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去一个换了新招牌的老饭店打牙祭,坐下后,服务员不冷不热地来一句“扫码点餐”,转身走开。
于是有人感叹:过去到这里吃饭多好啊!会有位热情爽朗、能说会道的大姐笑着迎上来,根据客人是有老有少还是一群年轻人,是全为男客还是全为女客等,分别介绍、推荐菜品,让人感觉宾至如归。现在从点菜到埋单都通过手机,这种数字化、自助式服务让饭店省事了,但也让客人感觉少了人情味、烟火气。
今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日益依赖互联网武装下的各种机器。AI客服、自助银行、“黑灯工厂”、无人政务大厅……“无人化”场景越来越多,“无人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智慧酒店”,你可以自助在线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全程不必和服务员说一句话;将来你到“智慧饭店”吃饭,机器人小哥小妹会为你端茶上菜……
科技发展加上老龄化、少子化等原因,“无人化”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总体来看,这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方便了工作、学习、生活,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然而,假如我们越来越多地和机器而不是人打交道,人们受机器的影响越来越深,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愿望越来越弱、机会越来越少、层次越来越浅、形式越来越单调,会不会导致人际关系日益疏远,人情味日益淡薄,人与人交往的技能、人的共情能力等每况愈下,人们对人生那种种丰富、深刻、生动、细腻的体验感等不断淡化,人们的孤独感、冰冷感持续被放大?会不会导致社会对人的凝聚力日益弱化,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
人是具有高度社会性的群居生物,有获得关爱、得到尊重、实现自我等种种需求,这些需求只有从同类那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满足。因为只有人与人才是完全对等的,彼此才有最大程度的好感和接纳感;并且,只有人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同类,理解其思想、精神、价值观等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理解其一颦一笑那种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馈。“我现在还坚持‘大查房’,每次我‘大查房’时听到病人的诉求,看着他们的眼睛,听着他们的期待,我就感觉自己又多了动力,我们一定要帮他解决问题。”钟南山院士在第五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上如是说。这种面对面的对话,既能激发医者仁心,又能温暖患者及其家属的心。也只有这种眼对眼的交流,最易撞响心与心的共鸣。可以说,当人们面对活生生,甚至彼此能感觉到对方体温、呼吸、心跳的同类,通过彼此的表情、语言、动作即时获得的感受之丰富、深刻、动人,是任何高科技机器都难以实现的。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唐诗散发的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打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沧海变桑田,人性总相通。在2024年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一场《餐饮的下一站是人情味》的演讲提出,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情感需求,天下最好的味道就是人情味。在“无人化”时代渐行渐近之际,我们更需要围炉煮茶的温馨。
伽利略说,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人类发展科技,是为了让生活越来越美好,包括精神越来越富有。科技不应当是一堆冷冰冰、让人与人渐行渐远的机器,而应当成为“红泥小火炉”,不断为强化公众对社会的归属感、增进人际交往、丰富人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提升幸福感增光添暖。就拿推进“无人化”来说,只有以公众福祉为中心,把握好力度、节奏、平衡点,保持和提升“无人化”运作的“人味”,才能让公众在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舒适、新奇的同时,依然能感受到暖暖的人文关怀。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