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自2019年开始招收民族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多年来,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为基础,以经费支持为保障,以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建了“田野+”实践教学“多维协同”育人新模式,有效推动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田野+”推动党建、科研、教学一体化建设
学院积极打造民族学“田野+”实践教学模式,将田野调查作为开展党建、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基础,全方位贯穿文件制定、党建学习、科研实践、完善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田野调查、创新创业项目和“挑战杯”竞赛参与等环节,推动师生借助田野调查实践教学实现党建、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
开展“田野+党建”。学院在田野调查中设立临时党支部,通过与基层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专题教育学习活动等形式,确保田野调查期间每位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
开展“田野+科研”。学院师生共同研讨,开展有组织科研,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引领确定专门的研究主题,共同搜集资料,撰写田野调查报告和民族志,开展专题研究工作,锻炼师生的科研合作精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开展“田野+教学”。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院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社会的特定田野点,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运用直接观察、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勘察测量等方法,搜集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数据和资料,撰写田野调查报告。在田野调查中,教师充分挖掘和运用乡村社会的红色文化、工匠精神、家风文化等素材,润物细无声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让师生在边教边学、研学互动、教研互促中实现教学研的深度融合。
“田野+”统筹多方力量协同育人
学院大力推动“田野+”实践教学多维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经过精心组织和安排,保证多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强调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学院在田野调查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田野调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科研项目牵引,实现教研融合。田野调查中,教师将主持的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和项目作为调查主题,在研究中增强师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培育科研创新意识和新的科研项目。
教师全程参与并亲自指导和示范。每年暑期,学院遴选田野工作经验丰富和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带队开展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田野调查,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开展实地教学。其间,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制定提纲、开展经验交流,互学互进,共同提升,推动实践教学和立德树人全面融合。学院要求民族学专业所有硕士生均须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田野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获得相应的成绩和学分。
开展社会实践,检验教学成果。师生在田野调查中与基层工作人员、群众互动往来,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交际能力、身体素质、专业知识、文字水平等方面都得以锻炼提升。
“田野+”有效提升师生能力素质
“田野+”实践教学多维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提升了民族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2019年以来,学院在校研究生参与田野调查,撰写并出版“新乡土中国志”等调查报告3套(共12册,300多万字);发表学术论文9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8篇;95%的在读研究生参与过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5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及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励。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96%,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占比14%,在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占比76%。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提升。2019年以来,学院民族学教学科研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其中重大招标及其滚动资助项目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6篇。基于田野调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CSSCI论文36篇;出版《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等著作19部。
(曹大明 罗 凌 李 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