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1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946亿元。
具体到7月份来看,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1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58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057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7月份为传统信贷小月,月内贷款投放普遍呈季节性回落,在季节性效应、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挤水分”影响难以快速消退等叠加作用下,7月份新增信贷不及过去五年同期均值(8315亿元)。7月份信贷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扰动因素较多,无需过于担忧单月数据,要更加关注总体信用状况、长期信用趋势,注重信贷供需匹配。
同日公布的社融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4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22万亿元。截至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从7月份来看,当月新增社融7708亿元,同比增加2342亿元。
“7月份以来,政府债发行节奏边际放缓,但同比多增额有所扩大,企业债净融资规模也有所上行,在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下,7月份新增社融规模同比转为多增。”温彬说,年初以来地方债发行进度整体偏慢,鉴于地方债在年末发行可能会影响资金在年内的使用进度,财政部近期表示“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预计未来三个月地方债发行会明显提速,也有望带动社融增速维持在相对高位。
此外,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5396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存款利率改革下,“高息揽储”持续受限,企业“脱实向虚”以及部分地区利用存贷款“冲时点”的现象明显减少,金融“挤水分”导致货币供应增速下滑。随着存款“手工补息”整改冲击逐渐消退,叠加基数影响,M2同比增速有所趋稳。但同时,M1增速仍在下滑,M2与M1剪刀差扩大,资金活化程度不足,企业投资生产的意愿依然有待政策进一步刺激。预计未来货币供应增速很难快速回升,但金融支持实体的效率正在提高。
“总体来看,7月份新增信贷季节性回落,社融增速小幅回升。”温彬认为,为促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适时加力,维持信用扩张在合理均衡水平。伴随海外环境改善信号更趋明朗,国内宽货币空间进一步打开,年内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仍可期待;结构性政策工具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将加快推进,在调结构的同时稳增长、扩内需。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