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 本报记者 郑伟
深秋的白洋淀,虽然少了如织的游客和穿梭的船只,却呈现出别样韵味:湖面如镜、苇海泛黄,在粼粼波光的映衬下,更显壮阔与美丽。走到岸边会惊喜地发现,水面上栖息着各种鸟类,或欢飞或觅食,绘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11月6日,记者跟随燕赵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白洋淀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探访保护区呵护“华北明珠”、再现“鸟类天堂”的故事。
“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生态湿地,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尤以各种野生鸟类众多而著称。”在前往保护区的路上,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采访的第一站,记者来到了位于白洋淀旅游码头边的白洋淀鸟类科普馆。在科普馆里,一块块精美的展牌、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展品,不但向游客详细介绍了白洋淀湿地鸟类栖息的基本情况,更展示了近年来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各项保护工作的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和自然教育是保护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科普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白洋淀生态修复和治理成效,加大对白洋淀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野生鸟类保护的工作力度,安新县打造了这座鸟类科普馆。科普馆建在旅游码头上,方便广大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参观学习,沉浸式体验“鸟类天堂”的灵动之美。
科普馆内部设有五大主题区域,通过场景还原、多媒体数字演绎再现白洋淀“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采用1:1比例制作的鸟类仿真模型、LED幕墙屏、VR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触摸屏等技术设备,增强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在科普馆内,不光能看到白洋淀常见的各种鸟类形象,还能在综合体验区观看白洋淀的场景,聆听各种鸟类的叫声,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
自今年4月29日开馆,截至目前白洋淀鸟类科普馆已接待参观者6000余人次。科普馆将展览宣传、研学教育与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相结合,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及鸟类的保护意识。有不少单位、学校和团体将科普馆确定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各类活动,成为雄安新区乃至周边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实践教育基地。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清楚。记者采访的第二站来到了安新县鸟类监测站。登上高高的观测塔,附近水面尽收眼底。监测站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野生鸟类是生态晴雨表、水质测评师。自2021年以来,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标准,越来越多野生鸟类选择在淀区安家。
走进监测站的视频监测大厅,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白洋淀鸟类栖息地智慧监测系统”对淀区进行巡视。通过远程长焦高清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淀区不同位置各种鸟类生活栖息的实时影像,做到了“一屏观全淀”。
在监测站里,还设有一处野生水鸟救助站。记者到来时,几只水鸟正在救助站里休养。工作人员说,这些鸟类都是受伤后,被淀区群众或者护鸟志愿者发现并送来进行救助的。待它们康复后还要送到专门的野化训练基地进行野化,最终放归大自然。随着白洋淀的鸟儿增多,目前淀区的护鸟志愿者已达2000余人。
“淀区好比是鸟儿的家,把家里整理得利利落落,才会吸引更多的鸟类在白洋淀安家落户。”在采访的第三站——白洋淀燕南堤区域清淤工程现场,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生态清淤工作的重要性。
为减少对淀区水质和生态的影响,生态清淤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行。这位负责人介绍,清淤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多细节。施工中,他们采用土工布、拦污屏、钢板桩三级生态围隔,利用无人机、水质在线监测仪等设备加强监管监控,防止淤泥、污水混入淀内。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先后实施四期清淤工程,生态清淤总面积达到24.86万平方米。另外,“百淀连通”工程更是让140余个淀泊连通起来,不仅改善了水质,还提升了水动力,让水流动起来。目前,白洋淀淀区水位稳定保持在7米左右,淀区面积将逐步恢复到360平方公里左右。
从科普教育,到保护救助,再到“整理家园”,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呵护“华北明珠”,逐步让“鸟类天堂”再度焕发生机。据统计,目前保护区里的鸟类种类已从雄安新区设立之初的206种增加到286种,其中还包括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此外,白洋淀鱼类恢复至4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1种,白洋淀已重构“河—淀—草—鱼—鸟”生态链,昔日“荷塘苇海、候鸟天堂”的胜景初步显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