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刚刚 “降准”靴子落地!
7月9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央行指出,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政策明确,下调将带来两个效应,即释放更为宽松的流动性和促进实际信贷利率下调。
“由于前期MLF操作即将到期,通过降准释放资金,能够对冲资金压力,同时降低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也有利于推动银行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前释放流动性,防止资金面紧张,也反映了央行维持资金面平稳的主要意图。在6月CPI和PPI环比涨幅回落背景下,保持资金面平稳,意味着央行并不认为物价仍然存在继续上行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7月7日,在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中提到决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降准”一经提出,即刻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上次央行宣布降准还是在2020年4月。彼时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当年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而此次降准已在市场预期之中。按照历史规律,通常在国常会提及降准之后,央行大多会在2-5天后宣布降准,因此,今日央行宣布降准并不出人意料。
再谈及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时,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0年应对疫情时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银行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前述人士表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2021年初以来,各项存款增速明显放缓,降至9%以下,而信贷增速则仍在12%以上,表明未来存贷比依然存在上行压力。除去准备金和备付金,未来大中小银行能够提供的信贷增量可能较为有限,在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复苏方面可能力不从心。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仍需货币政策支持,全面降准迫在眉睫。下半年,经济增速稳步趋缓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适度偏松的必要性上升。”连平表示,由于商业银行将严格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开展经营,降准后释放的资金主要流入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和应优先支持的中小企业,因此不必担心降准对股市和房市带来的刺激。
“事实上,若再不降准,金融环境已经偏紧。”他坦言。
据介绍,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不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目前金融机构中最低的,保持在这一低水平有利于金融机构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自身稳健经营。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搞好跨周期设计,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责任编辑:潘翘楚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