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每到枫叶摇红,丹桂飘香的时节
一种身形霸道的甲壳生物
便会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美味珍馐
大家一定见过今天这位朋友
中华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即“大闸蟹”,Eriocheir sinensis)在长三角地区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其重要产卵场和栖息地,因此,九段沙湿地承载着特殊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保护中华绒螯蟹天然基因库、凝聚公众情感记忆、提升社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毛蟹”“大闸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因其运动方式为横向向身体的一侧爬行又称为“螃蟹(旁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分布于沿海各省市江河湖荡。中华绒螯蟹进入人类食谱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西周的《周礼》和晋代的《字林》,均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自古以来便是宴席佳肴。
中华绒螯蟹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表面有整块发达的甲壳,称为头胸甲。为了更方便地吃蟹,古人开发了一套专用工具,苏沪杭一带俗称“蟹八件”,包括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八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材质可为金银铜,精巧而实用,能将蟹“吃干抹净”。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也有“美食不如美器”之说。
抱卵的中华绒螯蟹
拍摄:安传光
中华绒螯蟹是狭温嗜冷的物种,适应在较低水温下生长和发育,早期幼体发育需要较高水温(15℃~18℃)才能发育,水温也是限制其地理分布的重要因子。其分布初期以黄河沿岸为主,后由于长江入海河口宽广,盐度、水温适宜其繁殖和发育,且长江中下游饵料丰富,适宜幼蟹生长和活动,其分布区逐渐向南扩展,达到瓯江流域,分布中心在江淮之间。
中华绒螯蟹的溞状幼体
拍摄:安传光
中华绒螯蟹的产卵场是亲蟹大量集中交配抱卵和孵化的场所。产卵场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大量的性成熟蟹,二是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长江流域是中华绒螯蟹的世界分布中心,长江口水面宽阔,中华绒螯蟹抵达后,分散在广大河口水域越冬、交配和抱卵。
长江产卵场位于东经121°50′至122°20′,东旺沙、佘山岛、鸡骨礁一带的广大河口浅海。上海九段沙湿地地处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处,位于东经121°46′至122°15′,北纬31°03′至31°17′,东西长46.3公里,南北长25.9公里,是长江口最靠近外海的新生湿地,九段沙保护区范围涵盖周边海拔-6米的区域,恰好是中华绒螯蟹重要的繁殖场和栖息地。
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周期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黄蟹、绿蟹和抱卵蟹七个阶段。它的大眼幼体俗称“蟹苗”,是长江口重要水产苗种之一。绝大多数中华绒螯蟹绝大多数个体生活时间共2年。第1年6月,大眼幼体进入湖泊发育为幼蟹后,就停在淡水湖泊直到第二年10月寒露之际。但由于个体所处环境不同,或早熟,或迟熟,为1—3年的寿命。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
图源:李玉强QMCS
在自然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到达产卵场时性腺已发育成熟。河口区冬季的水温仍然较高和相对稳定,一般为5℃~10℃,河蟹能够保持交配活动的能力。随着由内河向外海伸延,水中盐度逐渐升高,迅速进入交配抱卵状态,并在那里度过晚冬,直至春季的来临。随着水温上升,河蟹的胚胎发育加快,于4月底至5月初孵出溞状幼体。在此之前,雄蟹先行死去,抱卵雌蟹在孵化后也相继死去。溞状幼体经过5次蜕皮,发育成大眼幼体,向淡水洄游,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
多年来,长江流域的野生中华绒螯蟹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在成蟹捕捞、幼蟹捕捞和蟹苗捕捞的三重压力下,1982年起,天然蟹苗的产量骤然下降。80年代推广人工蟹苗和池塘养殖后,对自然种群的捕捞压力下降。2018年,随着“长江大保护”禁捕的全面实施,成蟹捕捞、蟹苗捕捞均成为历史,九段沙湿地产卵场受到的人工干扰进一步减少、繁育功能进一步恢复,有利于保护中华绒螯蟹的天然基因库和蟹文化的繁荣发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