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集团:“薪火相传”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中德集团:“薪火相传”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2024年12月09日 06:0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长治,位于太行山巅,是晋冀豫三省的"要冲之会",也是享誉全国的"煤铁之乡",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其中,有一家企业从塑钢型材领域起家,一路披荆斩棘,跻身行业全国前五名,它就是山西中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集团")。

    2001年,中德集团从长治一间仅有3平方米的办公室启航,23年间,发展到现在拥有塑钢型材、塑料管道、建筑铝型材、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家装等产业板块,在山西长治与四川成都建有两大生产基地的集团企业。截至目前,总资产达30亿元,年产值近50亿元。

    中德集团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经年累月培育的企业文化。

    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程田青深知,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从一个细节即可看出--中德集团已坚持执行早读制度20余年。"从那间3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始,我带领中层干部每周日早上7点到8点学习一小时。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23年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这项制度也沿用到了中德集团在成都的生产基地。山西中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四川中德塑钢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杰说,从自己还在上高中时开始,父亲常常要求他早上7点到8点来参加公司的早读。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中,程杰完成了对企业文化的适应与融入。

    两家企业虽然相隔千里,早读的习惯却成为文化传承的纽带,彰显了企业文化的根深蒂固。就像程田青所说:"一个企业的胜利一定是文化的胜利,拥有文化,这个企业才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体。"程杰也表示:"企业管理的智慧需要因地制宜,但是,家风家训一定是可以传承的。"

    历史上,维系晋商兴旺繁荣的不只是血缘纽带,更是在发展中传扬的优良家风。"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克己修身"的教诲,"诚信为本"的理念,早已融入晋商群体的血脉。对中德集团来说,企业文化既悠久深远,也具象可感,不仅包括从晋商精神发端的"商德文化",还有"五多""正己善为""两选三新"等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理念。

    作为现代晋商的杰出代表,在企业文化方面如何进行传承和创新,如何以构建学习型企业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两代人接力中继承与发扬晋商精神,中德集团足以构成一个生动的样本。

    文化"窗口"展担当

    在中德集团,有一座别具一格的门窗博物馆。走进馆内,各式门窗琳琅满目,从传统的木质门窗到现代的铝塑复合门窗,每一扇门窗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技术的进步。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墙上硕大的"德"字。解说员介绍道:"中德公司正是靠着'德',一步一个脚印把企业做大做强的。"

    要了解中德集团的发展脉络,就要从"德"字开始。程家祖上在长治经商,商号为"德顺坊"。这个寄予几代人执着追求的"德"字,被程田青嵌入企业的名称,不仅成为中德集团最具特色的标志和符号,也是程田青、程杰父子在企业经营实践中最重视的价值取向。

    人无德不立,商无德不存。中德集团的经营哲学是正己善为:做事先做人,只有"正己"才能"善为",只有"己正"才能"为善"。这样的文化理念浸润着员工心田,已经融入大家工作生活的日常。

    门窗博物馆正是中德集团价值观的生动注脚。

    2006年,中德创业5周年,正走在稳步启航的路上。有一次,程田青到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为村民的新居捐赠塑钢产品。在这个小山村,他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彼此相邻,古老的木门窗与现代的塑钢门窗交相辉映,如同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历史卷轴,展现着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这幅画面使他灵感迸发,生出了创办一家门窗博物馆的念头。

    程田青认为,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企业,市场的"窗棂"不能缺失,心灵的"窗棂"更不能失去归宿。说干就干,他开始四处收集珍贵的展品,一次,程田青在一座村子里发现了一套明代门窗,已是半废弃状态,漆皮布满裂痕,他既欣喜又心疼。向主人说明来意后,主人为他创办博物馆的热心与担当所打动,将这套门窗慷慨相赠。

    就这样,全国首家门窗博物馆在中德集团挺立起来。博物馆展出旧式门窗和当代新式门窗6大类30余个品种,直观呈现了我国门窗的发展史,引来天南地北的参观者,备受社会各界好评。通过讲述门窗的独特历史,帮助人们留住文化、留住乡愁,一家生产门窗的企业,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行业的无限热爱。

    今年,中德集团又在总部建设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中德家系统科技研发中心和系统门窗、家装管道、五恒系统综合体验馆,整个展馆设计融个性、美学、功能于一体,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为关键,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体验馆。

    时光荏苒,门窗博物馆既成为中德企业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成了长治对外交流的一个"友好使者"。也正是这里启发了"商德文化"的提出与定名--山西省工商联领导考察参观中德门窗博物馆时,看到了这面墙上大大的"德"字,由此催生了"商德文化"概念,经过研究讨论,决定把"商德文化"作为晋商的群体标签。

    商德文化铸灵魂

    各大商业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标签:上海企业家讲契约精神,潮汕企业家强调冒险精神,浙江企业家推崇创新实干,那么,晋商的独特特质是什么?随着企业做大做强,程田青一直在思考。

    时间回到2001年。程田青刚刚开始创业,做的是铝合金生意,从外省进货,在山西省内销售。虽然市场一片火热,但也存在着隐忧,塑钢型材兴起,铝合金面临淘汰,作为经销商,该怎么办?程田青意识到转型已经刻不容缓。他从银行贷款100万元,购进四条生产线,租赁了国营企业的半个车间,以借鸡生蛋的方式迈出了转型制造业的第一步。

    当时,在塑钢型材领域,长治已经有6家公司,要想取得领先,必须有自己的优势。程田青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苛,追求"零缺陷",曾多次在车间砸毁不合格产品。为了突破人才和技术上的局限,程田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顶尖技术人才,重金聘请到长治。此外,他还亲自带队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进行实地调研,和门窗加工厂一起研究问题解决方案。

    在敢作敢为的创业时期,程田青不忘学习,并从学习与实践中总结出了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的“五多”文化灵魂,也成为中德集团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

    “五多”方法论正是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提高知识储备和商业洞察力,从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发现机会,从而保证企业始终具备竞争力。2013年,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程田青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庞大市场潜力,成立中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果断决定进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新产业,中德集团使用的是“转型而不转行”策略。新能源汽车和型材加工表面上区别甚大,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使用的是铝合金型材,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建材挤压机。而在高端制造部分,中德集团自研的镁铝合金焊接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往的技术与设备顺理成章地应用到新领域,将深厚技术积累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年弹指一挥间,中德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已成为全国领先的行业佼佼者。2019年,山西省工商联牵头组织了世界晋商上海论坛,论坛以“新晋商、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程田青积极参与。

    晋商为什么能够将生意做到“汇通天下”?无非就是“诚信”二字,这也正是晋商文化的精髓所在。晋商做生意的品德操守蜚声中外,是最好的品牌形象。在这场大会上,程田青说:“企业文化是信仰,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晋商精神一脉相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实际行动将晋商精神发扬光大。”

    论坛最后,世界晋商上海论坛主席团企业家引领全场与会嘉宾集体进行庄严的“诚信宣誓”。“诚信晋商,诚信中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全场洪亮的声音振聋发聩。

    持续学习促成长

    “五多”作为程田青最重要的方法论,将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学习型企业”也是中德集团最突出的标签之一。“企业成立之初,我思考要做百年老店还是挣点小钱?我选择了前者。那怎样才能做成百年老店?我认为首先应该提高全员素质,打造学习型企业。”

    程田青善于总结与反省,关于学习内容,他提出就像人的机体一样,“缺钙补钙,缺锌补锌”。多年来,中德集团已养成一个习惯,所有大活动和重要工作结束,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先开反省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都要写反省。从反省到学习,从学习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反省,形成了一个高效反馈的循环,不断校准着企业航行的方向。

    在管理模式创新上,程田青的诀窍是“人教人干人不干,政策调动千千万”,通过股份制改造,极大调动了员工积极性。面对市场环境的巨变和波折,程田青提出“两选三新”:“两选”即选人才、选先进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新”是指产品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以及管理模式创新。其中,第一就是选人才。

    “谁能抓住人才,谁就能抓住发展;谁能抓住人才,谁就能抓住市场。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多年来,中德集团正是这样做的。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程田青要求他们要做“四家”:哲学家的思维,政治家的敏感,外交家的风度,军事家的举动。中层管理人员要打造成“四能干部”:坐起来能写,站起来能讲,密室里能谋,领上人能干。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要具备“两高”:专业水平高和工作质量高。

    文化的传递并非一朝一夕、一时一事,程田青相信“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点亮人”。在子女教育方面,程田青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有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此,程杰坦言,“父亲对我从小的良苦教育,一点一滴都使我印象深刻,为我将来的工作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程田青过过苦日子,因此深知财富来之不易。如何让子女们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孩子们小的时候开始,他就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让两个孩子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程田青还注重给孩子们创造实践机会,逐步向他们身上加责任、“压担子”。程杰刚毕业的时候,程田青帮助他在太原开了一家饭店,不为别的,只为历练程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家饭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段经历虽短,却快速使程杰将成本意识、风控意识等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打下了进一步参与运营企业的基础。

    2008年,程杰与父亲一起到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赠塑钢型材。回程时经过成都,程田青凭借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注意到了成都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基于这一观察,程田青给当时年仅23岁的程杰布置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任务——在成都建立一家工厂,帮助中德向新领域进军。

    父子携手创未来

    当年轻的程杰孤身踏入陌生的土地,着手建立新厂时,他所承受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在这关键时刻,父亲的教诲“做事先做人”在他耳畔回响,为他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公司成立之初,条件艰苦,程杰带领四川公司全体员工,不畏艰辛,仅用了10个月时间,便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任务。

    2011年,四川公司原有的厂区面积已不能满足市场和生产需求,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总投资5亿元,在四川新津自购土地260亩筹备建设四川中德塑钢型材(铝业)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5月15日举行乔迁揭牌仪式。程杰又带领公司新建西南塑钢型材和塑料管材生产基地。

    程田青始终在千里之外关注着程杰的成长,为他加油打气:“不要只是问我问题,而是要告诉我,你有第一、第二、第三个解决方案,我再为你提供更优的建议。”家风的熏陶与父亲的指导就像指路明灯,引导程杰迅速褪去身上的青涩,转变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

    2020年,程杰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蕴含的商机,引导企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迅速组建四川中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目标对准了工业铝型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启动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项目。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程杰继承并发扬了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让“正己善为”“两选三新”“经营管理工作四大理念要诀”等中德企业优秀文化真正扎根落地,增强了企业“软实力”,成为“对内统一思想,对外步调一致”的基本保障。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程田青与程杰两代人共同书写中德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在创新方面,父子俩同样志存高远、充满激情、永不止步。

    年逾花甲的程田青紧跟时代步伐,对产品提出“五恒”要求,即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对经营提出“五新”目标,即新模式、新平台、新系统、新技术、新产品。中德要用“五恒”“五新”打造房地产的2C市场。程杰积极进行新型生态环保塑料建材产品的研发,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化和产业化,研发的产品获得国家专利80余项,并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

    在下半场发展中,中德集团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新兴产业,并提出全新的河南战略和川渝战略,即扎根山西,背靠河南,延展川渝。“要把建材、型材、铝材、管材做深做密,这就是我的河南战略。”程田青说。而程杰信心满满地说:“我有信心做到西南地区行业第一,我们要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塑钢型材和铝合金型材生产基地。”

    “作为创二代,父辈的精神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财富,把企业经营好,不仅是对于企业2000多名员工的责任,也是对于父亲良苦用心的回报。”程杰说。作为接棒者,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父子携手并进,在晋商精神的浸润与指引下,共绘民营企业薪火相传的崭新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程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23.95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