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封信写下“没有爱错人”

最后一封信写下“没有爱错人”
2024年12月11日 14:01 北京晚报

  36年,200万字。这两个数字背后,是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爱情故事。

  1948年,王德耀与新婚29天的妻子刘谷香告别,前往台湾。本以为很快就能回来,谁也没想到,浅浅的海峡,将他们分离了三十余载——直到1984年,他才辗转回到大陆。再相见,两人已鬓如霜雪。

  波谲云诡的时代浪潮中,他们用爱点亮希望。36年的相思倾注在笔尖,化作一封封情意绵绵的家书。分离期间,两个人互通了约300封书信,累计200万字。近日,这些爱情的见证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薄薄的纸张上,定格的是个人的悲欢,也是时代的注脚。

  上为1948年王德耀与刘谷香的结婚照。下为两位老人1994年合影留念。人大家书博物馆 供图
  上为1948年王德耀与刘谷香的结婚照。下为两位老人1994年合影留念。人大家书博物馆 供图  上为1948年王德耀与刘谷香的结婚照。下为两位老人1994年合影留念。人大家书博物馆 供图
  刘谷香的次子汪春明(左一)、外孙女江尉(左二)在人大家书博物馆参观。本报记者和冠欣 摄  刘谷香的次子汪春明(左一)、外孙女江尉(左二)在人大家书博物馆参观。本报记者和冠欣 摄

  ▌婚后29天两人被迫分离

  刘谷香的外孙女江尉,打小就知道外婆的爱情故事。

  凝视着两人在1948年拍摄的结婚照,江尉娓娓道来。刘谷香,小名幽兰。1924年,她出生在湖北省浠水县关口镇三店乡,自幼满腹诗书,是远近有名的才女。同村的王德耀也被送入刘家开设的私塾读书。幼时,两人形影不离,同时考入县上的初中后更是朝夕相处,渐渐地暗生情愫。

  然而,当时的中华大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情窦初开的两人只能暂时将儿女私情搁置一边,停下谈婚论嫁的脚步。直到抗战胜利后,两人才在1948年冲破重重阻碍,终成眷属。

  晚年的王德耀曾在信中这样深情地回忆:“兰妹……你儿时活泼天真,胆识过人,一群女同学都以你马首是瞻……那年杨家来定亲,你偷偷跑到我家牛棚,问我敢不敢娶你。结果,杨家发动了几百人来抢亲,逼得你不得不躲到外村,等他们走后才与我成婚,真是大胆……你叫我如何放得下笔、不尽情写你的一切啊!”

  然而,婚后29天,两人不得不再次分离,王德耀随部队去往台湾。这次横亘在他们中间的,是那弯浅浅的海峡。谁都没有料到,这一别便是数十载。

  幸好,离别前,王德耀揣上了妻子刘谷香手书的诗集《绿窗闲草》。如今,这本诗集的封面已经破损,被重新装订后呈现在了人大家书博物馆的展柜中。

  “花影轻移明月夜,虫声轻逗绿窗纱。”诗词中恬静的月夜是王德耀回不去的曾经。

  “何事天公不见怜,便教风雨妒娇妍,香魂狼藉埋芳径,艳骨凄凉锁暮烟。”每每读到落花的凋零,王德耀总是情难自禁,为妻子能否抵御命运的风暴感到担忧。

  ……

  漫长的等待中,王德耀曾无数次徘徊吟诵着里面的字字句句,靠妻子亲笔写下的字眼抚慰着自己孤寂的心灵;抚摸着发黄变色的结婚照,他也一次次燃起与妻子重逢的希望。

  ▌6首“寻夫诗”由香港转寄而来

  “鸿案齐眉总未齐,卅年梦已断辽西。千金难买双飞燕,两耳愁听午夜鸡。青鸟几时探客讯,白头何处寄征衣。年来多少伤心话,付与愁鹃带血啼。”

  1981年,时隔30多年,王德耀再次收到了来自家乡的音讯——初到台湾后,他曾与妻子短暂地鸿雁传情,然而,世事变化,两人很快断了联系。包括这首诗在内的6首诗由香港转寄而来,虽然没有寄信人名字,但王德耀一眼认出了妻子的笔迹。

  原来,王德耀的同乡在寄往浠水的家书中,附寄了一张合影,里面也有他。看到照片后,刘谷香试探性地在别人的回信中写下了6首诗。

  在两位老人的所有书信交往中,江尉最喜欢的就是这6首“寻夫诗”。在江尉看来,这么多年的杳无音信之后,对方的生死还是未知,外婆的这种努力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努力却真的奏效了。她觉得,这6首诗最能体现外婆对两个人情感坚定的信念。

  王德耀后来讲,当时,他住在台北山间,洪水冲断了进山的桥,是他的一位好友将信装在塑料袋里,咬在嘴中游过河,才艰难把信送到。

  “诗稿拜读,恍如隔世。‘睡去有愁频入梦,病来无力懒更衣’之句,凄切感人,真不忍卒读而令我热泪纵横矣……至情至圣,老而弥笃,吾无恨矣!……尔后鱼雁相通,畅叙衷曲……”王德耀第一时间回复。

  在寄回家的第一张照片上,他还专门写下了“依然故我”四个字,想要告诉刘谷香,自己依然是当年深爱她的那个少年。

  自此之后,两人书信往来不断,积压了30多年的深情喷薄而出。

  “想到我俩现在能通信,真叫我通夜喜得睡不着……”(刘谷香致王德耀)

  “你的照片我放大了四张,两张是你的单身照,两张是你我当年的合影。我把它挂在卧室周围,朝夕面对你那盈盈欲语的模样,真是幸福愉快极了……”(王德耀致刘谷香)

  “没想到我们老来还陷入了情网,像大姑娘和大小伙子一样,嘤嘤喁喁地谈,越谈越觉不够……”(刘谷香致王德耀)

  “那段时间,我的母亲每天就是收信、写信。”刘谷香的儿子周璧如回忆。

  隔着海峡,两人在往来书信中,毫无保留地向对方敞开了心扉:被迫改嫁的无奈、人生的颠沛流离、无处安放的相思……所有的误会在字里行间释然,化为了对彼此的疼惜,“破镜重圆”“断钗复合”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鸿雁两端,传来回家的呼唤。

  ▌萧萧白发难得相见

  “岁月的脚步,把我们快带到生命的尽头,但分离不了我们紧紧相贴的心……今天你我天各一方,萧萧白发难得相见;但当我们老得不能动弹的时候,又该想些什么?都是‘没有空来人世这一遭,没有爱错人’,对不对?多么值得我俩深思共勉啊!”

  这是王德耀写给刘谷香的最后一封信。

  写下这封信不久,刘谷香收到了一封电报:“老伴,我已到曼谷,接报后在璧如处等电话,十日内勿离开。”

  原来,与刘谷香恢复联系后,王德耀一直悄悄做着回家的准备。探亲的申请被多次拒绝之后,他变卖了所有家产,试图以出境旅行的方式“曲线救国”。因担心节外生枝,他连最好的亲友也不敢告知。直到抵达曼谷,他才松下一口气,匆匆给刘谷香发去电报。

  之后,辗转香港、广州、武汉,1984年8月9日,在刘谷香60岁生日之前,王德耀终于拨通了老家的电话。

  两人八十岁时合著的《破镜重圆海峡情》定格了这次久别重逢:进旅行社后喘息未定,王德耀挤到电话机前,他的心在跳,手在抖。“谷香吗?我是德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两个人泣不成声,茫然不知所措,捏着话筒达好几分钟,王德耀连自己住宿的地址都忘了说。

  等待相见的夜晚,王德耀坐卧不安。天亮了,他时而跑到江边凝望,时而在旅社门前徘徊。

  “想到白首相聚的一刻,脑海完全是一片空白。只知相拥喜极而泣,这时的情景,不是一般离人所能体会的。”在书中,王德耀这样形容相见后的心情。

  人生走完大半程,王德耀结束了流浪漂泊,重拾爱情,也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回到家乡后,他先后作为县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委员履职。14年的履职生涯里,他尽量为两岸亲友拉线搭桥,为台属排难解忧,招商引资,还在浠水南城筹建了台胞大厦。“殚精竭虑,从不稍懈,以减轻我报国恨晚的内疚。”

  番外

  情书在博物馆找到最好归宿

  2012年和2018年,王德耀和刘谷香先后离世,他们留下的数百封情书手稿和大量老照片何去何从,成为后代必须面对的问题。“外婆去世前,将这些珍贵的文字和照片托付给了我,让我好好保管。”江尉说,她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有些犯愁,“有些纸张已经泛黄,放我手上,肯定不是它们最佳的去处。”

  于是,今年10月底,江尉尝试着给多家博物馆发去邮件,表达了自己捐赠的意愿。邮件发出不久,人大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就打来了电话。

  “收到邮件,我简直是喜出望外!”张丁说,十多年前,他就从媒体上了解到了两位老人传奇的爱情故事,曾尝试与老人家属联系。未果后,他一直关注着这批家书的下落。“我以为这么多年过去,这批家书早就被别的博物馆收藏了,没想到还在家属手里。”

  “两位老人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200万字情书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和心血的结晶,是反映两岸一家亲的珍贵档案。我们一定保存好、展示好这批珍贵的资料,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分管家书博物馆的人大博物馆馆长李贞实说,该馆将抓紧对文字进行数字化扫描和采集、争取出版,让更多的人感受字里行间的悠长情愫。本报记者 牛伟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萧萧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9 国货航 001391 --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23.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