本人。

有人会问,这么简单粗暴的直播还有人信?还真有,是因为骗子还会告诉受害人,分享的内容都非常多干货(比如推荐优质股票等),明里暗里表示会有很多可以赚钱的关键信息,怕被查,所以才这么低调。往神秘包装可还行?

03

小利不断

在不法分子获取受害人信任的过程中,糖衣炮弹用的最多。前期或多或少给你点返利,让受害人相信通过他们的渠道投资,就能获得收益。受害人多尝几次甜头,这信任感就建立起来了。

04

恐吓哄骗

除了糖衣炮弹,还有这种以吓唬人为主的“黑色”包装。告诉你如果不做,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比如信用记录出现问题、账户资金会被冻结/收缴等。与之配套的,还要营造紧迫感,让受害人没办法寻求帮助,在慌乱中被骗。

05

私人联系

这里的包装,主打一个“限量版”。告诉你能扫码进群的,都是他们看重的客户,要贴心陪伴,随时分享投资机会。要知道,正规的基金公司就算有客户群,也不会推荐股票。

Part.3/ 假渠道

到这一步往往就是不法分子的“最后一击”了。

要求转账的,会给一个某公司或者某个人的账户,在受害者疑惑的时候,不法分子不仅会找各种理由来告诉受害人把钱转过去是合理的,也会给受害人压力,让人产生不转不行的感觉。

要求下载APP的,看似即合理又正规,有专用的渠道,多靠谱。但实则不能细想,投资基金的话,明明那么多渠道,也没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偏要给投资者加难度、加负担才能投资呢?如果是推荐股票,同样的股票,在其他软件也可以买,更没有必要下载指定的那个。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各位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千万注意辨别投资渠道的真伪,选择正规、可靠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对于不熟悉、没接触过的金融机构,还是要持谨慎态度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0 惠柏新材 301555 --
  • 10-19 德冠新材 001378 --
  • 10-12 思泉新材 301489 41.66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9.5
  • 10-11 阿为特 873693 6.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