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邵阳县发布
登高远眺,夫夷河像一条玉女舞动的飘带,连接着邵阳县21个乡镇,也孕育出了一座“绿色银行”。
湖南邵阳县,生产茶油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先后荣获“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多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霜降开始的一个月,是油茶鲜果采摘的季节。充足的日照天数,使得今年的油茶果更加圆润饱满,邵阳县75.3万亩的油茶林迎来大丰收。
智能化改造、产品升级,这个在邵阳县流传千年的绿色产业,由此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鲜果处理智能化
清晨的微风拂过一片油茶花海,带着丝丝凉意,迎面扑到李菊的脸上,夹杂着花香和水汽的触感,油茶的花果同期特性正提醒着她:今年的油茶果采摘已经开始。
上午十点,汽车的鸣笛声打破了湖南省东方茶油全产业链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茶油公司)的宁静,不一会儿,生产车间便火热了起来。
李菊,东方茶油公司创始人之一,看着颗颗饱满的茶籽从生产线里鱼贯而出,思绪也回到了那个激情创业的岁月。
“创业最初并非有意为之。”李菊回忆,仅仅源于一次“茶油采摘仍依赖人工”的闲聊。
2021年初,李菊与供职湖南一家茶油公司的朋友闲谈,“朋友和我说,当下茶油产业发展的最大痛点与瓶颈在于,茶油鲜果处理还在用最原始的太阳晾晒、人工剥壳这种低效率的方式,加工出来的茶油质量难以保证。”李菊很快便抓住了这里面商机,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在她脑海中成型。
2021年,李菊斥资与湖南省林科院及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茶油鲜果深加工、加工设备研发、大数据运用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2023年11月,日处理600吨、油茶籽存储量达上万吨的首个中国油茶科创谷油茶加工示范园正式投产运行。
“一小时能处理两吨鲜果,破损率在0.7%以内,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回想起首次拿到“成绩单”的时刻,李菊仍旧激动不已。这也宣告着,邵阳县茶油生产“靠天、靠人吃饭”的历史结束了。
传统榨油的老师傅们也更多地出现在了幕后。“以前,晾晒与挑选茶籽均需人力完成,有了这套设备以后,我们的工作强度也降低了很多。”负责加工剥壳环节的李师傅说。不过,他的手艺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智能化工程师不断针对茶籽加工设备的参数设定进行优化和改进,这是他的新挑战。
“用更客观理性的数据指标代替人为把关,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标准化、数字化,既保证了茶油的传统风味,也是工匠精神的延续。”李菊说。
目前,邵阳县引进培育茶油规模加工企业4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2023年,该县茶油年产量2.26万吨,产业年产值36.76亿元。
专注做好一桶油
“仓库爆仓了!油茶果放不下,晚点我腾出位置后你再送过来。”见到湖南日恋茶油有限公司(简称日恋茶油)总经理王文姣时,她正忙着与茶农沟通。“今年风调雨顺,油茶果产量高,品质也好,出油率高。我们预计今年产值能突破8000万。”
回望来时的路,王文娇没有后悔当年的决定。
1986年出生的王文娇,是家中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村里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学的又是金融专业,放弃在大城市找一份白领工作,偏要回乡捯弄油茶果,王文娇身边的人不理解。“山茶油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产业,承载我们邵阳人的故乡情怀。我在外面学有所成,也该尽我所能回报家乡。”
2008年,王文娇回到这片充满茶油香气的故土,接手了家里的20亩油茶树,成为一名“农创客”。
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持续响起,流水线上的油茶籽经过除尘、剥壳、脱水、过滤等多道工序后成为山茶油。“为了保证食用油油品的品质和口感,当天采摘的油茶果我们会在当天进行榨油处理,最迟不超过两天。”
拥有这样一条生产线,王文娇摸索了整整11年。
“从前,家家户户都是通过古法制油,费时又费力,有了这套加工设备后,不仅提高了鲜果加工效率,出油率和质量也远超从前。”十几年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王文娇成功让自家茶油端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滋润了国人的一日三餐。日恋茶油也从一个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初具规模的工厂,茶油的香气也由此飘向全国各地。
在修炼“内功”的同时,日恋茶油也迎来了新人群、新场景、新需求带来的产品升级浪潮。
“公司初创时期,我们的产品只有原油,随着市场版图不断向北扩张,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多样化。”王文娇说,由于北方人不太适应茶油浓厚的口感,因此,她们特别推出了经过半精炼和全精炼工艺处理的原油产品,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专注做好一桶油,不仅让王文娇把油卖到了大江南北,更令她自豪的是,自家的茶油还走出了国门,卖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拓宽产业“新赛道”
与王文娇一样,位于邵阳县工业集中区内的湖南中彬茶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彬科技)同样迎来了油茶果的采购高峰期。
“今年天气好,油茶果大丰收。我们计划收购3000多吨鲜果。”李宁捡起一颗油茶果仔细端详说:“别看它个头小,浑身都是宝,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一枚小小的油茶果,在李宁手里,不仅被“吃干榨净”,还开发出了不少“黑科技”。
中彬科技展厅内,以油茶为原材料制成的洗发水、洗洁精、洗面奶等洗护用品琳琅满目。
谁能想到,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产品,均是出自这位“理工男”之手。
从郑州粮食学院(现河南工商大学)毕业后,李宁被分配到湖南某机关单位上班。“朝九晚五的日子并非我的追求,我还是更想通过技术改变生活。”
1992年,李宁下海创办公司,一头扎进了食用油装备行业,经过一番打拼,成功在北京站稳脚跟。
怎么用自己所学,发掘油茶更大的价值,帮助传统产业开发出更多茶油产品?转机在2018年悄然而至,彼时,邵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做强茶油加工产业的倡议,这与李宁的想法不谋而合。当他受邀来到邵阳县调研时,便被漫山遍野的茶树深深吸引。
“世界茶油看中国,中国茶油看邵阳。”李宁坦言,山茶油是中国独有,90%以上产于中国南方,而邵阳县拥有油茶林面积75.3万亩,邵阳茶油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随着一声“先搬设备,再建公司”。一座崭新的现代化茶油加工厂房拔地而起。
“最开始我们只做食用油,每斤一百元左右,利润空间有限。”在李宁看来,对于油茶果价值本身,茶油仅占6%。剩下的94%则藏在里面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茶多酚等营养元素之中。
于是,茶枯也成了中彬科技的“宝贝”。茶枯原本是油茶果历经榨取后剩余的渣饼,而中彬科技将茶枯里的茶皂素提取出来,生产洗护用品,实现了“变废为宝”。
“整个公司年销售额达上亿元,食用油之外的业务占比超过一半,而且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们正在研制把油茶壳做成其他产品。”在李宁看来,做茶油产业不仅是生产过程,也是一个探明未知世界的过程。
大山深处的邵阳县,因此拥有了喊出“打造国家级油茶产业”的底气与实力。
来 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 辑:夏洛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