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科学网
3月27日清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正在举办2024“安吉白茶”开采节。
安吉县雅思茶场的负责人薛勇也在活动现场,他的茶场位于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区溪龙乡黄杜村,建于1999年,现已发展为安吉白茶的龙头企业,也是气象部门最早的白茶气象服务对象之一。
像往常一样,薛勇打开手机查看“安吉城市大脑”发来的天气预报短信。
“28日上午中到大雨”“29日最高温29℃”“30日最高温30℃”......薛勇迅速捕捉到这些关键信息,活动结束后,他顾不上吃饭,赶紧联系人手安排抢收。
原来,一旦气温超过27℃,茶树生长就会受影响,导致茶叶品质变差,最终只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售出。“因为提前几天知道了天气情况,我才可以及时采取行动,抢收下优质的茶叶。”说起这事,薛勇眼中满是笑意。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白茶之乡”,白茶不仅是安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安吉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以来,安吉县白茶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有20万余人加入到“安吉白茶”的生产、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吉县有近20%的农民一半的家庭年收入来自“安吉白茶”产业。
安吉县溪龙乡乡长吴欣告诉了记者这样一组数字:“截止2023年,溪龙乡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量560吨,产值7.8亿元,拥有产值超10亿元的大产业,种植白茶农户有930户,人均纯收入52349元。”
“安吉白茶”的生长情况和气象息息相关。尤其是每年的3~4月,白茶易受低温霜冻灾害,茶树发芽率降低,鲜茶产量直接减少,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当年颗粒无收。
如何促进安吉白茶更兴旺、农村更繁荣、农民更富裕,是当地气象部门一直在回答的考题。
安吉气象部门基于当地农户需求,致力于将预报预警信息以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精准推送至茶农手中,减少因灾害天气造成损失。安吉白茶气象服务也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式单一化服务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服务转型升级。
“以前的天气预报只能预判明天的天气,我们还要凭着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天气突然变了也来不及做什么。”和茶叶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薛勇深有感触,“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安吉白茶专题天气预报来安排农事。”
有一年白茶采摘期间,安吉县气象局想茶农发布了白茶气象服务专题短信,提示两天后的清晨最低气温将降至3℃左右,并且有霜冻。“在接到信息后,我立刻根据气象短信建议,布置做好了茶芽霜冻害防御工作。当天早晨果然出现了霜冻,由于提前做好了防御,所以对茶芽影响较轻,预计减少损失20多万。”薛勇说道。
多方面着手,保障白茶生产
安吉县气象局副局长尹浩介绍,气象部门主要从3个方面为茶企和茶农提供服务,做好保障。
一是强化基础支撑,发展智慧气象。安吉县气象局在黄杜村、农高区、大溪村白茶祖附近建立精细化梯度观测站网,构建“智能网格预报+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相关数据融入“安吉白茶产业大脑”数字茶园管理系统和“安农百事通”数字平台。
白茶梯度站网。图片由湖州市气象局提供
“目前全乡已有237家茶企接入安吉白茶产业大脑进行统筹管理。种植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茶叶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确保茶叶生长的优良环境。”吴欣补充,溪龙乡着力发展数字化茶园系统,形成从生产、流通到品牌赋能的全程数字化闭环。
“安农百事通”则是一个线上“问诊”的平台,能够解答茶企和农户关心的气象类问题。白茶生产过程中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信息则集成于茶叶溯源码,消费者可借此了解茶叶信息,进而提高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安吉县气象局形成了5公里空间分辨率的安吉白茶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并联合省市县气象及农业技术力量编制《安吉白茶气象服务手册》及《安吉白茶气象风险区划图集》,为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评价和全方位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证分析。
同时,安吉县在全国首创“安吉白茶低温气象指数和干旱指数”特色保险,茶企可通过平台在线申请理赔,近4年累计为茶企、茶农减灾理赔1813万余元。
白茶采摘场景。图片由湖州市气象局提供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安吉县气象局组建了安吉白茶气象服务小队,坚持开展“一对一”定制服务,“点对点”发送监测信息。同时,多部门协同成立专家联盟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并联合省茶叶气象服务中心、县茶叶站,为白茶种植采摘提供专业的农事建议。
在吴欣看来,安吉县气象局提供的安吉白茶气象服务在针对性、效果显著性、方式多样性和质量持续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我们乡设有专门的气象协理员,收到气象局发的预警预报信息后会立即转发给茶农茶企,让茶企提前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气象局也会为协理员开展气象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协理员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群众,特别是茶农、茶企做好提醒防范服务。”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