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以教育之舟载振兴中医之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以教育之舟载振兴中医之才
2024年11月14日 10:02 媒体滚动

一片来自1954年的枫叶,平整、泛红、叶脉清晰,夹在《承淡安日记》的书页里。这是70年前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受命筹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院后,来到古都南京时摘下的枫叶。

一份来自1980年的病案,整齐、泛黄、笔迹有力,安放在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的资料库里。这是上世纪80年代周仲瑛的弟子跟师学习抄方时保留下来的纸质病案。

一张来自2024年的录取通知书,干净、崭新、充满生气,投递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九年制新生蔡昕妍的手里。这是新一代杏林学子开启中医殿堂的钥匙。

与新中国成长共进,与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同兴,自1954年10月15日建校以来,7名院士、14名国医大师、大批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等从这里走出,成为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中流砥柱。70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以培育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己任,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格局。

大师云集 编织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提高中医、发展中医”的号召,承淡安、由崑、叶橘泉等一大批名医大家怀着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壮志豪情来到南京,成为了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中医药由传统师承教育向现代院校教育转换的征程由此开启。

“应该从发扬中医固有学识,提高学员对中医认识,提高疗效。”1954年10月,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受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校长,确立了以“中医学术”为目标,临床事实为基础,医教研一体的发展思路。

没有现成教材,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没有现成师资,自己办班培养师资;没有现成教法,组织师生自由探索……南中医人筚路蓝缕,开启了创校之路。

自1955年底到1958年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刚刚起步之际,南中医共编写出版中医药教材28种740万字,尤其是《中医学概论》,发行量之大、影响之广、赞誉之高,成为之后我国中医药院校高等教育教材编写的蓝本。

《中医学概论》教材的统稿人之一、已故国医大师王绵之曾追忆当时的情景,感触很深。他说:“隆冬时节,我们挑灯夜战撰写书稿时,副校长由崑为我们生炉取暖,递茶送水。晚上9点钟,还指示炊事长送来热气腾腾的宵夜。”

1956年后,各地纷纷开始兴办中医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无私地向北京、河北等地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师资,使得各地中医院校顺利开办。正是南中医编写的第一套教材、第一套教学大纲、第一份教学计划,也正是南京输送的第一批师资精英,成为各地中医药教育事业创办的基石。

据统计,上世纪50至6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的学员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数达1436名。他们有的成为了院士,如董建华、程莘农;有的成为首批国医大师,如王玉川、王绵之、颜正华、周仲瑛、张灿玾、班秀文、张学文等;有的成为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医家、文献学家,如夏锦堂、彭怀仁、孟景春、宋立人等。这一师资优势,奠定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中医教育摇篮的历史地位。

因此,新中国首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称:“南中医是中医师资培养的黄埔军校”。

煌煌巨著 印刻下攀登学术高峰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药界使用的还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书籍,内容古老陈旧,精华糟粕并存。此时,编纂工具书迫在眉睫。

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启动《中药大辞典》编写工作。

“1958年,学校由南京市朱雀路邀贵井14号迁至汉中门,这一地理变迁不仅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标志着我们开始了编纂《中药大辞典》的漫长征程。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完成了《中药大辞典》的编写工作。”该书编纂工作主要负责人之一——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原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宋立人说。

此后,南京中医药大学又作为主编单位编撰了《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华本草》两部巨著。

《中药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本草》的编纂,形成了南中医学术高峰上的三颗璀璨明珠。三部书籍编纂工程之浩大、凝结心血之巨大、学术影响之广大,编纂团队条条追根、字字落实,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严谨治学精神,不计名利、团结奉献、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治学态度,铸就了南中医的学术传统。

秉承老一辈南中医人的学术精神,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牢牢把握内外部发展形势,强化有组织科研,牢牢把握平台搭建、人才集聚、机制改革、成果转化“四大引擎”学校弘扬“冷板凳”精神,创新“托底工程”为基础研究者提供宽松且稳定的学术环境,鼓励他们用现代科学技术“说明白”中医药疗效作用机制,“讲清楚”中医药科学内涵。

近年来,学校以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单位在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以第一完成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的研究,首次实现了线粒体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结构解析,可为揭示补气中药的科学内涵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以第一作者单位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发表的两项研究,系列报道了全球首个获得成功的肝癌辅助治疗的大型III期临床研究。持续加强医教研协同,面向附属医院设立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稳定支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医学基础研究,促进医学科技创新。

创新模式 开垦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对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

上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学校进行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其培养方式就是“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后期分化”。与此同时,开设中医基础课程实验,实验中医学从任选课发展到中医专业的必修课;逐步强化模拟研究与教学,通过模拟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了中医临床课的教学。

自2008年起,南京中医药大学从高考学生中随机抽了40人作为试点班,探索新时期中医拔尖人才成长规律。这是学校开展的“高等中医人才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的实验工作——“精诚计划”,并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建设项目。

“‘精,意为医术精湛;诚,意为医德高尚’我会牢牢记在心中。身在这个班,我想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实现‘精和诚’。”第一届“精诚班”学生陈清曾经这样谈“精诚”。

进入新时代,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全面探索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获批“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九年制”“5+3”一体化项目,2018年学校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全国率先启动中药学“4+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别设立中药学“本研贯通”(新中药学院班)和中药学“本研贯通”(屠呦呦班),探索培养具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解读中药原理能力的拔尖人才。2022年学校设立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研贯通培养),探索“先中后西”与“先西后中”的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10月,学校又创新性地建立了全国中医药院校首家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校级书院——淡安书院,与专业书院双轨并行、高效协同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从传统师承教育向现代院校教育转换,南京中医药大学开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之先河。

从朱雀桥畔的一叶小小扁舟成长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巨舰航母,南京中医药大学以教育之舟载振兴中医之才。

从“育中医药人才”之初心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流中医药大学”之目标,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阔步前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70周年,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中医人将勤精不倦、持之以恒,继续书写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崭新篇章。”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程海波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南京中医药大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2 英思特 301622 --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
  • 11-15 红四方 603395 7.98
  • 11-08 万源通 920060 11.16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72.9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