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坚守在640米地下的“尖刀连”

【云南】坚守在640米地下的“尖刀连”
2024年12月09日 15:04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国庆,是一场家与国的双向奔赴。有人满心欢喜,最后时刻抢到了返乡或远行的车票;有人习以为常,继续把自己留在最需要的位置上。

这里是祖国滇西边陲,四周被青藏高原、中南半岛、印缅山地、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环绕,见证了地壳碰撞和群山升起,千沟万壑之间藏着地球的成长史。

高黎贡山,诡异地貌和原始密林的尽头,中铁隧道局的建设者已在此坚守了第9个国庆。想要抵达灿烂,就要穿越黑暗。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旁,“隧道攻坚克难尖刀连”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追光”的故事……

2024年10月10日,高黎贡山隧道“尖刀连”成立,以“忠诚担当”为使命,始终奋斗在隧道攻坚第一现场,从中老铁路的景寨隧道,到临清高速的王家寨隧道……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今年8月,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响应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号召,迅速抽调技术骨干组成“高黎贡山隧道尖刀连”,鏖战2号竖井。目前,“尖刀连”共有成员33人,其中项目管理人员13人、现场生产人员20人。在“尖刀连”的带领下,2号竖井成功建成国内首座铁路隧道井下拌合站;2号竖井已成功化解竖井抽水砂化淤泥难题;即将建成井下物料投送管,到时可以直接将物料通过管道运输到井下,从而减少物料运输时间成本。

立身为旗,勇当尖刀铁拳。

闭上眼睛,耳边的水声从“嘀嗒”到“哗啦”的时候,下井的电梯已运行到一半了,而当“哗啦”再变成“嘀嗒”的时候,你已跨越了相当于二百一十三层楼的高度,来到了一个潮湿、闷热与昏暗的地下世界——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施工现场。

“2号竖井深度640.22米,从地面到井下作业空间需要花6分钟。”隧道施工就是分秒必争,让丁国鹏形成了极强的时间观念,下井时他总是习惯掐着表。

丁国鹏担任2号竖井工区总工程师,也是“尖刀连”队伍里的技术顾问。10月3日,他和往常一样到掌子面查看隧道地质情况,他拿着手电筒,仔细照射着岩石的裂缝和凸起,不时用手触摸,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判断围岩的状况,动作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为“病人”进行诊断。

高黎贡山隧道是我国首条穿越横断山脉的铁路隧道,尽管经过长达十年的勘察设计选线工作,隧道仍需要穿越17种地层、19条断裂带,面临世界级的“三高四活跃”挑战——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高黎贡山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几乎囊括隧道施工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

从扬名中老铁路最后一座景寨隧道,到鏖战正酣的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从集大原铁路恒山隧道的策马扬鞭,再到巍巍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隧道,饮马北疆、纵横南国,2013年参加工作的丁国鹏,个人成长与这支“尖刀连”队伍的发展紧密相连。

这么一个底子厚、经验足的存在,在公司排兵布阵时,往往最容易被“惦记”。急难险重,是丁国鹏和这个团队的征途与使命。“如果我们都拿不下,那就没谁能够拿下它!”

面对这座被称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隧道,每前进一步都铺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丁国鹏的眼里闪烁着光,那是“尖刀连”敢叫高山低头的坚毅,更是多年来征服无数复杂隧道的经验与自信。

国庆期间,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有超过400名的建设者和丁国鹏一样,坚守在600多米深的地下空间,同步推进隧道正洞和平导等5个工作面施工,他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状态,朝着胜利目标阔步迈进。

父子并肩,共筑幸福之路。

孔忠磊祖父从别处“入赘”到孔家做上门女婿,将姓氏由“黄”改为“孔”,遵守着古老的约定,他们一直延续着“三代归宗”的习俗,到儿子黄积鹏这一代,终于实现改回祖姓的愿望。

在640米深的竖井下施工,隧道每日的涌水量高达一万余立方米,能填满五六个国际标准游泳池。孔忠磊和黄积鹏父子是隧道里抽排水管道的架设工,为了保障隧道内的涌水抽排,两父子每天要在五个工作面之间奔波,按照最新的施工进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管道安装和维修。

父子是本地人,从工地到家,有两公里远。每天早上,孔忠磊都要和儿子一起骑着摩托车上班,到晚上,又一起骑车回家。有时候忙起来,他们也会在晚上加班。有几次,他们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被叫起来去洞内安装管道,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才回到家。

国庆这天,隧道已经完成的“二衬”部分,需要快速更换管道。这是孔忠磊父子今天最重要的工作。因此,中午他们不能回家吃饭,项目食堂便将午饭送下竖井,吃完午饭后,他们会继续工作。

孔忠磊拿着卷尺一一比对管道安装的高度,儿子拿着钻机进行钻孔,另外两位工友,将钢筋放入钻孔里再将其钉入墙体,四人合力将沉重的管道安装好,这项工作要一直持续到晚上六点。

“修这样一条路,将造福我的父老乡亲,坚守岗位建设好隧道,就是对祖国和家乡最大的贡献。”这是孔忠磊工作半年的感悟。

一脉相承,锻造后备铁军。

“我觉得这里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更加广阔的舞台。”2023年大学毕业的李俊杰主动向公司申请调入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项目,成为了“尖刀连”队伍里最年轻的队员。

这个国庆节,李俊杰放弃了新员工每季的调休“福利”,和许多同事一样,选择留在高黎贡山。作为企业“大商务”后备人才,还要懂技术、懂生产、懂管理,项目商务部部长汪会治将他派往工程部工作学习一年。

掌子面是隧道里面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也是最能让人成长的地方。

“刚来的时候,我好奇喷浆机是怎么工作的,就傻乎乎地跑去指挥员旁边看。结果,我没有穿雨衣,那个机器喷混凝土激起的水雾一下子就起来了,衣服立马湿透了。浑身湿哒哒的,感觉自己被泡在水里,特别难受,上来被冷风一吹差点就感冒了……”现在,在隧道里跑了近一个月时间,李俊杰知道了一个工序完整的流程,知道如何测量放线、怎么钻孔轻松、遇到紧急情况如何进行预警和疏散……

国庆期间,李俊杰需要和前辈们一起下井测量和例行检查。其中最具挑战的莫过于超前地质预报和打孔测量。做超前地质预报需要扛着沉重的设备在湿滑的施工作业面进行测量,稍不留神就可能跌一跤,测完一趟,衣服上基本湿透了,全是泥浆和水。

“去施工现场,真的学到了很多,多亏工程部的前辈们手把手教我。”李俊杰说。

“攻克一项重大工程,培育一支尖刀队伍,建立一所人才学校”一行标语在尖刀连技术攻关中心的墙上显得格外醒目。一直以来,公司把重难点工程项目作为传承隧道基因、夯实人才根基的重要平台,源源不断为企业输送优质技能人才,这也是组建“尖刀连”核心攻坚力量的初心之一。

无独有偶,新员工们已经开始在前辈们带领下茁壮成长,等待着鹰隼试翼的那天……从此,他们将成长为企业面向未来的中坚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23.95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