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导刊丨湖北南漳: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幸福的守望

生态文明导刊丨湖北南漳: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幸福的守望
2024年10月30日 14:20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鲜明标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要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民众行为自觉,鼓励企业、社区和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绿色行动,倡导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襄阳好风日,醉美金南漳。三千年荆风楚韵、八百里锦绣山河、一千五百余种丰饶物产……南漳作为生态大县,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未来在生态。

  南漳地处鄂西北山区与鄂中丘陵过渡地带,地形呈“八山半水分半田”,拥有山林427万亩、耕地101万亩、流域面积3833平方公里,自然生态优良,资源禀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八百里金南漳”之美誉。

  近年来,南漳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锚定建设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襄阳新材料制造业发展基地、鄂西北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全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国内山水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三基地、一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底色更绿、成色更足。

  2023年,南漳县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9.4%,3个国控出境断面、5个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森林覆盖率高达72%,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湖北省森林城市”等称号,三道河水镜湖水利风景区入选第二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位于荆山南麓的水镜湖,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林草覆盖率90%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高达4000个,著名作家碧野盛赞为“金山银水般的旅游胜地”。

  南漳县加快推动构建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聚焦聚力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南漳县围绕建设工地扬尘治理、交通污染治理、燃煤油烟污染治理、工业废气治理四大领域,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攻坚。

  强化工业企业排放治理。以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锅炉分类治理、砖瓦行业升级改造等为重点,确定25个年度大气综合治理项目。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深度治理,督办10家市级重点企业、11家县级重点企业实施环境深度治理。更新完善62家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企业清单,一企一策制定应急减排措施,确保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落实到位。

  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组织公安交警部门对城区重点道路严格禁限行措施,强化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监管,切实保障道路交通有序畅通。组织商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开展加油站(点)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标车(船)用燃料及非法加油站点,关停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加油点;强制报废非法流动加油车,查处非法流动加油车。

  强化城区建设工地扬尘监管。督促城管部门严格落实道路保洁规定,督促住建部门严控建设工地扬尘,落实建设工地“八个百分之百”,不间断开展巡查抽查及夜间突击检查。对未落实到位的施工企业实施停工整改,并依法依规处罚。从严管控渣土车,严禁飞扬撒漏,开展联合执法及夜间巡查,确保上路车辆车容车身整洁。

  强化巩固“四个清零”成果。加强对城区餐饮油烟直排、露天炭烧烤、经营性散煤使用、露天喷涂作业“四个清零”工作复查和抽查,防止反弹。

  强化秸秆禁烧工作巡查。组织县直11个秸秆禁烧督导组对镇区包保督察,落实秸秆禁烧县、镇、村“三级包保”责任制。发放禁烧宣传材料20余万份,继续使用无人机和76台高清监控系统助推秸秆禁烧工作。全县50多万亩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通过粉碎还田、堆肥、打捆运回家垫猪舍等方式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治荆楚必先治水,治南漳也必先治水。南漳境内有“沮、漳、蛮、渭”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87条、水库139座,水资源总量位居襄阳市第一,人均占有量位居襄阳市第二。

  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科学制定了《南漳县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将全域划分为8个四级流域分区,明晰流域治理“底图单元”,逐一制定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全面启动白洛河、八都河、明阳洞河、司空河小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流量泄放监督检查规范化、常态化,重点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满足程度总体达到90%以上,在线监测11座农村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合格率达到95%以上。建立全县水库承包台账,明确水库计划收回到期养殖承包权时间,并做好到期水库承包权收回工作。截至目前,已收回水库养殖承包权50座。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全县18座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达标运行,处理污水量共计92.45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2.16%,污水处理达标率97.40%,污水厂负荷率达78.47%,产生的621.28吨污泥全部实行规范化、无害化处理规范处置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南漳县扎实推进“两沟一渠”(穿城而过的城南老堰沟、幺堰沟和城北防洪渠)治理,积极探索小流域治理的南漳样板。目前,老堰沟、幺堰沟一期一标段已完成控源截污工程,完成管道安装3560米,完成驳岸整治3#和5#景观堰,完成110米驳岸挡墙砌筑,完成河道清淤1350米。一期二标段已完成控源截污工程管道安装5920米,完成调蓄池主体工程,完成驳岸护砌1350米,完成1#、2#景观堰和支流景观堰,完成河道清淤3700米,完成管道清淤8300米。城北防洪渠一期累计完成栏杆安装约4800米,完成桥梁工程4座,污水管网累计完成约14600米,渠道底板浇筑累计完成4300米。老堰沟、幺堰沟二期已纳入2025年城建计划有序推进。

  南漳县“两沟一渠”水环境治理项目建成后,“两沟一渠”将得到全面整治,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实现雨污分离,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彻底整治黑臭水体。同时,通过提升渠道景观效果,城区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恢复能力将大幅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两沟一渠”黑臭水体将变成“生态长廊”、风景线、网红打卡点,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坚决抓牢土壤污染管控,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南漳县完成17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实施清河管理区雷家巷社区、白鹤湖社区、黄莲树社区等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项目进度已达到80%。严格开展土壤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及监督管理工作,南漳县目前无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无优先监管地块。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县委深改委重点工作,“无废城市”项目持续推进,“无废城市”指标稳步提高。指导全县56家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新化学物质基础调查工作。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1—8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县细颗粒物年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27微克/立方米下降7.4%;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县3个国考出境断面和5个省考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全县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1个镇(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污染有效管控,全县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为打造全省“强县工程”标杆县、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储备”奠定坚实基础。

修复矿山生态,重塑绿水青山

  南漳多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20世纪80年代,矿山开发曾是南漳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大规模的露天开采,也带来了地质环境破坏、土地损毁、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2021年4月,南漳县召开矿产资源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并提出“四个绝不”:绝不草草收兵、绝不既往不咎、绝不姑息迁就、绝不搞运动式整治,表达了铁腕治乱的决心。会议还提出,根据“彻底排查、彻底关停、彻底拆除、彻底修复、彻底问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促使全县矿产资源管理迈上良性发展轨道。

  为了破解“九龙治水”的管理难题,南漳县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办公室挂牌成立,并制定了《南漳县矿产资源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统一协调国土、应急、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对全县所有的矿山、河砂、山砂、弃砂等非法开采、加工、经营行为进行联合整治。

  按照“依法打击一批、依法关闭一批、依法整合一批、依法处罚一批、依法督导修复一批”的要求,南漳县打响矿山开发秩序及生态环境全域治理攻坚硬仗,全域排查起底问题真相,全域追查清算新账旧账,全域督查务求大战全胜。

  科学制定《南漳县2021—2025年河道采砂规划方案》,实现河道砂石开发利用由分散到集中、由粗放到精细发展的转变;在12个镇(区)分别设立砂石集并中心或临时销售点,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工程项目砂石用料供应保障;南漳县建投集团与兴发集团合作的雷公尖矿石加工厂投入生产……随着这些举措的落实,南漳县矿山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得到了改善,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资源不断优化、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022年1月,南漳县智慧矿山信息化监管平台投入运行,该平台集“计量称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冲洗系统、税费管理系统”于一体,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监控就能对县内17座正在生产的矿山进行监管和迅速处置,实现了矿山管理从“人管”到“技管”的转变。

  智慧矿山信息化监管平台的投运,不仅是南漳县矿产资源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南漳县探索创建“绿色矿山、智慧矿山”管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做好矿山治理的同时,南漳县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路径,坚持“显山、露水、复绿”生态理念,走“修复、保护、重塑”治理路线,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旅游观光”“生态+产业扶贫”等治理模式,将废旧矿山变身“绿水青山”“阳光花海”“金山银山”。

  据悉,南漳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涉及城关镇、武安镇、九集镇、李庙镇、长坪镇、薛坪镇、板桥镇、巡检镇、东巩镇、肖堰镇等10个乡镇共计63个历史遗留矿山的开采创面,拟通过“削方减载+场地整平(废渣清运及土壤重构)+耕地复垦+林地复垦+边坡绿化工程+截排水设施+养护系统”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治理。近年来,南漳县共治理华新、华龙、吴家沟等27家露天废弃矿山,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306亩,新增耕地面积1538亩。

  地貌重塑、植被重建、生态重构……走进南漳县肖堰镇响水洞村三组华龙矿山废弃矿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起伏的山坡上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废弃矿山。

  据了解,华龙方解石矿山于2016年关闭,废弃的厂房、砖窑、烟囱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为彻底改善华龙矿山生态,2023年以来,南漳县因地

  制宜、因矿施策,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的原则,统筹山、林、田、草一体化治理,对华龙矿山实施工程修复。通过危岩体清除、坡面整形、修建石挡墙,消除地灾隐患。采取拆除清理建筑垃圾、平整覆土等措施,重塑地貌环境。在低洼地处播撒草籽,边坡部分种植乔木、灌木。对矿区边沿土地进行复垦,恢复林地、草地70.9亩,增加耕地10.67亩,昔日的“生态疮疤”变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

将风光变现,让山水生金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南漳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找准绿色发展的“金钥匙”,用好生态资源的“金饭碗”,加快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胜势。

 一产提“质”增“绿”。立足中国有机谷起步区和核心区优势,南漳县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化农业强县转变,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特色产业基地,其中优质稻米39万亩、茅台特供小麦基地5万亩、优质油料基地(菜籽油、茶油)15万亩、有机茶叶基地10万亩、水果基地7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食用菌2万亩(2亿袋)等。成功打造裕农菌业、天池山茶业、印象老家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培育周湾茶乡、峡口柑橘、大山樱桃乡等村旅游精品线路。建成了国家级食用菌和省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批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同时,引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如引进了湖北省乃至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奶业项目——云上牧歌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项目,今年11月可正式投产。累计发展省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3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7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寨子米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示范社500强。成功培育了以裕农菌业、华茂粮油、香耳山生态农业、思安药业为龙头的食用菌、南漳官米、茶叶、中药材等4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去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12亿元,增幅14.5%,农产品出口额34亿元,均居全市第一。

  擦亮了一批农业品牌。南漳县以“中国有机谷”品牌为统领,大力培育茶叶、果蔬、粮油、菌耳、养殖五大有机产业,有机认证和有机转换认证达到108张,居湖北省首位;“两品一标”认证总数达102张,居襄阳市第一,被评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取得了南漳香菇、南漳黑木耳、南漳银杏、南漳黑毛猪、南漳官米、南漳土蜂蜜等1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珍珠液酒、水镜茶叶、梅园米业3个涉农中国驰名商标,“华茂”牌商标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二产追“新”逐“绿”。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技改焕新行动,2023年,全县完成53个工业技改项目,总投资17.7亿元,同比增长17.6%,稳居襄阳市前列。华海纤维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华新水泥入选“省级绿色工厂”。积极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依托南漳风光水资源禀赋,引进了投资101亿元的新天氢能、50亿元的葛洲坝储能等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全省第二大装机容量的南漳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4万吨。积极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引进了投资120亿元的襄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低碳智慧示范园区项目,将建设余热余压余气发电、燃煤热电联产、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发展清洁电源。南漳产业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显著提升。

三产融“链”活“绿”。立足南襄盆地及汉江流域,依托全县309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水资源、寨资源、传统古村落资源等资源优势,持续激活水经济、寨经济,培育了“华夏第一寨”春秋寨、“中南第一瀑、楚天九寨沟”香水河2家4A级景区,水镜庄、天池山、楚桑丝博园、翡翠峡、襄阳野生动物世界等5家3A级景区,A级以上景区数量位居襄阳市前列,成功创建荆楚文旅名县,正在加快建设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从交通联通和文旅联动上切入襄阳都市圈发展,服务和推进襄南高速、207国道建设,融入襄阳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依托中国古山寨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唱响“襄阳好风日·醉美金南漳”文旅品牌,打造襄阳都市圈休闲度假首选地。去年,接待游客77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7%、26.05%。

  “心氧氧,来南漳!”八百里南漳,流的是金水,淌的是银河。

  南漳县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9 聚星科技 920111 6.25
  • 10-25 港迪技术 301633 37.94
  • 10-25 健尔康 603205 14.65
  • 10-22 科拜尔 920066 13.31
  • 10-21 强达电路 301628 28.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