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绣女飞针走线 绣出锦绣画卷

宁夏西吉:绣女飞针走线 绣出锦绣画卷
2024年11月18日 11:5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图为雷春花在非遗就业工坊里做手工编织拖鞋。图为雷春花在非遗就业工坊里做手工编织拖鞋。

近日,在宁夏西吉县乡土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的非遗就业工坊里,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桌边。50岁的雷春花将鞋底固定在面前,几缕彩线在她的指尖灵动穿梭。

雷春花曾是一名农民,几年前的一场大手术让她无法再下地干农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宁夏刺绣非遗传承人施满义的公司学习手艺。“现在我干不了农活也打不了工,有时间就做点手工活,既能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孩子。”雷春花说。

西吉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刺绣一直是西吉妇女的传统手艺,绣品丰富多彩,生产形式多样。随着国家对刺绣等非遗文化的大力扶持,西吉县把刺绣作为解决当地妇女就业的一项产业来抓,大力培育“西吉绣女”劳务品牌,将刺绣和手工编织列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项目。

西吉县乡土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注册成立公司后,根据民间流传的老手艺进行升级改造,让产品更加精细化、标准化。“我们的员工基本都是留守妇女、农民,还包括不少残疾人。工资结算按件计费,因此工作时间非常灵活,大家可以在空闲时来工坊做,也可以把材料带回家做。”这位负责人说。

近年来,随着“西吉绣女”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渐趋成熟,订单越来越多,传统技艺也在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

“现在文创产品的市场非常好,前段时间在长沙举办的宁夏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大会上,我们的文创产品签单达37万元。”西吉县马兰刺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玲说。

杨玲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会了传统刺绣手艺,并在大学修读了设计专业。回到家乡接管公司后,她并不满足于固守传统,而是追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非遗的基础上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品。

“以前我们只做非遗手工艺品,后来我在外地看到了一些非遗国潮风的文创产品,被它们的市场魅力深深吸引,产生了许多灵感,回来后就开始做这些东西。”杨玲说,公司从去年开始生产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销往广东深圳、福建等地,还出口至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如今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已占到总销售额的一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宁夏 非遗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
  • 11-22 英思特 301622 --
  • 11-18 胜业电气 920128 9.12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11.25
  • 11-15 红四方 603395 7.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