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不法商家以“丝”代“绒”的羽绒制品造假乱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网友们赶紧对标自己的羽绒服发现,很多都昂贵但不符合标准。
11月26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发布《羽绒制品消费提示》,其中提到,诸如此类长期利用“清仓”、“孤品”、“瑕疵”、“尾单”等噱头进行甩卖,甚至通过主播发誓等夸张方式销售的羽绒产品,假冒现象高发。
部分直播间羽绒制品以“丝”代“绒”
寒冬已至,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但一部分“假羽绒制品”却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
记者来到江苏南通,见到这些直播间的工作人员,从他们口中得知,直播间里展示讲解的样品和发到消费者家中的羽绒被压根不是同一种。
直播博主向记者透露,他们采用“丝”来填充到被子里替代“绒”,如此一来,成品从外观上几乎难以辨别差异,手感也极为相近,这是他们控制成本的核心手段。
博主谈起这种直播套路显得非常得意,为了防止消费者发现“破绽”,他们售卖的被子仅有一格填充的是羽绒,其余部分皆为“丝”。
记者走进位于江苏南京汉中门大街的一家有旧羽绒“翻新”服务的家纺店内,店铺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的羽绒服大多充绒量都在100-200克,这么算下来,改一床羽绒被,大约需要5-8件衣服。每天接收的旧羽绒服中,经常能发现假冒的羽绒产品。店铺负责人拿起一件顾客带来的旧羽绒服给记者看,“这是顾客花了三千多元买的品牌羽绒服,这个标签上写着90%白鸭绒,但我们拆开发现里面全是飞丝,根本不是羽绒。”
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由于其形态与羽绒有相似之处,当“飞丝”和“羽绒”被填充进被壳后,无论是从外观看,还是用手直接触摸感受,消费者都极难分辨出二者的差异。
记者又走访了南通的家纺市场,发现将“飞丝”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甚至用“飞丝”代替羽绒,已是“公开的秘密”。
11月25日,江苏南通、江西九江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均发布了情况通报,称已对涉事市场连夜进行检查、扣押、立案查处等,并将持续对全市家纺/羽绒服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排查。
有主播吃绒自证清白
近日有许多网友拍摄了剪羽绒服的视频,检验自己买的是不是真羽绒。不少商家也加入了这阵潮流自证清白。
据蓝鲸新闻此前报道,不少直播间里低至一百多元的羽绒服甚至鹅绒服销量惊人。以其中一款159.9元的鹅绒服为例,某200万粉丝主播以该价格卖出了1.2万件,销售额超200万元。今年羽绒原料价格整体较去年同期上涨30%-40%,159元的售价甚至无法覆盖正常的羽绒成本。
11月25日,这款159元鹅绒服的关联店铺已下架所有链接。被消费者指出卖假羽绒服的某男装店主播,在直播中以现场吃绒自证清白。与此同时,该男装店常直播的子账号清空内容更换平台继续直播带货。
一件达标的羽绒服是怎样的?
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惠芳从事羽绒产品质量检验多年,她说说,拿到羽绒服后,消费者应当注意它的耐久性标签和吊牌。“产品名称是否标注了羽绒服,是否按照新国标的执行标准,绒子含量是否大于等于50%。”她表示,绒子含量50%以上,才能被称为羽绒服装。
2022年4月起实施的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把旧标准的“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并规定羽绒服装为“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
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委员会表示,含绒量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质量百分比;绒子含量是指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的质量百分比。标注绒子含量能更直观地表征羽绒品质的高低,同时也与国际市场接轨。
从羽绒到羽绒服,涉及到复杂的工序。绒种可以分为鸭绒和鹅绒,绒子含量有50%、70%、80%和90%等,羽绒的洁净程度以及填充量也决定着羽绒服的品质。
“常见的羽绒服面料材质是锦纶和涤纶,面料密度越高,防风防钻绒的效果会越好。”张惠芳表示,填充量的控制、羽绒的均匀度、填充物的固定、缝制的工艺,都会关系到成衣的质量。
那么,消费者应如何选购羽绒服?张惠芳建议,消费者可以将羽绒服叠成小块,用手按压上去,看羽绒服是否能够马上回弹,“如果立马回弹,就说明里面的绒子比较好,绒朵比较大,保暖性较好。”
此外,消费者也可以用双手搓揉羽绒的面料绗缝线处,看看会不会产生钻绒、跑绒的问题。“如果有羽绒钻出来,就说明缝制工艺不到位,防钻绒性不佳。”
张惠芳称,消费者还可以闻一下羽绒服的气味。如果闻到明显的气味,也是不符合标准的。
消费者在购入羽绒服时不能贪便宜,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想购入物美价廉的羽绒服,则可以选择反季购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彭茜 综合央视新闻、央视财经、蓝鲸新闻、扬子晚报、每日经济新闻、潮新闻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