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免疫力较弱的孩子属于“高危人群”。为了帮助孩子预防“感冒”,不少家长会给孩子喝感冒冲剂,但这并不是科学的做法。日前,央视记者采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薛江,他说:“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很好的预防性用药,所有的预防措施就是多喝水,少到公共场所、密闭的地方聚集,再就是勤洗手、戴口罩。”
像“喝感冒冲剂预防感冒”这种不科学的健康“知识”在网上比比皆是:父母抹酒精退烧导致4岁女儿住进ICU,老人用被子捂汗导致孩子高烧到39度,给孩子吃点“聪明药”能提高成绩,吃大蒜能杀毒……
除此之外,还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以带货为目的进行健康科普。网络上还曾经流行过由多种保健品组成的“防猝死套餐”,尤其是科学素养相对较低的老年人是被骗的“重点人群”。
科学规范的健康知识是每个老百姓的刚需,但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健康科普知识真假难辨。整顿健康科普乱象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大惩治措施,查处违规账号、诈骗行为,另一方面,持续加强优质健康科普供给。
12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院士专场”发布会,一共来了四位院士,涉及的领域分别是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病、微生物病原体、中医。他们专业领域正是当前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健康内容。
“院士专场”发布会拉近了专业领域和普通人的距离。老百姓难辨真假健康知识的一个原因是,健康知识有一定门槛。门槛意味着专业性,而在体现专业性方面,院士这个头衔非常“硬核”,更容易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同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还通报,其官网上线了“辟谣平台”,“ 公众如果发现了健康谣言,或者遇到一些无法辨别真伪的健康科普信息,可以注册登录这个平台,提供相关信息的线索,比如信息涉及的主题、所在的平台、链接的地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等等,我们将组织力量进行核实并反馈。”该部门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发布会上说。
然而,解决网络上的健康科普乱象问题,不能只靠增加“良币”,还应该加大对“劣币”的驱逐力度。今年5月,某整形机构的陶某自编自演了一场急救故事,被发现后,其有百万粉丝的账号被平台无限期封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也已被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禁止。
管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确保有专业身份的人发言负责任,无疑是净化健康科普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无专业资质人员造谣行为的监管,还需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撰文/刘昶荣
编辑/黄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