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唐元
探访艺术家许燎源那天,他一边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一边领着记者穿过博物馆的花园小径。
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许燎源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这座全国首家设计艺术类博物馆打造成了一处成都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高地”。无数青年艺术家在这里获得宝贵的机会,被发掘,被看见;无数次先锋的展览在这里孕育、发生并持续影响艺术潮流。
在与许燎源的对话中,我们从波洛克的“行动绘画”,里希特的“抽象表现”,一直聊到博伊斯的“社会雕塑”和艺术概念的扩展。在他看来,艺术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打破已有的表达范式,不断地超越那个顽固的旧我。
颠覆已有的“艺术语言”
纵观许燎源不同时期的雕塑及绘画作品,色彩与线条高度糅合,营造出一种既冲突又和谐的状态,给观者带来极其陌生、荒诞、难以言喻的艺术体验。
他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一直都在挑战、颠覆常规的“艺术语言”。
“你看我的绘画或雕塑作品中,有窟窿,有隆起,有裂缝,有自然生长的线条,完全颠覆了传统绘画或雕塑的规则。人们总是在定义什么是绘画,什么是雕塑,我就是要打破这种规训。”许燎源说。
许燎源总能在不同的艺术媒介、内容、工具上切换自如,突破不同“艺术语言”的边界。正因如此,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里,他才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同时不被任何的流派、机构、圈层所定义。
在许燎源看来,“艺术家思考的应该是艺术本质问题以及创造力问题,新的媒介也好,新的技术潮流也好,都只是任艺术家自由选择的表达载体而已。如果一个艺术工作者只是在已有的框架之中,重复过往的创作主题与动机(当然这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那么他注定只会沦为‘二流’。”
谈及国内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艺术节、艺术展,许燎源指出,很多的策展理念其实还是停留在相对传统审美的阶段。“我们需要看到更多新鲜的、活在当下的、具有批判性的艺术语言,而不是不断地重复自我,否则只会造就更多的二流艺术家与二流艺术作品。”
“我希望在艺术创作领域,有更多批评的声音与挑战的声音,而不是囿于已有的艺术形式或框架。很多时候,有些艺术家的创作动机过于明显,同时在资本与学术语言的裹挟之下,艺术对于思想创新的作用被极大地遮蔽、扭曲了。”许燎源表示。
艺术教育不能指向功利
多年来,许燎源大力倡导的“物感主义”与“新文物未来观”对现代设计和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艺术家的身份之外,许燎源还在不同的院校任教。他一直强调艺术培养不要分专业,艺术教育一定要回归到生活本质。“教育的本质,不应只是分数,过度的应试倾向挤压了教育的其他功能。多做些与生存无关的东西,人才会感到幸福。”
前不久,在《十三邀》第六期的节目中,许知远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的对话,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林小英在节目中指出,如果教育系统过于注重升学预备,就会忽视教育的其他重要维度。这也引发了记者与许燎源之间关于现行艺术教育体系的讨论。
“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有着明显功利化的倾向,‘工具理性’极大地压缩了学生的创造力,非常不利于未来艺术人才的培养。”许燎源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观察。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与创新思想很多时候都是来源于艺术。艺术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它里面可以诞生出很多创意想法和创意人才,往往一个念头都能发展成一个可观的行业。”许燎源表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