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梨
“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行动和中国方案。紧紧聚焦“发展”这个永恒议题,共建“一带一路”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发展成果,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在日前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从2013年开创性提出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续深化,一幅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正在铺开。参与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互补性强,一系列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成果,见证“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深入推进。借助这项伟大的战略擘画,中国内陆地区从“后卫”变“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于共建国家而言,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许多“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一带一路”日渐成为造福各国的发展之路。生机勃勃的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贯穿古今,直面未来,“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一页。根据“俱乐部收敛”经济增长理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方法之一是增加这些国家的资本存量,主要是基础设施。而在许多“一带一路”项目中,中国不只帮助合作国家完善基础设施,还参与到运营管理中,培养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当代“一带一路”之所以应者云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靠的同样是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友好理念。
“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行动和中国方案。回望历史,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起点,无不伴随殖民战争与掠夺,而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和平的现代化之路。它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破除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份合作共识、每一座工业园区、每一条公路铁路,所带来的都是发展的希望,点亮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我们从中国身上学习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紧紧聚焦“发展”这个永恒议题,共建“一带一路”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发展成果,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带一路’倡议与西方零和逻辑有本质区别”。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越来越多观察者都认识到这一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以意识形态区分参与者,也不迎合“零和游戏”逻辑,既非地缘政治联盟、军事联盟,亦非“排外集团”或“高级俱乐部”,而是始终强调“共商、共建、共享”。不仅兼顾合作国家的发展阶段、发展需求、制度差异等,而且给予各国足够的平等尊重。这份“大格局”“大心胸”“大担当”,与某些西方国家“拉帮结派”“划线站队”截然不同。
近年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各项风险挑战面前,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开放包容、携手向前。从全球化历程来看,过去的全球化,主要是资源南北流向的全球化,发达国家凭借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向发展中国家派发订单。但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实,南北纵向的经济循环受到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改善着发展中国家能源和物流的供给能力,这种横向的南南资源流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方向。甚至有观察者称,“一带一路”标志着全球化进入了以中国为关键元素的新阶段。某种程度上,“一带一路”意味着一种可望可及的路径,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共建国可以一心一意专注发展、携手破题。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前段时间,中国和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正式开港,“从钱凯到上海”的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诞生。而历史上,早在16世纪下半叶,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中国之船”就曾远航拉美。时光跨越500年,和平发展的坚定追求,必将收获更清晰的时代回响。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