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从发现少量鳤鱼种到成功保有一批鳤鱼苗再到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首次发布,极危物种鳤在长江江西段水域经历了重现、活体样本、种质资源解析研究等多个“首次”。
这意味着近乎灭绝、难以获得样本的物种鳤种群恢复有望,也表明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极危物种鳤再现长江鄱阳湖
“实施禁捕退捕后,我们在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水域多次发现极危物种鳤的踪迹。”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产师孔赤平告诉记者,“2021年,在长江湖口段监测时就发现了1尾,这是鳤再现长江的力证。”
长江禁渔鱼归来,自此,九江市农业科学院在监测过程中,重点关注了鳤的情况。
孔赤平介绍,鳤是体形中等的长江经济鱼类,外观和草鱼很像,俗称刁子、麦秆刁、昌刁、刁杆。体细长、近似筒状,头小,呈锥状,口较小,无须,性情温和,喜欢栖息在江河湖泊开敞水域。鳤肉质鲜美,曾是长江流域的一道美味,深受喜爱。20世纪70年代左右,它们在长江有着相当可观的捕捞量。由于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鳤的数量急剧下降。2010年后,在野外难觅其踪迹,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均被列为极危物种。
列为极危物种,表示该物种所面对的威胁及危机等级为最高,仅次于灭绝及野外灭绝的评级。同样列为极危物种的还有中华鲟、胭脂鱼等。
所幸,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让绝迹10年的鳤再现。孔赤平激动地说:“2023年,我们根据鳤的洄游习性,在其洄游高峰期加大了监测力度,成功收集到鳤活体样本。”
禁捕后首次收集鳤活体样本
“鳤的再次出现为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捕捞到了活体鱼苗,这为鳤种群恢复以及保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江市农业科学院高级水产师高小平介绍,“经过1年多的人工养殖,鳤鱼苗已长成亚成体,我们将会利用这些亲本开展鳤的人工繁养殖工作。”
为什么鳤活体保种那么难?高小平说:“因为鳤很脆弱,一旦离开水,很快就会死亡,且对水质要求较高。”
从2021年至今,九江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围绕鳤野外种群分布做了大量调查工作,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队伍,对长江干流江西段152公里江段以及鄱阳湖三分之二水域进行监测。
高小平介绍,每年收到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批复的特许捕捞许可后,科研团队就驾船入江,开展长达9个月的科考之行。
江面风大浪大,科研团队迎着风浪而行。进行无数次监测,为的就是获得更多关于鳤的基础信息,为鳤的人工保种和栖息地保护研究做准备。
鳤具有明显的洄游习性,它们通常在江河和湖泊之间进行季节性洄游。在繁殖季节,鳤会洄游到江河的特定河段进行产卵。非繁殖季节,鳤会进入湖泊等水域肥育。
针对鳤的生物学特性及数量稀少的特点,科研团队计划开展鳤的eDNA检测技术开发工作,新技术可以更加方便监测到鳤的踪迹。
高质量基因组信息首次发布
正是有了鳤的活体样本,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山大学、江西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成功组装了极危物种鳤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首次获得鳤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和注释信息。
相关结果于12月1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科学数据》上,并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在鳤种质资源解析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九江市农业科学院工程师李乐康向记者介绍了基因组信息采集、测序等过程:“2024年3月,从采集到的活体鳤肌肉样本中获得了高分子量的基因组DNA,并成功组装了鳤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共预测了2867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其中28637个基因(99.87%)得到了功能注释,表明鳤的组装质量良好。”
这是鳤基因组信息的首次发布,对于理解遗传多样性、识别独特适应性以及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至关重要。
科研人员将在已获得鳤实验材料和前期人工培育的基础上,开展鳤的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研究,力争实现鳤的可持续人工保种,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