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弦歌不辍 | 生生不息 藏在遗址与文物中的中华文明传承密码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 | 生生不息 藏在遗址与文物中的中华文明传承密码
2024年12月03日 09:35 媒体滚动

转自:荔枝新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突出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鲜明的特性,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保存、发展和繁荣的基因密码。“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临沂、日照,体会考古与文物发掘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密码。

探源守脉

从考古成果一窥中华文化的长期连续发展

2020年7月,跋山遗址因水库泄洪冲刷河道而被发现。2024年3月,跋山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

以跋山遗址和水泉峪遗址为代表的跋山遗址群完整揭示出距今10~2万年的地层剖面,在时空上展现出该时段内古人类连续发展的历史面貌,为建立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提供重要证据,打破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

有学者认为,末次冰期气候恶劣,东亚原始居民没能度过严酷的环境而灭绝,导致东亚存在人类演化的空白中断期。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现代中国人来源于非洲。

“我们有很重要的材料支撑我们本地起源和发展。”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是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他特别提到说,跋山遗址群的石器技术和同期的非洲或者欧洲所使用的不一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跋山遗址群保存了晚更新世以来的连续文化堆积,跋山遗址残存面积近1000平方米,出土和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余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遗址下文化层集中出土8具古菱齿象下颌及部分骨牙角制品,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生动再现古人类应对环境变迁的适应策略与历史场景。

此外,跋山遗址群揭示了晚更新世华北、华中乃至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致性,说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

文脉赓续

从陶文解读感受汉字文化的演变与延续

“最想跟大家分享的莒文化特点就是连续性,你在这儿能够找到从几十万年前一直到近万年再到距今2000年左右汉代的一整个历史遗存。”莒州博物馆文博馆员王媛媛说,莒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一直延续很真实的体现。

在王媛媛的生动讲解中,媒体采风团透过一件件文物感受到莒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其实文化类型当中莒文化要早于齐鲁文化,所以又有一种说法叫莒文化滋养齐鲁。”

莒文化也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发现的刻符大口尊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距今将近5000年。它的发掘揭开了早期莒文化的神秘面纱,而上面的陶刻符号,经考证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字,比甲骨文要早1500年,把中国文明史往前推进了1500余年,是中华民族5000年前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

刻陶文“日月山”大口尊是莒州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将上面的陶文解释为“旦”字,陶文上部像太阳,中间像云气,下部像山峰,整体就是云气承托着初出的太阳,早晨的旦明景象宛然如绘。

这也与莒地先民长期观察到的春分、秋分气象天文景观呼应起来。在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遗址正东方,分别耸立着寺崮山、屋楼崮两座山峰。每年春分、秋分时节,早晨红日正从山顶冉冉升起,就依稀呈现出刻陶文“日月山”大口尊上“旦”的图像。

“图像文字的出现它不是偶然发现的,是人们经过长时间观察的。每一种文字的具象化,也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更迭的。”王媛媛说,甲骨文也不会是猛然发现,并且一下成型的,它的“源头”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才有了具象的甲骨文,再有了后来的隶书、楷书等等,一直到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字。

我们可以看到,汉字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一脉相承的语言,让文明历史的记载从无间断,代代相传。

(荔枝新闻记者/张紫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