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深入应用,湖北省正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开辟了新路径,也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字赋能,生态价值潜能“活”起来
在湖北省,数字技术正成为激活生态价值潜能的“金钥匙”。数据,这一新兴生产要素,正在湖北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北省率先行动,通过构建生态产品数据库,对全省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和精准评估。2022年,湖北省启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探索,2024年,更是进一步推进了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综合调查数据集成技术的研究。鄂州市作为先行先试的典范,通过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数据库和登记簿,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形成了清晰的自然资源资产体系,构建了生态产品分类体系,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赤壁市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数字化平台和信息化可追溯体系,该公司实现了茶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茶园里,传感器实时捕捉温度、湿度、虫情和土壤墒情等关键信息,数据指导着精准的农事操作。智能化和数字化种植及检测手段的应用,使得试点茶园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亩产量提高了约20%。
产业转型,生态发展方式“绿”起来
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湖北省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一方面,湖北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北移动依托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优势,联合京能东风打造了数据综合体、服务综合体、能源综合体“三大场景”,实现了电厂和热网的自动化调度和数字化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能,还降低了碳排放,为传统热电产业的数智化、生态化转型树立了典范。
另一方面,湖北省注重发挥生态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推动生态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宜都市通过生态治理“宜都试验”,探索出了“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了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以及康养服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石首市则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中药材种植等项目,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扶贫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生态市场建设“快”起来
科技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关键。湖北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等措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在石首农田生态系统修复项目中,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通过采取数字技术系统施策推进,鸭蛙稻模式化肥年使用量较常规稻区减少46%左右,化肥利用率提高10%。同时,通过种植各种植物和生态修复苗木,农田生态系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湖北省还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湖北供销集团、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公司三方联手组建“湖北天网供应链有限公司”,搭建线上交易平台,为生态产品的买卖双方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易服务。依托湖北供销集团在全省城乡建有的6万多个各类经营服务网点,该公司构建了覆盖农资、日用消费品、绿色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骨干业务的现代经营网络体系,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生态经济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共繁荣
面对未来,湖北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推动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通过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要素配置等措施,湖北省将不断提升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下,湖北省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探索着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湖北省将继续在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奇迹和辉煌。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