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东侧的一栋建筑里,少了些许展览陈列区的熙攘喧闹,文物保护中心的修复室分布其中。每过一段时间,便有一批文物被送来此处。它们或是饱受病害之苦,残缺破损,或是长期原状陈列,需要除尘保养。木漆器修复、书画装裱、青铜器修复……在这里,文物修复师们以妙手施治,让一件件藏品得以延年益寿。
为文物“祛病延年”
文博界有种说法:“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由于湖北地区大部分墓葬所处地下水位高,木漆器出土前长期泡在水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出土后,若任其自然干燥,饱水木漆器会由于快速且不均衡失水造成强烈收缩而开裂变形。所以木漆器出土后必须用科学的脱水、加固、定形处理方法保护。
从小型文物彩漆木雕小座屏到大型国宝曾侯乙墓棺椁,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内,观众们看到的精美木漆器都经历过这样的保护过程。
湖北省博物馆是首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1988年,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陈中行首创的乙二醛脱水技术通过中国文化部成果鉴定,该技术是使用一定浓度的乙二醛直接浸泡饱水竹木漆器,渗透充分后,让水分自然挥发,留存于器物中的乙二醛与竹木漆器胎体内物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从而起到填充加固器物形体的作用。中国的这项文物保护技术原创性成果,为解决出土饱水木漆器脱水保护这一国际性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以此为基础,湖北省博物馆的几代研究人员发挥自身优势并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在出土饱水木漆器脱水和修复保护研究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技术优势,不仅保护了湖北省内的江陵望山一号墓、随州曾侯乙墓、安吉五福楚墓、荆门包山和枣阳九连墩战国楚墓,以及云梦睡虎地、大坟头等秦汉墓出土的竹木漆器,还承担了山东金雀山汉墓、广州东山大墓等全国各地的竹木漆器保护修复项目。
迄今,湖北省博物馆已成功脱水修复保护了数以千计的出土饱水竹木漆器,其中定为一级文物的有100多件。历经几十年验证,乙二醛复合液法现仍是这一领域首选的保护技术。
饱水木漆器受材质、墓葬埋藏环境及自然界中各种腐蚀因素影响,一些器物出土时已十分脆弱,存在糟朽、残缺、破损等病害,脱水定形后需要对其进行修复。
在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的漆器修复室,荫房内摆放着许多木漆器。这是因为每次髹漆,漆器都要在合适的温湿度环境下放置1-2周后,才能达到干燥状态。
“这件文物1977年出土于云梦睡虎地34号墓,出土后已经进行了保护修复。历经四十余年,由于环境变化等因素,出现了原修复材料劣化、胎体断裂、漆膜产生裂隙等情况,亟需维护。虽然这种情况相对‘简单’,但是也需要花费几个月进行修复,目前处于收尾阶段。” 修复师龚祥炜正在为一件彩绘云气纹漆椭圆奁髹漆,他介绍道,“修复必须要有依据,在全面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结构特性、保存状态、病害情况后,才能制订出适合文物本身的保护修复方案。漆器的保护与修复通常要经过清洗、脱水、干燥、矫形、定型、粘接加固、补全胎体、打磨、漆膜修复回贴、彩绘、封护等多个步骤。”
木漆器修复需要使用大漆,但几乎所有人都会对大漆过敏,这是木漆器修复师必须经受的挑战,而正是年轻一代修复师们不畏艰辛,锲而不舍,从前辈们手中接过旗帜,才让湮没于岁月的木漆器焕彩重生。
将古法与今术贯通
记者在古籍修复室见到谢梦时,她的手边有一摞发黄的线装书,只见她戴好手套,拿起一本书后,在护叶的背面垫上一层隔水滤纸,然后用塑料滴管从烧杯中吸取了一滴超纯水,滴在书名叶地脚边缘处,并用指腹在水滴周围轻轻敲打。待超纯水渗入书叶后,她将pH计的平头电极放置在测试点上。几分钟后,pH计的数值降至稳定状态,显示该书酸碱值为6.0。“这个酸度值还好,手工纸的酸化程度总体不是很严重。”谢梦说。
谢梦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在湖北省博物馆工作13年了。她和同事们正在修复的是一批馆藏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籍。据她介绍,酸化是影响这批古籍保存状况的主要病害。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酸化导致纤维素降解、聚合度降低,导致纸张发黄变脆。民国时期正值中国的造纸工艺由手工造纸向机械造纸过渡。当时大多用木浆、草浆制纸,本身就含大量酸性成分。而造纸过程中为了改善纸张的白度和吸墨性能,还会使用一些酸性添加剂,导致纸张酸性更严重。根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纸质文献酸度值在4.0以下,属于一级破损。如果不对酸化严重的纸质文献进行脱酸处理,这些文献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就会完全丧失机械强度,损毁殆尽。
“一般来说,我们会分别测试书的前后护叶和中间叶的酸度值,求得平均值来评估这本书的酸化程度。对酸化程度不同的书,会尽可能分类脱酸。”谢梦说。为了防止墨迹遇水晕染,谢梦和同事们正在尝试使用无水液相脱酸法来去除线装书书叶里的酸性物质。脱酸后,她们会对书叶的酸度值进行再次检测,以评估脱酸的效果。
古籍的“病症”,每一种都不好对付。有些书叶几乎皱成一团,修复师们要耗费一整天甚至好几天来慢慢展平修复;为了找到和原书叶最匹配的修复用纸,实现“不改变文物原貌”的修复原则,她们甚至自己在修复室抄造手工纸。古籍修复涉及版本、美术、印刷、化学、植物、微生物、造纸、纺织等多个学科。修复师们遵循“最小干预”和“可再处理性”等古籍修复原则,通过科学的分析检测了解古籍纸张的病害程度、纤维原料和加工工艺等,制订安全合理的修复方案,从选配手工补纸,到进行溜口和补缺,再到折叶和装订……修复室里,这些工序周而复始地上演。一册册古籍,经过修复师的精心修补和装帧,重获新生。
为文保插上科技之翼
江汉平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青铜冶炼。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江汉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以曾国为代表的方国青铜器深受周文化影响;曾侯乙墓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巅峰;楚国青铜器因为独特的形制而自成一系……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是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有些为重大考古成果,有些是典藏多年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珍贵文物。
观众在展厅里看到的这些青铜器美不胜收,但很多都是经过了修复方能进行陈列展示。多年来,湖北省博物馆保护修复青铜器以及金属器近万件,青铜器修复也是文保中心保护修复数量最多的门类。
在青铜器修复室,方晨正在修复一件2004年出土于襄阳余岗墓地的铜簠。这件铜簠足部有变形,一侧附耳掉落。修复过程中,方晨发现了这件青铜器的不足之处,有一侧附耳的接榫裸露在外且有些歪斜,并且有焊料溢出。经过矫形、粘结等修复过程,这件铜簠已经恢复成完整的形态。
为江陵九店出土的400多件青铜兵器制订修复方案,清理明代荆端王次妃金凤簪上的附着物,保养明代的莲座观音铜造像……在青铜器修复室,修复师们在各自的操作台前忙碌着。他们掌握着青铜器修复的每一道工序,包含清洗、除锈、整形、补配、粘结(焊接)、加固刻、做旧等。而这些修复过程,都被一一记录在“物联网+藏品修复综合管理和应用平台”上。
来到这里的每一件青铜器,都有自己的永久修复档案。在读卡器上刷一下文物的电子标签,便可以看到待修复文物的尺寸、外观等信息,还可以看到文物的修复过程。文物修复遵循可逆原则。在未来,如果找到更好的修复方法,修复师们便可以根据电子档案重新拆解后进行修补。
青铜器修复团队不仅可以进行文物的修复,还可以进行文物的复制。1982年,曾侯乙编钟复制成功,为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复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文保中心为湖北省各地十余家文博单位复制了青铜器,来充实各地方博物馆的展陈资源。
曾侯乙尊盘被考古界认为是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由于铸造工艺过于复杂,曾侯乙尊盘的内部构造始终成谜,它也一度被专家评价为“制作工艺不可再得”“即便是现代技术也无法对其进行精准建模”。
在早年的考古报告中,考古学者如是描述曾侯乙尊盘:“玲珑剔透的镂空附饰犹如行云流水、龙蛇蠕动。其造型艺术和铸造技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在所有传世和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精品中,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
由于尊盘构造复杂、铸造材质密度较高,无法使用传统的三维扫描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建模。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携手故宫博物院共同攻坚,终于借助工业CT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首次获取了尊盘完整的三维结构模型。团队还通过数字化处理,制作了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在复原视频中,曾侯乙尊盘被分解为一个个组件,尊盘内部结构被清晰呈现。
项目负责人、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江旭东表示,科技手段的加持,可以拓展文物研究的深度、降低文物修复的难度、拓展文物鉴定的宽度,同时也可以拓宽文物展示利用的维度。据他介绍,对曾侯乙尊盘实现三维结构数字化复原,相当于做出了一个尊盘的数字化复制件。“这让我们距离原件的复制件更进一步,把以前不可能做成复制件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未来可期。”
每一件实物都是历史的底片,从最初的字画装裱、漆木器脱水,到后来的青铜器修复、大遗址保护、古籍修复等,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涵盖金属器、漆木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玉石器等各类藏品。基于文物的保护、修复、复原和利用工作,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也在不断开放探索、创造新知,他们用双手与智慧让历史的时光更清晰明亮,让中华文脉的传承更恒久绵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