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社原社长郝长江:知所先后 锚定未来
时光荏苒,转眼间从报社退休已近10年了。看到报社工作日益受到全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影响力持续上升,我十分欣慰。
我在报社工作的15年,经历了报社兴衰攸关的三大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管理体制的变革。
2000年3月,我调进报社工作,迎头遇上了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上级的要求,报社将转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当时普遍的想法是“跟着老大混,三天饱九顿”。后来,这条路走着走着,就感觉越来越没底,与化工行业好像有了疏离感。再加上1998年化工部撤销以后,建立在各省化工厅中的报社记者站支撑系统渐次式微,报社越来越像是在观察化工,似乎失去了在化工圈子里过日子的感受。
于是,改变管理体制,重塑支撑体系,回归化工圈成为了当时报社的主旋律。
通过多年的努力,报社回到了化工系统。回家的感觉真好!
第二个变革,是社会组织形态的变革。
报社出生于百废待兴的上世纪80年代,是根红苗正的事业单位。后来,随着国家层面改革的深化,“皇粮”也吃不上了。报社人不等不靠,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己土里刨食吃。当时,报社形成了尴尬的二元结构:事业管理和企业化经营的冲突,编制内外人员的差别。这种二元结构,先期带来了发展活力,后期造成了机能紊乱。
认识到企业化转型势在必行,我们从新世纪初就启动了机制和人事改革,每两年一次,每次推进一个小目标。就这样小步快跑,用了十年功夫,基本实现了多媒体融合的新闻业态,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使二元结构合而为一,为顺利转企铺垫了基础。
这个系列改革撬动了事业单位的根基,因此是深层次的,是异常艰辛的,甚至伴随着痛苦,有时不得不断腕前行。
值得庆幸的是,在相关同事的支持、理解甚至自我牺牲下,此次改革顺利完成。
第三个变革,也就是报社迄今面对的最大挑战——媒体形态的变革。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
互联网来了,我们就建自己的网站。内容细分潮流来了,我们就把原有的《英文周刊》改为《农资导报》,还收了《中国化工》杂志,形成了两报一刊一网的媒体格局。后来更是抓住了国资委建设项目投资的机遇,花大气力建设了包括视频在内的新媒体平台。
此时的关键问题是:重新定位行业媒体的功能和站位。
行业媒体不仅仅是行业运行的记录仪,更应该是行业运行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贴近行业,而是要身在行业中摸爬滚打,提取信源,制造内容,精准传播。于是,就有了行业骨干企业组成的报社理事会,以及后来更为广阔的战略合作伙伴组织。内容制作、多媒体融合和行业生态圈,构成了报社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基本盘。
在当今百年大变局中,未来的挑战会更多更猛烈。只要坚持行业媒体的本质属性,牢牢把握住内容制作、媒体融合和行业生态圈,坚持守正创新,报社在大变局中一定会抓住大机遇,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杨同兴:我提议创建化工报
《中国化工报》是改革开放时代应运而生的新闻媒体,如今已走过40年的辉煌历程。此时,我们更加缅怀原化工部的老领导——秦仲达部长,他就是《中国化工报》的创始人。
1984年4月初,化工部在国务院第三招待所召开化学矿山、化工基本建设会议。我作为会议工作人员和新华社记者同住一屋。晚上,那位记者说:“化工太复杂了,代表们发言、讨论的不是磷、硫、钾矿开发,就是大、中、小型化肥建设承包,都不知道写什么合适。”我说:“这些都是化工系统的日常工作。今年有个亮点:最近地质部审批了云南安宁勘探的磷矿资源储量报告,也就是说中国又新发现了一个大型磷矿。这次会议将讨论磷肥基地的建设规划。”新华社记者也认为这是最好的由头。第二天,我向秦部长请示新华社记者拟报道的题目是:我国又发现了一个大型磷矿。秦部长说:“磷矿储量涉不涉及保密?”我说:“地质部门每年都对外发布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其中就有磷矿。”我接着说:“秦部长,化工部最好办一份《中国化工报》,以后自己宣传自己,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化学工业的发展。”秦部长当即就表态,让我给部党组写一份建议报告。
我写的报告没几天就讨论通过了。接着,部干部司立即在全国化工系统物色既了解化工、又熟悉新闻的干部。没多久,山西化肥厂的樊勇、大连化工公司的曲祚民、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范月波等相继到化工部报到。他们中有的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有的大学毕业后在化工企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
1984年9月20日,由史美充、郑孝阳牵头,召集化工情报所、物资局《化工商情》杂志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中国化工报》第一次筹备会。《中国化工报》的历史由此展开……
经过报社全体员工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报社无论是在报刊经营管理能力,还是在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都堪称首都新闻界的佼佼者。
杜晓枫:一脚“踹”出来的发行部主任
2003年8月下旬的一个双休日,我接到了时任报社社长郝长江的电话:“郝社长,有什么指示?”郝社长急呼呼说道:“晓枫,你在哪里?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你明天上班赶紧去找崔学军。”
第二天一上班,我刚坐下,就听到办公室门咣的一声被踹开了。抬头一看,只见学军扬了扬手中的一份文件:“看到了吧,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的红头文件,批准报社办《农资导报》了。需要你去搞经营,卖报纸。会吗?”“卖报纸我会!”我赶紧回复道。
就这样,我被“绑”上了《农资导报》的战车,在《农资导报》发行部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回想2003年的下半年,我们筹备《农资导报》,为搞市场调研,相继走访了山东、河北等省市的农资市场和农资企业,努力寻求合作伙伴。2003年10月,《农资导报》(试刊号)印刷出版,一开印就是30万份,其中20万份直接发往山东各地,让《农资导报》深深地植根于齐鲁大地。
《农资导报》2004年1月1日创刊后,当年的报纸邮局发行数不到5000份,到2009年邮发数已超过60000份。这可是《农资导报》发行的巅峰时刻。作为《农资导报》的发行部主任,很是为这个高光时刻感到自豪和骄傲。
有一次,我和张健秋(时任报社副社长、《农资导报》总编辑)聊天,非常感慨地和他说道:“我们两个人一起‘生’了两个‘孩子’。”健秋会心地笑着回答:“是啊,一个是《农用化学品周刊》(报社于1999年5月4日创刊、《农资导报》的前身);一个就是2004年1月1日创刊的《农资导报》。”
我在《农资导报》发行部主任的岗位上工作了8年,现如今退休也有8年了。回首这两个“8年”,更让我珍惜和留恋的还是第一个“8年”:难忘《农资导报》全体同仁们的辛勤努力和艰辛付出,更忘不了崔学军社长的“那一脚”,还有和张健秋总编辑一起“生”的两个“孩子”。
张育:我上了21次全国两会
1996年10月,我调入报社从事摄影记者工作,到2023年退休,一干就是27年。在这27年的摄影生涯中,我通过图片记录了化学工业的历史瞬间和发展变迁。
1997年6月27日晚上,北京东方化工厂发生特大罐区爆炸事故。我接到报社的指令后,第一时间前去报道采访。到达火灾现场后,我看到硝烟如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冲天而起,火焰高达百米;在9.8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3个压力球罐、18个柱形常压罐都被燃烧的火焰包围,压力球罐在强烈辐射热下,温度不断升高,发出刺耳的尖叫声,随时有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尽管如此,在没有防护设备的情况下,我在爆炸现场与1000多名消防员共进退,记录了他们40余小时的生死战斗,拍摄到珍贵的第一手照片,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2010年,我有幸参与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国最多、历时半年多的国际盛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不停奔波于京沪两地,配合采编部门刊发了26个专版,发出图片200多张,圆满地完成了难度空前的摄影任务,让读者们全面了解了世博会上的化工元素。
众所周知,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社每年报道的重点活动。到报社后,我有21年的时间都参与了全国两会的摄影报道工作。从第一年上会时盲目奔波于各个会场驻地,紧张得浑身湿透,到后来与石化行业的代表、委员成为朋友,让我成就感满满。到目前为止,我也是报社上全国两会次数最多的记者。
这其中,离不开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们的帮助、鼓励。
感谢报社提供的广阔平台。在此,我衷心祝愿报社越来越好,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潘杰:选择新闻事业此生无悔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入职报社的一名老兵,曾参加和指挥过不下百次行业新闻报道重大战役。面对新闻界持续的深刻变革和挑战,有人会问,如果时光倒流,重回青春韶华,你还会选择从业新闻么?我的回答是此生无悔!因为新闻事业开阔了我的视野,太多的采编故事融入了我的血脉。适逢《中国化工报》创刊40周年,往昔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浮现在眼前。
从早期的吉化报告团纪行、化工市场行、日本化工行等,到欧佩克国家首脑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美丽化工专题宣传,再到应用融媒体“武装”重大战役,行业科普联盟创建系列活动、行业年度十大新闻暨影响力人物发布盛典、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以及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每一次重大战役的组织策划,都紧扣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每一次新闻报道,都是行业变迁的写照,而新闻背后都有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有着一群为行业新闻拼搏奉献的采编人。
作为报社曾负责新闻业务的副总编辑,我在组织策划编辑出版的同时,三十余载春秋,足迹遍布全国石油和化工版图,也远涉沙特、俄罗斯、日本等石油化工大国。在荣获的众多新闻奖中,最令我自豪的莫过于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奖——2020年长江经济带染料中间体产业发展调研组荣膺“年度环境团队”称号,站在了全国生态环境新闻最高领奖台上,重塑了化工行业形象。
那些美好的时刻,如今已成了永恒的回忆,愿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国化工报》行稳致远!
李金林:一篇内参挽救一个农药品种
曾经,由我们报社编辑、出版的《化工内参》在替行业呐喊、为企业说话的过程中,赢得了化工行业和企业的高度信任。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期有关农药啶虫脒知识产权的《化工内参》得到了时任总理朱镕基的批示。江苏省农药协会在国内啶虫脒生产企业的密切配合下,不仅打赢了一场与日本曹达公司的国际官司,也挽救了一个农药品种。
农药被诉的缘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审查啶虫脒专利的程序中存在一些过错,授予曹达公司啶虫脒的专利权缺乏法律依据,进而引发曹达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将江苏化工农药集团公司、吴县市农药厂列为被告,起诉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这一失误不仅给国内农药生产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而且在农药行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2001年7月,江苏省农药协会和江苏化工农药集团的领导向报社反映情况后,报社认为事关重大,决定以题为“工作失误引发国内啶虫脒农药被诉”的这期《化工内参》通过特殊渠道呈送朱镕基总理。很幸运,朱总理作了批示。其中,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加以重视,并予以解决。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朱总理的批示精神,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密切配合下,帮助企业最终打赢了这场官司,宣布日本曹达公司啶虫脒在我国的专利无效。
这场官司的胜利,保障了我国啶虫脒农药的知识产权,挽救了我国啶虫脒杀虫剂农药品种。
彭丽:与党建结下不解之缘
在报社要从事党建工作是我从来都没想过的。然而,正是2019年报社的那一轮综合改革,让我与党建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2019年,报社综合改革,没想到的是,最后决定让我去党委办公室从事党建工作。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我就这么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岗位,成为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
初识党建,自己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撰写党建材料和写新闻稿完全不一样,需要站在报社的高度和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排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要用心斟酌,做到用词准确。在经历了不断试错、改正、请教、学习的过程后,我很快适应了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工作模式。
我经常调侃自己“运气”好,自从接手党建工作以来,每年都能赶上国家有大事要事发生: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召开、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再加上上级党委部署的主题教育活动、巡视整改等。上级党委每安排一件事,党办这边就要马不停蹄地忙起来。这期间,报社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党建创新实践。比如,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首次引入量化概念;每日推送应知应会和《每日一题》。
这些我亲身经历、参与、组织的党建创新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党建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我为自己曾经拥有与党建工作相识相知相守的经历而感到荣幸。
王秀兰:温暖美好在心间
在我退休3年之时,《中国化工报》即将迎来创刊40年。回顾在报社的20余年职业生涯,深感温暖与美好。
1997年年中,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我来到报社。作为30岁出头、对我国化工行业整体状况有一定了解且具有一定英语笔译和口译水平的我,由此来到报社创办的《英文周报》,承担相关的编辑与翻译工作。
21世纪初,为了在更大的舞台发光发热,通过双向选择我来到市场科技部,自此开始在《中国化工报》的采编工作。我先后参加了市场版、科技版、国际版等的采编工作以及报社的许多重大报道宣传活动。工作中,我秉持扎根行业、服务行业的理念,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学习并探讨重要新闻怎样选好报道角度并做到先声夺人,相关选材怎样组织策划从而达到及时与轰动的效果,内容报道如何才能更加扎实与生动,版面形式如何表达才能更为新鲜与醒目,栏目设置怎样才能更为出众与合理,标题制作如何才能引人入胜……可以说,在报社的20余年,我辛勤工作也收获良多。
报社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希望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能够不忘初心,努力奋进,拥有更为美好的未来。
(转自:中化新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