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经典可抵岁月漫长
刷短视频,观看知名作家讲述创作往事;蹲直播间,近距离聆听重要文学刊物资深编辑分享心路历程;守在屏幕前,跟随作家们的步伐重游文学故乡……在新的媒介语境下,文学的跨媒介转化、破圈发展,成为一个显著的现象。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鞠宏磊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调研认为,基于新的媒介环境,文学与大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有了全新的途径。文学借助视听新媒体将文字转变为视听符号,打破了以往局限于书本的呈现方式,隐匿在字里行间的故事片段跃然“屏上”。当文学步入方寸屏幕,厚重的“有形书籍”变成以视听符号为载体的“无形之书”,并最终实现“开卷有益”。
鞠宏磊总结认为,在新的媒介语境下,文学与大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线上公共的“文学课堂”,展现丰富多样的文学现场。文学通过“跨屏”连接老百姓生活,使其从小众进入大众场域,带来直接而可观的文化传播效应。“在媒介逻辑驱动下,文学故事俨然成为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媒介符号,文学声音化、文学视频化和文学综艺化等‘文学+’模式的出现,拓展了文学传播的辐射范围,促使文学作品从‘阅读’转向‘悦享’。”
文学创作、文学编辑、文学庆典活动的媒介转化赋予文学新的生命张力,以往局限于案头,徘徊在纸张之间的文学创作与编辑过程纷纷“上线”,放大了文学的普惠价值。例如,中国作家网“文学直播间”举办的改稿活动,将编辑审稿、改稿过程发现的问题加以呈现,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评点,从个案之中提炼普遍性的文学现象,为屏幕前广大文学爱好者特别是普通青年作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是一堂堂线上公共的“文学课”“写作课”。另外,文学作品评选、文学颁奖及其相关庆典活动,变成一个个具有故事性与仪式感的媒介事件,将原本属于一个特定领域的“文学盛事”延伸至更大的公共空间,丰富了文学与用户的连接关系,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文学的滋养与精神的力量。
另一方面,媒介逻辑赋能文学传播,推动文学从“被看见”到“被理解”。鞠宏磊认为,当前,越来越多文学经典走向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综艺节目,新的媒介对经典故事细节的深入挖掘,有助于强化文学的媒介符号内涵,深化用户对文学的理解。比如纪录片《湘行漫记》,通过品读10位文学艺术家的代表作,以行走漫游的方式展现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我在岛屿读书》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聊阅读和写作,让观众对文学生活方式产生向往。
鞠宏磊还观察到,视听媒介的交互性也增加了文学传播的触角,让读者角色嵌入文学创作、传播与消费过程,改变以往“单向输出”与“单向接受”的线性模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与董宇辉在直播间有关家乡、生活、写作的对话直击普通人的内心。他说自己刚开始写作时,是希望“发现不公,庆祝美好,这就是写作令人获得幸福、实现理想的方式”。这些真切的表述激起网络用户的文学情怀,不少网络用户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表示“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古尔纳表示,参与网络直播是一个愉快的体验,“我看到屏幕上有趣的留言上下滚动,我想你们一定是一目十行,才能明白正在发生什么。”
越来越多知名作家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介绍新作、分享日常、塑造公共形象,在鞠宏磊看来,作家们通过持续上线分享、解读与评论,融入作家的审美情怀与情感温度,改写了传统文学以“作品”为主体的传播惯性。比如一些知名作家的短视频账号不仅对文学知识进行分享,还发布个人文学生活、心路历程,将文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化了文学对于生活实践的导向作用,用文学照亮并指引生活。
新媒介环境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助力文学“出圈”,可以让文学在更广泛的公共空间为大众熟知。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鞠宏磊指出,文学传播的形式可以很热闹,追求生动活泼、新颖别致、创意迭出,但一切都要以作品的思想力量、精神容量和情感含量为出发点。只有作品格调雅致、品位纯正、质量过硬,多样化传播才有底气和根基。“文学传播必须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更为仰仗有文化、有内涵、有营养的内容。”他表示,这就要求作家需要用心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道创作的来路;沉潜到生活深处,熟悉和理解人民群众投身伟大实践的心路历程,将他们创新创造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审美转化,并且以更高的智慧把脉时代,在社会大潮中寻找创作的原点和支点,下足硬功夫与笨功夫,以作品立身,尽心尽力奉献精神食粮。
当然,在坚定“守正”的基础上,对“出新”的内在逻辑也需要有充分的认知。文学不能狭窄理解为单向度的“创作”,而是处在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一个有机体系中。“有必要将视听传播作为结构要素嵌入文学的发展链中,更需要完善文化产业的审美逻辑,用文学的思想力量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文化功能与经济价值的相互交融。”鞠宏磊表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