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框以外:浙江丽水“巴比松”的文化之力

画框以外:浙江丽水“巴比松”的文化之力
2024年12月27日 22:55 澎湃新闻

丽水“巴比松”画作。本文配图均由丽水莲都区提供

‌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从丽水市莲都区穿流而过。有两个古村落隔着瓯江相望:一个是堰头的古堰,一个是大港头的画乡,两者共同组成古堰画乡。

如同200年前的法国村庄巴比松,古堰画乡以其旖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本土画家前来,他们借鉴了法国巴比松画派的精神“走向自然、对景写生”,在这里写生创作,画美丽的风景、画百姓寻常生活,形成丽水巴比松画派,这也正是“画乡”的由来。

上海金山,则是“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金山农民画,以其鲜明的色彩、质朴的构图,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活画卷。

当丽水巴比松画与金山农民画这两大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与法国画派相遇,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

12月27日,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在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的牵线下,“法韵丽水·金山画彩——当法国画派遇上金山农民画和丽水‘巴比松’”主题画展在上海开展,一场关于艺术、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盛事悄然绽放。

画展共兴,文化交融

“师法自然,守望家园,描绘乡土”,是丽水巴比松画派的艺术精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群生活在瓯江两岸,受着秀山丽水滋养的丽水本土画家,开始走出画室,走进自然,像法国巴比松画家那样,选择面向自己身边的青山绿水,进行写生创作,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地域性油画群体。

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一油画群体不断坚定风景写生和创作的信念,所创作的作品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被外界称为丽水巴比松画派。在道法自然的艺术实践和继承前人的风格特点的同时,丽水巴比松画家们用朴素的技法来表达他们对家乡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发自内心的热爱。八百里瓯江最美河段的滩、湾、堰、埠头、帆船、蚱蜢舟、芦苇荡和临河的村落民居,丰富的地貌和景观为画家们写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近年来,丽水莲都曾多次以画为媒,与法国巴比松市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并缔结为友好城市,成为中法交流的一段佳话。

与丽水“巴比松”一样,金山农民画同样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农村生活画卷。两种艺术形式,虽然风格各异,但都承载着当地人民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厚意,对生活本真的深刻感悟。

在12月27日的主题画展现场,法国画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法国文化的浪漫与优雅;金山农民画则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间特色,展现了江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丽水巴比松油画则以其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客观真实的艺术表现,展现了丽水山区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怀。

三种画派的碰撞与融合,交相辉映,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不仅展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更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艺术乡建,文化赋能

画展上,法国知名画家雷米·艾融在古堰画乡创作的一幅《画乡香樟》作品,表现的是进入画乡瓯江边的路口,能看见大樟树地标。

“这是每一位到画乡的画家和游人都能看到的角度,艺术家用朴实的笔触和色彩描绘出了风景入口,空间美感因为视角的选择而形成一种邀约安排,这是画家的眼中的风景,只需再稍稍前进几步。”莲都区文联副主席雷建华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如同画作中的艺术家视角能展现出古村的另一种风情,艺术为真实的大港头镇,也注入了另一种发展角度。

在古堰画乡景区的入口处,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雷春英喜欢在自己的工作室创作布面油画。“我画画十几年了,之前是帮别人看店,没有工资,然后我就自己学着画石头画,后来画木版画,再画布面上的油画。卖画也给我带来了很多额外的收入。”调色、蘸墨、下笔,画笔勾勒出的是家乡的美景与雷春英的美好生活。

凭借宽松、优越的创业环境,古堰画乡不仅让村民变身创客创业致富,还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创客、归侨等群体向往的栖息地。

“小杨哥”杨翔军之前经营着家具厂,但是考虑到木料、木屑会污染小镇的环境,便把厂房搬到了工业区。现在的“小杨哥”在古堰画乡开了一间木质手工艺品店,随处可见的木制小摆件充满着童趣,“过来的游客很多,很喜欢买这些小东西,我也会教小朋友做一些小木作。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

澎湃新闻了解到,油画与艺术如今已经成为古堰画乡的“符号”,街头巷尾都是慕名前来的艺术家,他们已经成为古堰画乡的新乡民,画画、创作、生活、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实施艺术驻留计划,本土画家从20余人发展至300余人,入驻的艺术工作室、画廊从38家增加至126家,每年接待写生人数超15万人次,并吸引中央美院等300余家院校在此建立实践基地。我们助推油画全产业链发展,油画年产值达1.2亿元,产品远销欧洲、美洲、澳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如大港头镇相关负责人所描述的,丽水莲都古堰画乡正在艺术赛道上正“一路生花”。

画乡新景,文化绘就

艺术赋能文化振兴,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不久,莲都首个“数字游民”社区在古堰画乡的理想艺站迎来首批45名入驻青年。他们是艺术创作者、创业者与新兴行业从业者。在为期7天的艺术共创之旅中,青年们通过共享与互动探索数字时代下乡村与创意的融合路径。

“我们坚持艺术小镇、文旅小镇和生活小镇‘三镇合一’的发展定位,努力探索从山水到艺术到文旅到生活到产业、以递进式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大港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优化利用大港头的产业生态与数字化办公优势,推动数字游民与生态资源的融合发展,发展潮流商业丰富青年生活;探索设立乡村创客孵化器,以绿色金融推动画框文创、网络文学、微短剧等新型产业的发展;通过挖掘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非遗技艺等特色文化元素,并在视觉设计、品牌包装、互动方式上不断创新,在线上线下刮起属于乡村集市的“土潮风”,为数字游民架设连接乡村记忆、牵系乡愁的桥梁……数字游民社区的建设,为画乡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才,也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创意,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方面,大港头镇重塑传统街区,建设并运营“画框里的大港头”公共艺术街区项目。该项目以“无墙美术馆”概念将波提切利、塞尚等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融入街区肌理,让艺术与公共空间发生鲜活的对话。同时,通过设置“经典艺术之路”“画框的N次方”等版块,串联道路、点缀角落、装点橱窗,使村民和游客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滋养。

在美育与乡镇治理的融合方面,大港头镇从“家、院、田、店、街”五个方面入手,以美的意识、美的精神和美的行为串联起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历史底蕴。通过开展“画乡说”公益大学堂、建设“魅力古堰画乡”课程群等活动,提升村民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引导他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重新审视传统,摒弃愚昧、落后的现象,自觉寻求符合时代发展的美的思想、美的事物以及美的行为。

在人文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方面,大港头镇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文化底蕴,推动油画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实施艺术驻留计划、搭建交流平台、丰富活动体验等措施,吸引更多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前来创作、交流。同时,将船帮文化、油画文化等资源转化为生动的艺术表达,举办各类展演和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助力景区蓬勃发展。

“画框里的大港头”,绘出了艺术与生活、美育与治理、人文与产业交融共生的画卷。

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丽水市 画家 浙江省 油画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4.32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10.4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