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合作中,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美术里的方言节气》成为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方言这一文化载体,与中国美术馆藏美术作品展开了一场深情的对话。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一块屏幕就是一个美术展览馆”,这档节目不仅延展了美术作品的展示形式,更是一场文化和情感的深度交融与传播探索。
节目创新地利用方言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使海内外观众得以通过熟悉的“乡音”来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核。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更是情感和身份认同的深层次载体。在观众通过自己熟悉的方言语调聆听和解读馆藏美术作品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欣赏,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和情感上的认同。
方言的美学意蕴:激活美术作品的传播活力
《美术里的方言节气》通过结合地域方言与节气主题,不仅丰富了节目的文化底蕴,更激活了美术作品的传播活力。例如,在节目中,中国美术馆藏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秋窗竹韵图》通过江南方言的诠释,以“竹”与“祝”谐音的方式,将竹子象征的祝福之意传递给观众。观众在听江南之乡音中,看画作之独韵,怀画家之情感,更悟文化之深意。
此外,节目在秋分时节展示了中国美术馆藏的客家版画家罗映球的作品《丰收的日子》,配以客家方言的诵读。童声用方言诵读传统诗句,与丰收的版画作品相映成趣,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中体味秋日丰收的喜悦。类似的还有白露节气的《蟹篓》,通过闽南方言讲述出江南水乡的水产丰收之景,使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更加生动传神。
这种通过方言诠释美术作品的方式,丰富了作品的解读维度,让观众更自然地将美术欣赏与自身文化背景联系起来。通过“乡音”和“乡情”的诠释,《美术里的方言节气》激发了观众的“乡愁”共鸣,拉近了美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使艺术传播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文化传播与美育创新:美术与方言的多维表达
在艺术传播和美育的探索中,《美术里的方言节气》带来了一抹清新的学术新意。传统的美术传播往往注重视觉的呈现,而这种结合方言与美术的形式,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多感官的体验,拓展了艺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这种创新的跨界传播方式,方言和美术得以彼此映照,呈现出多层次的文化情感和历史背景。例如,潮汕方言诵读潮州画派的作品《潮州牌坊街》,带领观众领略古城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气息,既彰显了潮州画派的艺术成就,又让观众透过方言感受到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将美术作品置于方言的语境中,节目成功地将美术传播从单纯的视觉观赏,扩展为一场融汇视觉、听觉与文化体验的艺术盛宴。这种多感官的艺术传播体验,提升了观众的美术欣赏能力,增强了情感上的共鸣与联系。
跨媒介的美术传播:创新与教育的结合
作为美术与方言跨界尝试的成功案例,《美术里的方言节气》开拓了一种跨媒介传播的创新探索。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美术作品不再局限于展厅中的静态展示,而是通过方言叙事、场景再现等手段实现了动态传播。在节目中,观众不仅可以通过各类屏幕中欣赏到经典的馆藏作品,还能通过地域方言的叙述,深入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使之成为一种充满互动性的文化体验。
这种艺术传播创新方式,为中国美术馆的“典藏活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大众的美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多元化的传播形式,美术作品得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触达海外华人华侨的思乡之情。《美术里的方言节气》在总台华语海外社交平台推发,印尼网民马曼•苏赫曼互动留言:“画很美,节目很独特,很好的创意。”在未来的艺术传播中,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更多观众提供便捷而深刻的艺术体验。
展望未来:在美术传播中的新篇章
欣闻《美术里的方言节气》节目在现有粤语、客家话、闽南话、潮州话、温州话等方言资源的基础上,将继续引入沪语以及江苏、浙江等各地方言。未来,节目将致力于探索方言与美术的更深层结合,进一步拓展艺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通过这种创新的传播形式,美术作品不再仅仅是视觉上的审美愉悦,而是一种多维的情感体验与文化认同。无论是江南的细腻温柔,还是北方的粗犷豪放,方言的引入为美术作品注入了鲜活的情感与独特的地域文化,使其成为深入人心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正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实践。
在新媒介时代,相信《美术里的方言节气》节目,以及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的系列策划,将持续为美术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激活国家艺术殿堂宝藏的多维解读路径,拓宽美术传播的边界。通过生动的新媒体语言,增强了观众对传统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未来,我们期待这种创新形式能够在中华美术的传统与现代传播力量之间,建立更深刻的交融与对话,为艺术教育和大众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智慧与动力。
杨子 中国美术馆艺术传媒推广部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