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陈昭彦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进一步丰富、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境界,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一)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概念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第一,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其一,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其二,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第二,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一系列新技术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二)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新质生产力具有三个特征,即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同时也有两个“摆脱”,即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
第一,高科技。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通过科技创新,对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进行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高效能。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因此我们讲,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才能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我国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研发模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全面革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第三,高质量。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从饮食来看,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现在则追求营养价值要高、更加健康的饮食。那么,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生产力跃升。同时,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供给,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
二、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一)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第二,要处理好新质生产力与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多管齐下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生产工具、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
第三,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之间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第四,要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二者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第一,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动力,人才是主体,我们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第二,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三是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第三,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一是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不断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二是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三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做好生产力储备。
第四,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一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好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二是打造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圈,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三是积极发挥数据要素的“融合剂”作用,推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促进精准供给和优质供给。
(三)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操作
第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第三,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第四,围绕战略任务科学布局,也就是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第五,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六,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资金扶持、市场准入等支持措施,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第七,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以新技术加速生产方式变革,以新动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以新质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以新技术加速生产方式变革
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式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生质变的基础性、引领性、变革性的力量。在常态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和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渗透性力量嵌入复杂结构系统中,并因其独特的收益递增性,以及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整合性、替换性、赋能性,而被认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进步并非是持续递增的,而是呈现间断均衡演进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颠覆性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跃迁和经济社会系统演进。需要说明的是,与重大技术变革相关联的往往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一组技术创新集群,只有若干重要的创新汇聚在一起,相互嵌套、共同爆发,才有可能在社会层面给生产力带来重大变化。
(二)以新动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生产要素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边界。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那么,新动能不仅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业态,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经济等。这些新动能的爆发性增长推动了全社会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此外,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
(三)以新质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科技创新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新质能。科技前沿探索向极宏观、极微观、极端条件不断深入,从深空、深海到深地、两极,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更加强大,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元宇宙、脑机接口、先进材料、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同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属性的新型生产工具,5G通信、智能网联、无人工厂、智慧港口等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
从绿色发展来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海陆风电、光伏发电等技术赋能下,构建了绿色能源产业新格局,加快了绿色转型的前进步伐。新质生产力强调环保理念,这有助于引导企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普及和深化。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都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新质生产力注重效率提升,通过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需要广泛融合,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通过广泛融合,我们可以共同推动绿色发展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范畴,表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本质上看,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其中,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那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有哪几个方面?
(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应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开展周期性的关键技术识别。要注重发挥产业链链长企业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创新层面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营造优势互补、开放融合的产业创新生态。
(二)推进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融合渗透
新质生产力的新要素范畴既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升级,还包括数字经济时代下以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新生产要素的嵌入和融合。在“数据+算力+算法”的加持下,更好地实现了研发创新迭代。
(三)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核心支撑。我们要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强化全球竞争力。
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先进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对于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提到了以下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由此可见,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比较细,主要体现在这九大产业上,呈现出重点领域发展壮大、新增长点涌现、创新能级跃升、竞争实力增强的良好局面。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包括核电产业、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等。
如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新质生产力中的“新”和“质”,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转型的“风向标”,也是培育发展动能、激发内生动力的“强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也是促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根本途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强化市场引领,二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三是优化政策支持。具体来看,强化市场引领,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优化政策支持,要强化财税制度支撑,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科技创新动能不强问题等。
(四)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由原创科技引领,具有前沿交叉、颠覆性等特点,能够引领新需求、激发新动能,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特质产业。
那么,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路径和方法有哪些?
第一,前瞻谋划部署。要注重对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的发展。
第二,提高创新能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性技术等。
第三,构建产业生态。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打造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
(五)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要切实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传统产业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实现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机融合,做优做强一批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根基。要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底座,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驱动。
那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路径方法有哪些?一是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特别是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向绿色低碳发展。
五、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要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突破原有“点”状专项产业技术创新,加速“线”状和“面”状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二是要前瞻性谋划基础学科的建设布局,重点推动新兴学科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以及新能源等方面的就业前景比较好,此时我们就要在基础学科的建设布局上对一些传统学科进行优化组合,比如智能工程学院的开设。三是要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投入。四是要健全科创金融生态,发挥创投基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流动。
第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一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头部企业支撑、高校和研究院支持的新型研发机构。二是要鼓励头部和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揭榜挂帅”“赛马”等创新组织形式,聚焦攻关“卡脖子”技术,支持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授权。三是要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链条,打通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的创新链,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合作。四是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体化全链条的孵化体系,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都具有非常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就是通过一个产业能带动周边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而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持续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科技体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二是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统筹,推动科技政策从各管一段向构建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转变,针对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三是要推动完善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地方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更好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四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二)健全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一,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一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一体化推进,形成协调互补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造就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二是要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创新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服务支持力度。三是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鼓励其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科研岗位。
第二,深化人才评价改革,调动科技人才创新主动性。一是要建立以贡献为导向、以能力为依据、以实绩为标准、以公平为原则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合理确定人才的待遇水平和分配方式,审慎展开对科技人才的量化考核,杜绝“论功行赏”型奖评机制。二是要增强创新主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鼓励科研人员做真问题、做实学问,突出对创新成果和社会效益的评价。三是要减少科研项目实施周期的各类评估和检查活动,优化科研人员的研究环境,在“挑大梁”“减考核”“保时间”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第三,创新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突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一是要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任务需求,与教育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设置,依托科技重大项目、科研基地平台等加强急需人才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二是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的科技供需对接方式,形成“产业—企业—研究院(大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闭环。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一,加强未来产业预测,提供顶层设计和规划指导。一是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优先方向和支持政策,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面我们提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明确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九大重点方向和领域。二是要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三是要健全各类人才保障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二,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商联具有连接“政”和“商”的优势,在增进和规范政商交往中要发挥“黏合剂”和“防火墙”的作用。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持续完善政企面对面、亲清直通车等品牌,扩大不同行业和规模企业参与的覆盖面,切实推动党委政府与企业通过工商联深度沟通、有效协商,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创新的合力。
第三,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一是要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监管,更好发挥专利审查作用,营造公平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形成前向创新激励、后向产业发展的合力。二是要支持科研机构参与,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标准制定和国际推广,加大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的相关政策供给。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广大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不断探索、研究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