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某餐厅200元一份的潮汕砂锅白粥登上热搜。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该餐厅菜单上潮汕白粥价格2—3人份为100元,4—6人份为200元。餐厅方面表示,这样定价的原因是“用了东北有机大米、阿尔卑斯山矿物质水”和“人工现熬”。
乍一看,这锅粥像是“价格刺客”,定价远超常人想象。仔细算一算,4—6人份的食物定价200元,似乎也没那么离谱。在市场经济里,商家享有自主定价权。如果这家餐厅既没有虚假宣传,又做到了明码标价,那白粥定价200元,倒也没直接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说到底,“200元”的白粥可以卖,但应该质价相符,要让人喝了觉得确实值这个价才行。
现实中,商家定价时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和人们自己做菜完全不是一码事。商家是要盈利的,除去食材成本,还有人工、用地、宣传等成本,定价时必须考虑净收益。据报道,这家餐厅位于上海繁华的商业区,店铺的租金、水电费用可想而知。从商家的反应来看,这份200元的白粥应该没带来太大影响,仍在店内继续售卖。当地监管部门的态度也十分谨慎,“价格(是否)过高不好随便定义,要看实际情况”。
要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贵”不是罪。消费需求本就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才会有“同款”商品定价有别的现象。如果昂贵的价格之下,的确是更优质的服务与体验,那“贵”就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不是卖得贵就是“价格刺客”,商家明确标识了定价,也没强迫消费者购买。所以,要不要吃这200元的白粥,其实是消费者自己的事情;200元的白粥到底算不算“贵”,也要交给消费者自己来权衡。
当然,定价要让人心服口服,才不会引发声讨。从相关视频来看,这锅粥烧糊了,消费者还质疑佐粥小菜从“罐头”里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家餐厅也应该倾听消费者的意见,把自己这锅粥煮得再好些,让品质配得上价格。如果消费者认为自身权益受损,且能拿出更多有力的证据进行举报,那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及时出手、调查清楚。
事实上,类似的“天价菜品”不是第一次引发争议。有媒体报道,2018年,无锡某酒店因售卖2899元一枚的茶叶蛋而备受关注,当时相关部门也并未就此事干预企业。说一千道一万,市场有市场的逻辑,这种逻辑是值得尊重、值得维护的。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消费者的权益要维护,企业的经营也不能乱插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