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银行机构在消费贷竞争中应保持足够的理性

2025年01月03日17:07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岁末年初,各银行机构在消费贷竞争暗暗使出浑身解数,竞相开启了“优惠”模式,最主要表现是不断下调消费贷利率,虽然各行利率基本扭转了之前下调到“1”字头的局面,但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则跌破了“3”进入了“2”时代。

  银行消费贷利率出现这种竞争局面,不少民众纷纷猜测,未来银行消费贷利率是否还会再度跌破至“1”?也有人担心,消费贷利率过度下调是否会给银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比如无法缓解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压力,

  甚至还有可能加剧消费贷市场利率秩序的混乱而引发新一轮存款利率大战?

  社会上的这些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有其深刻金融哲理的,纵观金融历史,不少金融乱象都是从无序金融竞争以及违规金融现象诱发的,可以说消费贷利率过度“内卷”现象如果得不到很好控制和正确引导,引发消费贷市场乱象绝非危言耸听。

  有读者朋友不明白,为何银行机构明知消费贷利率过度下调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却为何依然“内卷”不止?银行这种发力消费贷的表现其实也有不得已的原因。一是迎接开门红,“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初加大贷款投放已成惯例,且临近春节消费旺季,用户贷款需求增大,适合营销有利抢占市场主动权;二是处于利率下行周期,提前放贷可锁定高息贷款,鉴于2025年大概率仍有降息空间,当下以较高利率放贷是理性选择;三是实体部门融资需求弱,居民买房意愿、消费者信心下降使消费贷需求减少,企业投资扩产意愿低致贷款需求下滑,供需失衡致贷款利率不断降低,用消费贷促销来弥补经营贷以有其他贷款增长过缓和化解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似乎已成常态;四是当前经济环境下,寻找优质信贷客户愈发困难,相对按揭房贷、经营贷以及其他贷款,消费贷已成当前银行竞争的“香饽饽”,谁都想多分得“一杯羹”。

  当然,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下调也绝非完全出于部门利益的“私心”,于宏观金融经济而言有一定作用:其一,有利减轻消费者负担,激发消费活力。消费贷利率下调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减轻了还款压力,使得消费者能够更轻松地承担贷款,从而提升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其二,有利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降低的消费贷款利率其实就是鼓励消费者进行更多消费,让缺乏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获得更低的借贷成本实现更高层次的消费,如购买房产、汽车等大额耐用消费品,同时增加其他日常消费支出,释放出更大金融助推消费回暖的潜能,推动消费升级和内需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私企(民企)有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激发经济活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改善。其三,有利增强银行竞争力。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消费贷利率,银行能够吸引更多贷款客户,增加消费贷市场份额,改变贷款竞争不利态势,从而提升信贷竞争能力,最终实现“以数量换价格”而提高盈利能力的愿望。

  但同时要看到,银行消费贷利率过度下调也会产生不少负面金融影响:一是有可能压缩银行盈利空间,不利于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消费贷款利率的下调直接影响了银行存贷利差,导致银行盈利空间被压缩。银行通过存贷利差获取利润,存款利率下降和贷款利率同步下降,使得银行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二是有可能提高其他贷款的审批门槛,增加实体企业贷款难度。为了控制风险,银行把过多资金倾注消费贷,在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可能会提高其他贷款审批门槛,导致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难度增加。许多中小企业因此无法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生产和创新能力受到打击,市场活力减弱。三是有可能加剧银行业竞争乱象。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可能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优惠,对消费贷款乐此不疲,导致消费贷款市场的竞争加剧。这种价格战不仅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还可能引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甚至还有可能给一些不法贷款中介提供浑水摸鱼的契机,使部分金融消费者蒙受损失。四是有可能导致存款吸引力下降。虽然贷款利率下降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贷款需求,但同时也使得存款的吸引力下降。居民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消费或其他投资,而不是存入银行,这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资金来源。五是有可能导致消费贷盲目增长和质量下降。由于消费贷利率不断下调,虽然银行消费贷对消费者吸引力增强,但也有可能让部分缺乏偿还能力的人加入借贷队伍,也会更促使有消费能力的人不断扩大消费贷款额度,在遭遇政策调整或经济持续下滑形势下,有可能对消费贷质量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加大消费贷金融风险。

  由此,银行对于消费贷利率以及消费贷增长应保持足够的理性,消费贷款额度不是越大越好,消费贷利率也不是越低越好,对消费贷竞争应保持足够理性,对消费贷利率也应保持一个合理度。从目前看,银行应从五方面把控好消费贷款增长速度以及消费贷利率:

  首先,准确掌握政策导向和了解市场环境。要及时了解政府对于促进消费、稳定经济的政策导向,密切关注政府的政策动向,适时调整消费贷利率以响应市场需求。同时,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决策,银行需要评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合理调整消费贷利率以应对潜在风险。

  其次,准确掌握市场竞争契机和客户需求。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银行需通过降低利率来吸引客户;过低的利率可能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信贷质量,银行需在消费贷市场竞争和保持消费贷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可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来了解客户对利率的敏感度,从而制定消费贷合理的利率策略。

  再次,严格把好消费贷利率风险控制。降低消费贷利率虽然能吸引更多客户,但也增加了银行贷款违约风险。银行需在降低消费贷利率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信贷质量不受影响: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贷后管理、优化贷款结构等措施;对借款人的收入、征信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贷款发放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控,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建立完善的资金流向监控机制,对借款人的贷款用途进行定期检查和跟踪,确保信贷资金用于合规用途。同时,考虑如何在吸引客户和保持资产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因追求市场份额而造成资产质量的下降。

  第四,认真进行客户细分和市场定位。银行应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利率策略,比如针对优质客户可以提供更低的利率,针对风险较高的客户则需适当提高利率;通过细分市场和精准营销,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适时控制消费贷市场风险。

  最后,加大消费贷宣传引导,培育民众适度消费习惯。银行机构通过各类平台加大消费贷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培育理性消费、适度借贷的理念,让消费者考虑自身实际需求、收支状况合理借贷,避免多头共债、过度借贷;让消费者明白消费信贷是用来解决合理消费之需的,而不是用来满足脱离自己实际承担能力的物质追求;尤其引导消费者增强信贷识别能力,避免被所谓的低息误导而产生经济损失。此外,金融监管部门需加大对银行消费贷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银行消费贷业务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贷合理增长和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王馨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