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晕机”吗?
不过
我说的可不是飞机
而是107米高的风机
今天
我要给大家讲讲
风机上的“特种兵”的故事
这张照片中绿草茵茵、牛羊成群
很难想象
5年前这里还是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漠
现在已经建设了国家电投乌兰察布
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
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
2018年,该项目的“追风大军”
来到这里安营扎寨
开启漫漫征途
2020年12月
我第一次采访“追风者”董极慧
是在项目首台风机吊装调试和发电期间
刚下车
呼啸的寒风“打碎”了我与工作人员的对话
语言输出也要靠吼:
“风机通讯回去没?”
“回来了,回来了!”
“A、B网都回去了吗?”
“是的,都回来了!”
作为现场唯一的“非专业人员”
我只能在工作人员安全帽上
安置小型摄像机
远程体验爬机舱的感觉
跟随镜头
107米高“巨人”肩膀上的视角
在我眼前展开
仅仅通过视频
我的双腿就不自觉地发抖
身体忍不住直晃
工作人员笑着说:
“小伙子,你这没上机舱
咋还‘晕机’了呢!”
在现场,工作人员一起
爬风机、敷电缆、调参数
抓住每一个难得的风小窗口期
和风赛跑,抢抓进度
直到风机顺利调试发电
董极慧才卸下安全帽
2021年,董极慧带领团队申报的项目
荣获第五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
“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大奖
奖杯捧在手里沉甸甸的
一如大家沉甸甸的期待
在采访中,他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要对标‘一流’标准
为风电技术革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年12月31日
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
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
首台风机成功并网的那一天
董极慧在集控室来回奔走
生怕出现一点故障
当晚烟花在夜空中绽放
他却悄悄低下头
眼里满是泪花
时至今日
“追风”的故事仍在书写
(江海)
维修车间钳工班又获国家级奖项
11月13~15日,2024(第九届)中国设备管理大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公布了2024年度设备管理系列评选结果。其中,延安炼油厂维修车间钳工班荣获2024年度“设备检维修创新班组”,成永强获得“设备技术能手”。
多年来,延炼坚持创新引领,不断解决设备管理的瓶颈问题,培养优秀人才,为装置平稳运行保驾护航。钳工班取得了11项新型实用性专利,在延炼装置检维修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他们多年如一日不懈的努力下,维修车间钳工班在2023年底被评为延安市创新工作室。(田英利 曹锋)
扎实推进防寒过冬安全培训
为确保冬季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稳定,日前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南昌维管处永安维管段积极行动,全面启动防寒过冬安全培训活动。
此次培训活动由多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他们围绕“防冻、防伤、防滑”等关键安全知识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向班组员工传授了冻伤处置等应急处置技能。员工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在冬季恶劣天气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李鹏)
不守“规矩”的师徒
11月18日早上,气温骤降。中国能建建筑集团钳工班班前会一结束,罗勇和周润峰赶忙换上薄工作服,背起工具包,抢先赶往龙门吊安装作业区。紧随其后的师傅们纷纷埋怨他师徒二人“不守规矩”。
班组安装的龙门吊今天穿绕钢丝绳,没想遇到了降温。老师傅们特意叮嘱他师徒俩别“抢生意”。二人点头答应,可是一转身就“变卦”了。
其实,昨天晚上下班前,师徒俩就做好了“抢生意”的准备。小周考虑到在高空中穿绕钢丝绳,为了作业灵便不能穿厚工作服,又遇上降温,担心老师傅们身体吃不消。想揽下这个活,又怕经验不足而误事。就在这时,罗师傅来找他商量“抢活”的事。有师傅坐镇,心里有底了,二人还悄悄收拾好工具。
等到老师傅们赶到作业区,师徒俩已系好安全带,登上龙门吊桥架,开始展放钢丝绳了。众人望而兴叹,只好在地面配合他俩。
师徒在桥架上上下穿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完成穿绕作业。(夏忠 姚雪松)
埋头潜行 掘出“光明”
前不久,在全国第三届“盾构工匠”颁奖仪式上,电务城通公司长沙地铁2号线西延线项目员工黄杉荣获全国第三届“盾构工匠”荣誉称号。
2011年,刚毕业的黄杉走进长沙地铁2号线项目,成为一名一线盾构作业人员。每天穿梭在幽暗的隧道中,用精密的仪器丈量着每一寸土地,为盾构机的精准掘进提供有力数据保障。
为了学到更多技术,黄杉白天“泡”在现场,抱着图纸仔细比对,了解盾构零部件,晚上翻资料、查规范、找案例钻研难题。他勤学好问,善于钻研,迅速从刚毕业的大学生转变成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有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和黄杉并肩作战的同事说,有他在现场,大家就很踏实。(徐思思)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366期
“班组天地”融媒体邮箱:bztdrmt@163.com
欢迎分享你的班组故事
来稿请写明投稿单位、投稿人及联系方式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