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珂 李明
进入四季度,东营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千方百计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加力释放有效需求,全力促消费、稳外贸,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毫不放松抓好秋收秋种,高质量推进盐碱地种业创新和综合利用,全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近日,记者深入一线,实地探访项目建设、消费市场及农业生产一线,记录东营各地冲刺攻坚的火热场景。
重大项目冲刺建设“黄金期”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硬核支撑,深秋时节,东营各地项目建设进入年底冲刺的“黄金期”。
在华泰集团100万吨/年纸浆补链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运转不停,几百名工人在各自点位上有序进行设备安装作业。大家抢时间、抓节点,全力冲刺,目前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设备安装工作完成70%,力争年底建成投产。
“项目采用全无氯漂白紧凑蒸煮等先进工艺,产品具有应用广泛污染低等优点,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行业领先,可替代进口纸浆。”项目经理王海荣介绍。项目投产后,生产的纸品在松厚度、耐破度和印刷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成本较进口纸浆降低20%以上、每吨可节省900元,为下游纸机柔性生产多品类纸品奠定基础。
传统产业通过新建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的同时,东营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谋划了大批项目,成为引领消费热点的先导产业。
东营和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电池新材料项目提前6个月进入试生产阶段。装置可以生产五大类碳酸脂,覆盖新能源电池溶剂材料的全品类。
投资这个项目的山东东方华龙工贸集团原本是一家石油炼化企业,响应山东减油增化的号召,近年来企业将转型目光瞄准了电子级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酯交换法生产工艺,具有技术先进、三废少、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同时,作为项目原料之一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公司装置产生的废气,每年可消耗废弃二氧化碳15万吨。
“15万吨二氧化碳的回收,加上用公司生产的余热作动力,每年可以节省上千万元,既做到了节能减排,又大大降低了成本。”山东东方华龙工贸集团总经理刘晓松介绍,企业还计划上马锂电池负极材料、钠电池添加剂等二期项目,实现精准转型。
今年,东营市谋划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774个,总投资7618亿元,产业转型、能源转型和数字经济、“新三样”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近70%,呈现出质量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强劲态势。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生态成色足的项目陆续开工、建成及投产,为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走进利津数据(内容)产业园,晟企智科(山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化学品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上,百余种大宗化学品价格情况一览无余。该平台致力于打造县域数字经济及平台经济载体,专注于化工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建设,开展大宗商品贸易、物流服务及银企对接工作。今年7月,公司正式入驻华东数交所,成为东营市首家数据产品商和数据咨询服务商双认证单位。
“两款数据产品正式上线,可帮助客户了解某产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的销量及其价格走势,使客户在做商业决策时有数据支撑。”晟企智科(山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告诉记者。
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
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东营市策划举办丰富的促消费活动,提速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大力发展体育赛事消费等新型消费,打造消费热点。
进入十月份,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东营房地产市场明显“暖”了起来。9月底开盘的雲河赋小区一直备受购房者关注,10月份,雲河赋加推了84套住宅,“截至27日,小区楼盘到访量已超过670组,成交量突破84套,成交金额1.3亿元。”雲河赋小区工作人员说,“进入十月份,能够明显感受到市场的热情。”
东营近期密集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9月底,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购买新建预售商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有关事项的通知》;10月22日,东营市住建局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的通知》;10月23日,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东营市部分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利好政策明显提振了房地产市场。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也是当前促消费工作的主要抓手。在东营三联家电东三路店门口,醒目的“东营市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指定卖场”横幅引人注目,商场内“以旧换新”展示牌随处可见。
“活动期间,销售场面极为火爆。”三联家电东三路店店长朱帅介绍,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的助力,活动第一天,东三路店销售额成功突破100万元。在后续的国庆假期,每日销售额也均突破50万元。展望2024年第四季度,朱帅满怀信心地表示,东三路店将全力争取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为推动‘以旧换新’政策有效落地实施,东营市商务局精心研究出台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聚焦汽车、家电和家装三大重点领域,明确17项具体举措,积极争取国债资金3.49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借助政策驱动力充分激发消费潜能。”东营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秩序科科长薛斌介绍。
“以旧换新”活动推行以来,东营市汽车报废更新10000余辆,带动新车销售约11.5亿元,新能源汽车限上零售额增速达91.6%;家电以旧换新销售3.5万件,带动家电销售1.9亿元,节能家电限上零售额增速达45.1%。
今年,东营在探路“流量”变“留量”上做足了文章。进入四季度,文旅市场也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
“半日营业额7000+,感谢跑友和游客们的支持!”10月20日下午两点多,市民李佳鑫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并配了2024黄河口(东营)马拉松开跑、忙碌的售卖现场以及摆放了原创文创产品的摊位三张图片。
“当天我们带了150个磕头机、150个转转东营冰箱贴,磕头机全卖完了,冰箱贴也卖得差不多了。”对这样的销售“战绩”,李佳鑫颇为满意,“考虑到马拉松当天人比较多,参加现场文创集市活动也是冲着做品宣去的,这么好的销售成果还是有点出乎意料,而且很多顾客都是外地来的,买回去留作纪念,挺高兴的。”
从2008年首次举办至今,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已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平台、一个生态系统。尤其是近年来,东营市在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事期间,配套组织了“跑马拉松,游黄河口”、黄河口特色产品展会等活动,吸引外地跑者留在东营旅游观光,去年带动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消费超亿元。
盐碱地打响科技会战
金风送爽,粮食满仓。进入10月,东营市秋粮开始大面积收获。全市累计上阵农业机械2.98万台套,力促“三秋”生产顺利进行。目前全市秋收秋种已接近尾声。“虽然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玉米亩产量比往年略低,但农场一半面积是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大豆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小,总体收入还不错。”广饶雅雯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贾国栋高兴地说,“规模化种植的效益明显,通过无人机打药、施肥以及滴灌浇水等精细化管理,不但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一亩地能比村民分散种植多收入200多元。”
保障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东营必须答好的课题。尤其是围绕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探索新路径,创新新技术,打造新样板,将盐碱地打造为米粮仓,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更多力量。
在黄三角农高区航天大豆新品系“东航D-95”的盐碱地试验田里,中天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振东认真测量着大豆的株高、细数着豆荚的个数。“这个品种的特点就是豆大、结荚多、蛋白质含量高。通过这几年的试验测产,‘东航D-95’亩产最高达到571斤,与在良田种植相比,不相上下。”靳振东说。
让靳振东满意的不仅是产量,还有新品系培育的速度。“目前,已连续进行3年生产试验,将于明年参加山东省新品种的审定。”靳振东介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耐盐碱作物育种加速器,“在育种加速器里,水、光、热、肥都实现智能可控,育种效率明显提高。”
盐碱地综合利用,育种是关键。“目前,在生物育种方面,我们搜集保存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3.5万余份,筛选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实现对小麦、玉米、大豆、苜蓿等10多种作物的耐盐筛选、鉴定及长期定位观测。先后承接实施国家、省耐盐碱作物区域试验和新品种对比试验10类,种植各类耐盐碱作物品种(系)943个。”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规划发展科副科长李林波介绍。
眼下,一场盐碱地农业科技大会战正在东营打响。2023年5月,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运行,搭建起“1+3+16+N”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目前已聚集国内18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优势力量,组建各类专家团队108个,形成1000余人的科研人才队伍,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三大关键领域,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曾经的盐碱地变成了丰收田。近10年间,东营近百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去年全市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预计到2025年,东营市将完成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6.39万亩,盐碱耕地提质改造后预计亩均粮食增产300斤。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园园 孙川 徐文君 参与采写)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