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额与规模逆市增长 医药主题基金悄然回暖

份额与规模逆市增长 医药主题基金悄然回暖
2024年06月13日 07:2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6月12日,受海外利好消息影响,公募集中持仓的港股创新药板块集体拉升。

  今年初,医药赛道一度备受基金经理青睐,但未料医药板块此后的市场表现远远低于预期。不过,医药主题基金虽然持续在底部震荡,未能为相关产品创造收益,但资金越跌越买,医药主题基金的份额和规模均出现逆市增长。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短期扰动较多,但因为医药板块已沉寂数年,且基本面改善较好,其向上弹性和未来潜力仍较大。

  公募超配医药股

  6月12日,公募重仓的港股创新药板块集体飙升,其中药明生物大涨超14%、康龙化成涨6%、凯莱英涨6%、叮当健康上涨超5%。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有超20只基金重仓持有药明生物,包括港股主题基金以及利用港股通仓位买进的A股基金产品。

  港股创新药板块在今年初备受公募基金经理重视,医药赛道一季度期间成为基金经理超配最为显著的四个赛道之一。当时,公募对创新药尤其是港股相关股票的重视,还体现在低风险的债券基金也大胆涉足并将创新药股票列入基金重仓股。这种低风险基金产品重仓高弹性创新药股票的现象,暗含着基金经理对创新药强烈看好。

  不过,受外围市场影响和海外政策扰动,港股创新药板块今年以来的表现令许多基金经理感到失望,在今年的港股大幅度反弹过程中显著拖了基金业绩的后腿。以北方一只债券型基金为例,该基金在今年第一季度将港股的石药集团纳入核心持仓,但后者表现低迷,导致这只债券型基金在同类产品中业绩位列倒数。

  甚至还有非医药主题的稳健类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对医药大为看好,以至于将其核心股票仓位几乎全部押注在创新药赛道。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地区一只公募FOF产品的核心持仓基金几乎全是债券产品,但该FOF产品的股票仓位则选择创新药赛道,前十大股票也几乎清一色的为医药股,但也因为创新药公司在今年港股反弹期间的表现大幅落后于其他赛道,导致上述FOF产品年内业绩受到明显拖累。

  资金不断逆市抄底

  尽管港股医药板块在今年前5个月令许多基金经理感到失望,但医药主题基金规模不降反增的现象,也凸显出港股医药赛道超跌后所蕴藏的潜力。

  当地时间6月11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HR8333提案在纳入NDAA(国防授权法案)立法过程中受阻。受此消息影响,6月12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大幅拉升。市场认为,该法案已经技术性流产,对于药明康德等一众CDMO(医药研发合同机构)公司而言,是重大利好。此番海外市场利好消息的出现,有可能进一步推动医药板块的反弹。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华南地区一只大型港股创新药主题基金今年内已损失22.8%,而由同一位基金经理所管的港股消费主题基金却保持着正收益,两者之间的差距表明医药板块的表现持续低于市场预期。

  上述管理医药基金的人士也特别指出,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发酵,对相关药企有一定影响,但从另一方面看,国内创新药利好政策不断酝酿,行业发展有望受益于政策的强力驱动,创新药审评、审批、挂网及入院有望加速,创新药院内应用限制有望减弱。创新药板块整体在政策面、技术面、基本面、融资面、估值面均面临多重共振,今年二季度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等国际医学会议将陆续举办,港股创新药值得关注。

  好的方面是,即便净值遭遇损失,但相关港股医药基金的份额和规模却逆势增长,这说明投资者在持续抄底医药板块。

  事实上,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医药主题基金大多出现明显的净申购,许多覆盖港股创新药企业的ETF份额持续增长。有基金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短期走势偏弱,但从更宏观角度看,投资者对港股尤其是创新药赛道的投资信心正在显著回升,这也是医药行业表现落后却仍能大幅吸金的原因。

  沉寂数年

  配置价值凸显

  对于医药赛道当前的配置策略,不少基金经理也倾向于认为创新药具有更大的弹性。

  平安基金医药基金经理周思聪表示,海外流动性拐点显现,实际利率下行有望推动生物医药板块反弹。展望后市,沉寂了数年的医药板块的配置价值越发凸显。周思聪认为,新周期来临,创新药发展蓄势以待。研发端,从依赖进口到频繁出海,国内新药研发实力逐步攀升。审评端,国内创新药审评时间缩短、数量有望走高。支付端,医保基金支出逐渐向创新药倾斜。聚焦未来,周思聪认为,以创新为主的产业性机会或是全年的核心主线,建议关注存在戴维斯双击可能的创新药投资机会。

  景顺长城医疗健康基金经理詹成认为,当前医药赛道投资应该淡化短期的扰动,从产业逻辑和公司质地出发选股。配置上关注住院端并优选竞争格局稳定、细分领域能做出增量的品种,优选能够在医保内份额提升的品种,包括创新药、器械及其产业链;其次是医保内份额稳定且竞争格局良好的品种,如慢病和手术用药、检查检验设备、耗材等。院外市场从医保外资金出发,优选自我诊疗消费中兼具品牌认知和渠道优势的品种,以及出海市场作为重要增量的有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在医药各个子领域里均衡配置,专注细分领域个股筛选。个股层面,从估值性价比和业绩确定性的角度调整持仓,医药行业长期成长性无需担心,受益于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供给端提升、老龄化与收入提升带来的需求端提升,建议未来挖掘在自费市场和出海市场表现不俗而获得增量资金关注的品种。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