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重回19000点!要不要抓紧时间“上车”?

港股重回19000点!要不要抓紧时间“上车”?
2024年05月15日 00:59 市场资讯

#基金嘉年华#【2024基金嘉年华活动即将启幕】监管、著名经济学者、各大基金董事长、知名基金大V等各界重磅嘉宾上百位,将为广大基民朋友奉献一场精彩纷呈的投资盛宴。同时活动现场还有电竞手机抽奖、微博大V见面会、有奖互动游戏等惊喜环节。→【活动报名链接

四月下旬以来,港股市场迎来了一轮上涨的行情。在今天,恒生指数更是重新站上了19000点,距离上次到这个点位,已经时隔9个月了。

从4月19日收盘的16224.14点到今天收盘的19115.06点,这么喜人的涨势是不是意味着港股的“春天”要来了?我们要抓紧时间上车吗?

先别着急,让我们先来搞清楚这波大涨背后的逻辑,再决定是不是要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一、近期港股上涨的原因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的分析,港股上涨主要来源于经济数据超预期以及利好政策的支撑:

国内方面,4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均超市场预期。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多个城市对楼市限购政策松绑,随着一系列地产政策的推出,商品房成交数据有所回暖,市场预期边际改善。

5月9日,彭博通讯社报道国内正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在取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所得税。

研报里的专业名词比较多,别着急,基长来解释一下。

首先,经济数据的“成绩单”很亮眼。

商品的进出口量是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增长了,说明其他国家都喜欢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利好国内的生产、就业;进口增长了,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力增强,需求旺盛。因此,进出口量的增长通常意味着经济状况良好。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了,也会给股市带来上涨的动力。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了我们日常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变贵了还是变便宜了。4月份CPI的上升说明大家买东西的意愿在变强,也反映了消费的需求在回暖。

地产的限制政策也在逐步放宽,也有一系列利好房地产市场的措施正在出台,市场热度也在慢慢回升。

其次,跨境市场互联互通渠道也在不断拓宽。

4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等。

这意味着沪深港通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优化,内地投资者可以在沪深港通机制下购买更多股票ETF、香港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等产品,香港和内地的投资者也有望购买到更多优质的互认基金产品。

5月9日,彭博通讯社报道,港股通的分红税有望下调。目前的税收政策规定,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获取分红时,需要支付20%的股息红利税。

如果这个政策得以实施,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股票时,将能够获得更多的税后收益。这可能会增加内地投资者对港股通的兴趣,吸引更多内地资金流向香港股市,也会吸引更多优质公司赴港上市筹集资金,从而促进香港股市的活跃度。

二、要不要“上车”港股投资?

面对热辣滚烫的港股市场,很多小伙伴开始考虑:我是不是也应该调整投资组合,抓紧上车?

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点提醒:

一方面,不要仅仅因为短期的上涨就盲目跟风。

投资决策不应仅依赖于市场情绪,而应基于对自身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的深入了解。比如,如果我们本来就是不喜欢高波动的投资,而是追求自己的投资能够稳健地增值,那么,我们就可能不适合追逐市场热点,而是应该选择稳健增长的投资标的。

另一方面,要先了解港股市场。相较于A股,港股市场有其特殊风险:

01

港股市场受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外汇资金在港股市场自由流动,因此,港股价格与海外资金流动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

02

港股和A股的交易机制不同,港股实行T+0交易和T+2交收制度,并且不设涨跌幅限制,可能需要不同的投资策略。

03

港股的市场结构性产品和衍生品种类丰富,导致个股股价波动可能比A股更为剧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港股 港股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