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基于3C视角下医药制造行业简析

【行业研究】基于3C视角下医药制造行业简析
2024年12月23日 17:58 联合资信

一、行业运行概况

2023年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亏损企业占比有所上升,行业内分化程度加深;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后逐步回升,利润总额降幅有所收窄。

截至2023年底,中国65周岁以上人口已达2.17亿,较2022年底增加了698万人,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随着新医保目录落地、医保支付方式进一步完善以及带量采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等多种政策的推行,医保收支结构逐步优化,控费成效显著。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1-4月,我国医院累计总诊疗人次14.83亿人次,同比增长13.29%。整体看,我国医药消费的基本盘仍然稳健。

从企业数量来看(详见图1.1),截至2023年底,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合计9412家,较上年底增加598家;2023年亏损企业合计2325家,较上年底增加554家。截至2024年10月底,医药制造企业合计9748家,较上年底增加336家;2024年1-8月,医药制造业亏损企业合计2973家,较上年底增加648家。2023年以来,医药制造企业数量增加较多,但亏损企业占比亦有所上升,行业内分化程度加深。

受医保控费、带量采购制度化和常态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小幅波动(详见图1.2)。2023年,受医疗反腐政策实施的阶段性影响,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为25205.70亿元,同比下降3.40%;利润总额为2560.10亿元,同比下降17.50%。2024年1-10月,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为20409.40亿元,同比上升1.10%;利润总额为2785.90亿元,同比下降1.30%。随着政策面逐渐趋稳,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回升,利润总额降幅收窄。

医药行业是对政策敏感性较高的行业。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政策进一步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方面的改革,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同时对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立项、设计以及开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推动仿制药发展,鼓励优质中医药企业发展。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临床价值对医药企业的影响逐步加深,而随着评审政策的收紧,新药同质化竞争的激烈程度降低,创新药商业环境改善。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发布,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医保控费、医疗支付方式改革、集中带量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持续优化推进。“十四五”规划进一步鼓励医药创新研发,并提出发展高端制剂生产技术,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并着力推动中医药的改革与发展。

2023年8月,《关于印发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发布,经多方协作推出第四批清单,含24个品种等,满足儿科用药需求。同期,《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细化程序要求,完善通道转换机制,提高附条件批准门槛,鼓励创新。2024年,政策持续推进,2月《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坚持市场决定价格,支持新药获合理收益;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提高医保补助、完善药品采购等内容;7月《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优化机制,强化主体责任,提升风险识别管理能力,要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缩短启动用时。

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实施使得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涉及治疗领域和产品种类逐步扩大。

自2018年12月起,我国多次开展带量采购工作。第一次带量采购25个品种中选,平均降价52%。此后,第二至九次带量采购持续推进,涉及品种不断增多,如第五次61个产品中选,平均降价56%,注射剂成主力;第六次胰岛素集采拓展到生物药领域,降价趋于理性;第八批39个中选品种平均降价56%,肝素类产品首次纳入;第九批41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8%。2024年10月,第十批带量采购启动,涉及62个产品、263个品规,主要治疗领域广泛,终端市场规模超500亿元,此次集采提高报量要求,延伸报量范围至基层医疗机构,以便更精准估算采购量,持续推动药品价格合理下降、保障用药需求、促进医药行业创新与发展。2024年11月底,2024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披露。此次目录调整新增91种药品,同时调出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中药饮片892种。

二、医药制造企业3C评级框架

3C评级理论主要从经营能力、财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对受评主体的主体信用状况进行分析,该评级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国内外现有的以经营和财务分析为主的两维度的固有分析和评估思路,增加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项分析和评估,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信用水平,能够为债券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信用风险。

对于医药制造企业而言,“3C”理论中的经营能力分析,主要从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考察受评企业是否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在同行业中的地位等能力。财务能力分析,主要考量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等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主要从发展韧性、财务弹性、ESG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发展韧性主要从研发能力和管线产品质量两方面评价;财务弹性从直接和间接融资能力和融资空间等指标等角度来看。从ESG表现看,医药制造行业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这使得医药制造企业在环保方面执行的标准较为严格,表现较好;社会责任方面,医药制造企业属于强监管行业,企业需要确保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管要求,整体表现较好,此外多数医药企业会参与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健康教育等活动;在公司治理方面,医药行业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管,企业在公司管理、合规管理、反腐败及反商业贿赂等方面,要确保合法合规。综上,医药制造企业整体ESG表现优于一般工商行业。

三、医药制造企业3C评级表现

2024年,使用医药制造企业3C模型打分的企业共计38家。3C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为四等十级,符号表示为:CR1~CR10。除CR1级、CR7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各信用等级符号代表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的高低和相对排序,信用等级由高到低反映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逐步增高。

基于2023年经营和财务数据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3C评级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企业主体等级中枢为CR4,大部分主体等级分布在CR3~CR4区间,合计占比为60.53%。

从2023年经营能力得分来看,医药企业整体经营能力得分分散程度较高。医药制造行业细分领域众多,涵盖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等多个品类,不同企业所覆盖的病种领域也各有不同,从而使得整体经营能力得分较为分散。但总体来说,经营得分较高的主体在收入规模、产品多元化、市场地位和销售能力、以及经营效率等方面表现更好。

从2023年财务能力得分来看,医药制造主体财务得分中位数为48.56分。从得分分布来看,60~70分数段占比最高,30~60分数段企业数量相对平均。盈利能力方面,医药制造企业主体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处于较高水平,整体盈利能力较强;资本结构方面,由于医药制造企业较强的盈利能力及良好的经营获现能力,医药制造企业整体债务负担较轻,偿债压力不大,财务表现比较稳健。但尾部企业现金类资产无法覆盖短期债务且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尚需关注其短期债务偿付风险。

从2023年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医药制造可持续发展得分分布主要集中在60~80分段。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3C评级体系的理论创新亮点,主要考察企业的发展韧性、财务弹性和ESG表现。综合考虑了研发能力、在研产品的构成和质量、财务弹性、融资结构、ESG等因素。从上述维度看,目前医药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要注意尾部企业研发乏力、信用状况不佳导致财务弹性较弱等。

四、总结

2024年以来,医药制造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亏损企业占比有所上升,行业内分化程度持续加深,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同比略有增长,利润总额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医药行业对政策敏感性较高,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临床价值对医药企业的影响逐步加深,而随着评审政策的收紧,新药同质化竞争的激烈程度降低,创新药商业环境改善。“控费”仍为医药行业政策的主线,但集采可能不再唯低价中标,药品价格下降幅度有望更加温和。受医药制造企业本身特征影响,经营表现较为分散,不同领域的医药制造企业表现差异较大;医药制造企业通常盈利能力较强、债务负担较轻,财务表现相对稳健,但随着行业不断分化,需关注尾部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医药制造企业通常重视在研产品梯队,研发投入较高,可持续发展表现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一些表现不佳的尾部企业,需关注其研发乏力等负面情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12-23 黄山谷捷 301581 27.5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12.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