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政协报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庆祝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举办‘迈向美好明天大巡游’,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巡游队伍中,澳门劳工子弟学校学生举起红色的巨大横幅,‘回归啦’三个大字异常醒目,这是欢呼,也是澳门居民最真实、最朴素的内心表达。”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感慨道。
25年的“变”与“不变”
“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有它的‘变’和‘不变’。”在吴志良看来,“变”的是经济飞速发展并越来越跟国际接轨,社会更加繁荣稳定。从经济方面来说,随着“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地位日益巩固,澳门经济的韧性有所增强,已获国际组织认可为发达经济体。澳门经济的第二次腾飞也让特区政府有更充实的资源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和民生事业,提升居民整体生活品质。从历史角度看,如今的澳门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并随着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澳门将迎来更多、更新、更好的“变”,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成为现实。
“至于‘不变’,就是中国心、澳门情。澳门素有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和守望相助的传统,更有居民对维系和赓续‘爱国爱澳’精神的自觉。”吴志良表示,澳门回归祖国后,人们的家国情怀不断增强。通过“爱国爱澳”精神的引领,澳门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让全体居民更加同心一致。
从文化入手,讲好澳门故事、中国故事
“回归25年来,澳门取得最重要的一项文化成就是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历史城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显示出国际社会对澳门作为促进东西方文明对话交流平台的历史功能的充分肯定。”吴志良表示。
吴志良介绍,自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澳门建设成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之后,社会各界也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既进一步强化了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又参与举办了各类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
“如今,澳门的文化领域工作越来越呈现全面性和立体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让澳门建立起长效的机制保障,澳门自身的文化组织和管理能力也日渐成熟,同时渐渐形成让世界通过澳门了解中国,也通过了解澳门而探索人类和谐相处之道的格局。”吴志良表示。
如何讲好澳门故事、中国故事,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下去?作为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以文学为例介绍说,澳门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大家庭的一分子,既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的基因,也由于澳门城市开放包容的特点,而又有独特的个性。随着城市发展及与外地的联系日渐频繁,澳门的艺术表现方式也趋向多元,其背后的思想意涵也渐渐成熟。特别是维系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既有岭南文化的共同性,也有粤港澳三地的独特性,造就了湾区文化的多样性,这就为我们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通过文学创作展开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吴志良认为,澳门具有中西文化荟萃的人文优势,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框架下,通过创造更好条件来打造成大湾区以至中国的“文化硅谷”。
“文化+N”,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在吴志良看来,除了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文化还可以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环顾世界,文化为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辐射效应,并不亚于单纯的观光活动,所以它绝对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潜在的可行路径。”吴志良表示,从发展文化和旅游角度来看,两者都需要实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的功能,推动特色城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相信将对推动建设人文湾区,实现澳门以至湾区的“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格局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可以从一两个试点出发,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调节,相信产业发展的文化元素终将让产品提升市场价值,‘文化+N’的布局便会自然形成,这也将最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时值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历史时刻,吴志良深情寄语:“愿祖国与日月同辉,愿澳门与祖国共荣。未来,随着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我很有信心,澳门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加速走向现实。”
策划:李木元 解艳华
记者:李楠
编辑:王晶
审核:周佳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