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晓琳 眭国荣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拔尖创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变革力量。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具备创新思维、高超技能和领导力的人才群体,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创新突破的根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深化体制改革,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引领作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优化培养机制。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全球拔尖创新人才争夺战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找准新定位新要求,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工程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实力,增强我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梯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案、环境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体系,在经费、政策、法律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打造有效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生态圈;通过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支持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发展;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研投入水平,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
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为创新活动提供服务保障;优化拔尖创新人才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风气;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成果和社会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及奖励,激发其创新活力和积极性;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人才培养、基础学科专项和高层次紧缺人才专项建设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推动创新转型,发挥拔尖创新人才智力支撑作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充沛活力
深化自主培养。加强人才自主培养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崇高家国情怀和强烈使命担当意识的高端人才,让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各领域中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能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找准战略基点。
完善规模结构。以国家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需求为重点,聚焦紧缺人才领域和专业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加高层次国家急需领域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确保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对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突出实践导向。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不是单一学科领域、单一向度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环节,确保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从而培养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强化“学做合一”,有助于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竞争力。
坚持协同发展,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开放包容作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创造潜力
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交叉学科。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国家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驱使人才培养模式由基于单一学科专业向基于交叉学科专业转变。交叉学科的设立及其制度健全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遵循,通过加强跨学科融合,建立高水平的学科交叉平台,推动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跨学科、跨院校协同育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强劲动能。
着力促进组织融合,突破瓶颈制约。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单位、高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发挥育人合力,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进科教深度融汇和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人才培养需要各个学段之间的有效关联和贯通,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等,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着力畅通人才流动,提高队伍质量。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坚持共享理念,畅通人才流动,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此外,需要进一步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打破地域限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与世界各国共同打造共建共享、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更加开放的格局。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撑和推动。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作者分别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教师,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本文为研究项目〈编号:2023SJZDSZ020、2020SJB0078、SZ20240305、TZ20230102〉阶段性研究成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