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2021,中国金融业新十年大幕开启。新浪财经推出《金融大时代》年度专题,专题包含“100人100瞬间”、“时代有温度”、“行业有情怀”三大篇章,回望历史镜鉴,记录金融人物,展望星辰征途。
本文由新浪财经、馨金融联合出品
洪偌馨、伊蕾/文
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最近,消费金融公司再度迎来利率‘预警’。
有市场消息指出,部分地区的消费金融公司和民营银行收到了来自当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机构个人贷款利率降低到24%红线以下,而超标存量贷款的清理“大限”也已经确定。
事实上,这并非是消费金融公司第一次面临利率下行的压力,从去年最高法将4倍LPR(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为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之后,关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的讨论就从未停止——利率红线从36%到24%的下行似乎是大势所趋。
根据馨金融了解到的消息,许多机构截止到目前并未收到上述监管要求,也尚未开始清存量的工作。但可以确定的是,大家对于利率下行和潜在的利润下行、商业模式调整早有心理准备。
如果我们拉长时间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在利率、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已经经历了数次迭代,市场的头把交椅也已经数次易主。而这些改变所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经济、用户需求与底层技术的迭代。
尤其近几年,在监管收紧、疫情冲击和风险攀升带来的压力之下,消费金融行业已然告别了高速增长期——依托规模扩张和超高利率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转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初,央行直接发声,强调‘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换个角度来看,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客群的不断下沉,消费金融对于“普”的探索已经到了适度和精准比数量更重要的阶段。而与之相对应的,他们可以将更多重心放在对价格和成本的控制上,即通过技术优化不断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更好地实现“惠”。
一、序幕:开启黄金十年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萌芽”于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潮起之时。
千禧年后,中国的银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银行住房信贷业务已经发经历了一轮爆发,居民的借贷意识和需求开始觉醒。银行也将目光投向了除房贷、车贷之外的零售金融业务——尤其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且贡献了绝大部分利润的信用卡等消费信贷业务。
而经历了房贷、车贷和信用卡的早期发展之后,与消费金融业务相关的基础设施——央行征信系统、银联都已日趋成熟。
一个更为重要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的GDP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14.2%,为历史最高水平,至今仍未被超越。
而随后到来的金融危机并未中断这种增长,相反,“四万亿”极大提振了内需增长,进一步开启了中国长达十年的消费“盛世”。
数据显示,2007年前三个月,国内银行信用卡发卡量每月平均增长100万张以上,而截止到发2007年下半年,工行、招行、建行等银行都已经宣布信用卡发卡量超过1000万张。
消费金融的爆发已经势不可挡。
但信用卡用户还是有着更高的门槛,许多并未进入银行视野的“长尾”客群蕴藏着更大的市场潜力。
2007年,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正式成立,同期,宜信开始探索个人信贷服务,国开行引入的“助贷”模式也开始在国内落地。不同的市场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开始试水更“下沉”的消费金融市场。
这一阶段,消费金融市场最抢眼的主角是刚刚开启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
2009年8月,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随后,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和锦程消费金融公司等首批四家试点落地。其中,捷信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外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作为一家在捷克、俄罗斯等9个国家都有布局消金业务的公司,捷信在进入中国之前已经掌握着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即与零售商、旅行社、医疗机构等各类线下商户合作,通过人员驻店完成获客、撮合交易,并建立标准化的风控系统。
到2010年,随着捷信正式开业,这种模式也被直接复制到中国,苏宁、国美等都成为捷信最早的一批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当时线下零售巨头竞速扩张的背景下,拓展消费金融服务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这也直接带动了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增长。
不只是消费金融公司,还有后来的P2P平台们,都多多少少参考了捷信模式。甚至因为驻店模式高度依赖线下团队,捷信一度成为线下模式的“黄埔军校”。
不仅如此,早在2004年,捷信就在北京设立办事调研市场,后又在深圳建立审批中心和数据库系统,这也是后来被广为应用的“信贷工厂”模式雏形,捷信进一步优化了消费金融的业务流程和审批效率。
数据显示,在捷信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其母集团在俄罗斯的平均审核时间是15秒钟,单日最高处理量可以高达6万笔/日,但在中国市场上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大多数客户的审批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
不过这并不妨碍在中国这片亟待开垦的消费金融“处女地”上,批量化、去人工、集中审批的方式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到2012年,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着手建立以“流水线、标准化、自动化”为特征的信贷工厂运营平台。到2015年,公司可以通过流水线的方式处理来自全国超过1000家合作商户和网点的贷款,日贷款处理能力破万笔。
值得注意就得是,截止到2013年6月末,北银、锦程、中银和捷信4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达到7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65亿元,同比增长136%。但在贷款余额中,捷信的占比只有4%左右,96%以上的份额都归属于“银行系”三家,更确切地说是北银与中银两家。
时任中银消费金融总经理卢伟强调,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集中体现在高效的风控体系和庞大的线下分支机构资源。他们可以充分利用集团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消费金融面向全国,包括三四线城市区域的拓展和下沉。
这使得其业务发展呈现出贷款规模大、笔均额度高的特征,也是规模和利润迅速增长的原因。
但此时的他们还没有预见到,市场即将变天了。
二、高潮:新秀轮番登场
对于消费金融市场而言,2013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消费金融开始搭上移动互联网的顺风车,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这一年秋天,分期乐商城上线,这是中国第一家分期电商。虽然该产品最早活跃于校园及大学生市场。但在互联网金融站上风口的那一年,以校园分期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很快就掀起了一场资本“狂欢”,各大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
在此之后,京东白条、蚂蚁花呗陆续加入战局,而后,更多无场景的消费信贷产品推出,包括蚂蚁借呗、腾讯微粒贷、百度钱包等进入市场,坐拥交易场景优势和巨大的流量红利使他们迅速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明星”。
几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截至2015年9月,京东白条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过100亿,累计授信人数超过200万;截至2016年11月,开通花呗的用户数已经过亿,实际活跃用户规模达8000万;而截止到2017年8月,微粒贷贷款余额突破千亿规模大关,用两年多时间弯道超车,实现了头部城商行发展近20年的个贷规模。
不只是互联网巨头,仅2015年,网贷运营平台数量增长便超过1000家,全年网贷成交量达到了9823.04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288.57%,历史累计成交量则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贷款余额达到4394.61亿元,增长幅度为324%。
消费金融公司的处境变得微妙了起来。
从表面上看,线下市场并未因市场竞争加剧而放慢业务发展的脚步。相反,他们依然保持了可观的业务增速和利润增长,甚至屡屡创下历史新高。
中银消费金融在2016年的净利润达到5.37亿元,同比增长169%;北银也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实现盈利,而捷信在2016的净利润则达到9.3亿元。
但随着新一轮牌照开闸,消费金融公司的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
2014年底,兴业消金、海尔消金获批开业,招联消金、湖北消金、苏宁消金、马上消金、杭银消金、盛银消金也在2015年拿到开业批文,一些背景更有优势、机制更为灵活的消费金融公司诞生了。
在这一阶段,更多消费金融公司意识到了消费场景和流量生态构建的重要性。许多新设消费金融公司在发起设立时就有场景方参与进来,典型如海尔消金、苏宁消金都是坐拥场景的代表,而之后设立的马上消金、华融等等也都有重庆百货、合肥百货等股东参与。
这也是当时新消费浪潮崛起下的一个缩影,以金融服务将线上、线下的场景和服务连接起来,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
除了股东,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方式也与此前有了极大的不同。典型如招联消费金融,从成立之初就选择了线上模式,这也与之前主流的线下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在前端将所有业务受理点全面线上化。
在此基础上,参考互联网玩家们在产品端的创新——额度、利率、使用频次和还款方式都更加灵活,消费金融公司也迅速跟上。
到后来,起步较晚的中原消费金融,更是将自建场景作为首要战略,甚至将电商们应用成熟的秒杀、拼团等运营工具引入来盘活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因为布局线上而偏废线下市场,相反,他们找到了一种更轻巧的运营思路——和互联网产品一样,借上“移动支付”的东风。许多消费金融公司都推出了钱包产品,以二类户为载体进入微信支付、支付宝、云闪付等信用支付体系。
换言之,相较于“信贷工厂”模式,整个消费金融业务的线上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基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从获客开始,其差异化产品匹配、分层定价等“精精细化”服务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事实也证明,这些注重线上化展业和数字化运营的公司们普遍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在后来的市场震荡与周期波动中保持了更好的“韧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或许也是金融科技价值的真正体现。
当然,在消费金融公司迅速扩张的这几年,也有一些公司或者因为能力的不足,或者希望走捷径,选择与现金贷平台合作,在短期内实现了超额利润。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终究难以持久。
三、插曲:失速与加速
回头来看,2017年是一个全网放贷、全民借钱的畸形时期,几乎所有自带场景和流量的公司都参与其中,数家金融科技平台依托现金贷和P2P业务的红利顺势登陆资本市场。但也是在这一年,随着趣店上市后引发的舆论风暴愈演愈烈,消费金融行业终于走到了“拐点”。
以2017年末的现金贷和小贷公司整治为起点,到P2P的逐步清退,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拨乱反正的强监管,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共债风险持续攀升、行业增速逐步放缓、市场利率进入下行通道。
央行数据显示,从2017年三季度开始,信用卡行业发卡量陡然下降,增速从近7%的高位一路跌至2019年一季度的0.63%。而从2018年一季度开始,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持续环比增长。
在这样的行业转折之中,消费金融公司也进入了行业分化的新阶段。
一方面,伴随着市场持续震荡,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受到剧烈冲击,财务表现大打折扣。典型如中银消费金融,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近6成,不仅退出了净利润“10亿俱乐部”,也跌下了最盈利公司的“王座”。而北银消费金融在更早之前也遭遇了利润大滑坡。
但另一方面,随着持牌与否成为判断金融业务是否合规的前置条件,非持牌的消费金融势力遭遇大洗牌,头部消费金融公司虽然同样受到市场冲击,但也借此机会获得了一定市场份额。
尤其是风险表现较好的公司,在“资产荒”中有了进一步扩大优势的机会。不仅是发行ABS产品,即使是在条件更加苛刻的金融债发行方面,获得发行资格的名单也不断扩充,更低的利率成本和更大的发行规模使得他们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披露业绩的22家消费金融公司总体净利润规模达68亿元,其中排名靠前的7家公司总利润达到59亿元,在总体中的占比为85.9%;而可统计的21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4729亿元,其中排名靠前的6家占比为75%。
然而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后来者们不再有机会,相反,随着监管收紧和牌照价值的进一步凸显,消费金融牌照依然炙手可热。
2019年,度小满出资4.5亿元入哈银消费金融,玖富数科也宣布曲线入股湖北消金。年末,平安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到2020年,监管部门一口气批复中信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阳光消费金融、苏银凯基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和唯品富邦消费金融五家公司。
从某个角度来看,至此,消费金融行业真正迎来了“消费金融公司”时代。
四、新篇:最好的,还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能够保持近1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很不容易。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到2020年末已攀升至72.5%附近,相比2011年已累计上升超过44个百分点,达到了阶段性高点。消费金融行业整体的增速放缓本就是大势所趋,“存量时代”已然来临。
而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更是给行业转向按下了加速键。
疫情极大地冲击了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使得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年负增长。同时,短期消费贷款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即便是头部的消费金融功分公司能够保持各项数据正增长的也很少,利润滑坡更是常态。
尤其是疫情初期,线下消费一度停摆,一些线上化和数字化转型相对较慢的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
最典型莫过于曾经以线下模式登顶行业的捷信。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捷信消金新增贷款发放量约为284.99亿元,贷款余额为576.32亿元,较2019年末下降37.3%;经历数据下跌超过8成,仅余1.35亿元,总资产规模更是大幅缩水,从上一年的破千亿跌至650亿。
与此同时,监管的态度也更加明晰,对消费金融整个产业链的整肃依然在持续。
无论是互联网贷款和助贷的模式,还是征信数据的使用与隐私保护的加强,又或者是潜在的利率下行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消费金融公司还将处于调整期,最终过度到可持续的规范化经营。
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也提到,2020是中国消费金融的转折之年,市场参与者们在未来面临着息差收窄、监管趋严和年化利率(APR)收紧以及不资产持续增长三大挑战。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全面赋能消费金融价值链条,将成为下一个五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业务可持续和风险可控之间的平衡,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久前,招联消费金融总经理章杨清在为《中国金融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经过一段时间粗放增长的消费金融,未来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消费金融正迈向存量竞争、良性创新和平衡发展的新阶段:“普”在覆盖面上,应适可而止,服务的客户群体范围既要适度又需精准;“惠”在价格上,需要不断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通过市场、监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达到金融服务成本与收益的微利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确实,从商业可持续的角度出发,消费金融不等同于慈善和扶贫,如果在服务下沉客群时,市场化定价已经超出了监管要求,那么再推动市场下沉与业务扩张就是没有意义的。否则就会带来风险积累。
与之相对应的,要持续实现业务增加、提升交互频次和交易规模,就需要在产品优化与服务方面做文章,也即通过压缩成本来实现优化。比如,如何通过精准识别降低流量成本,通过精准匹配提高交易成功率,通过精细运营降低成本等。
市场依然充满挑战,但每一次市场动荡、规则调整的阶段,也未尝不是一次洗牌与突围的机会。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