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丨“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惊艳三亚

海南周刊丨“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惊艳三亚
2024年10月28日 10:49 南海网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近日,由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三亚新时代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在三亚开展。据悉,本次展览以敦煌文化艺术为核心,邀请了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担任艺术顾问,运用先进的3D光雕数字技术和超清数字设备,呈现了200余幅由艺术家精心重绘的敦煌石窟壁画,通过“流光回响”光影展打造了一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近距离地触摸千年前的敦煌艺术。

画的故事

  不去敦煌,不入莫高窟,也能近距离观赏精妙的千年壁画。

  展览就开在三亚的夏日站购物中心。展厅主色是中国红,厅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由艺术家临摹的画作,尽显敦煌文化的辉煌壮阔。

  《观无量寿经变》来源于172窟,它建于盛唐时期。画面上,庄严雄伟的宝殿和亭台水榭以连廊和小桥连接,桥下是烟波缥缈的水,水上有莲花盛开,莲中有化生童子。平台上,正在进行一场讲学。前方略低的平台上,两名舞伎在众乐师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一位双手击鼓,一位反弹琵琶,舞姿优美、彩带纷飞。

常沙娜临摹的《伎乐天反弹琵琶》。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常沙娜临摹的《伎乐天反弹琵琶》。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

  细细观赏这幅画,会发现画师运用俯视、仰视和平视等多种角度,廊柱近大远小,屋檐上宽下窄,向后方退去的水池和波浪兼顾纵深感……这些无不说明,唐代的敦煌画师已不拘泥于单一透视法,而是根据作画目的和画面情节采用多重透视技法,古代中国画师的伟大创造表现得淋漓尽致。

  《伎乐天反弹琵琶》也建于唐代,位于112窟,是莫高窟同类型题材中的集大成者。画面中,伎乐天反弹琵琶,踏足而舞,面部神情平和、自然。壁画敷彩以朱、绿、黄、黑、白为主色,形成温和而厚重的色彩美。

  除了欣赏壁画,展出还专门设置了藻井装置等美陈打卡点,呈现莫高窟的神奇奥秘。

“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的藻井。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的藻井。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

  藻井,是东亚传统建筑中一种顶部装饰手法,因建筑物顶棚向上凹进如井状,四壁饰有藻饰花纹,故而得名,藻井一般由多层斗拱组成,由下而上不断收缩,形成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

  藻井装置打卡点,将这一“天空的艺术”搬到观者中间,人们得以穿梭其中,在观赏多种繁复图案的层次和节奏变化中,感受藻井所带来的生动活泼,朝气蓬勃。

  千年流转,我们透过敦煌壁画,不仅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也了解不同时代的风貌。

  凤冠、花钗、步摇、多重珠璎珞、柳叶眉、花靥、点唇、画帔,作者细细标注了女供养人的着装和装扮。

  此外,馆内还陈列有《头饰、配饰》《手足》《服饰配饰》等,这些画作蕴藏着中国千年来服饰、头饰、绘画风格的嬗变。

常沙娜临摹的《药师经变图燃灯佛》。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常沙娜临摹的《药师经变图燃灯佛》。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

人的故事

  本次展出的敦煌壁画临摹画多出于常沙娜之手,她与敦煌的故事长达一个世纪。

  1937年,常沙娜跟父亲常书鸿(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从法国回来,后又辗转来到敦煌。

  “茫茫无边的大戈壁见不到一个人,唯有流沙掩埋的残城在视野中时隐时现。”常沙娜曾这样描述初见敦煌的场景。

  但当时年幼的常沙娜注意力都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在父亲的影响下,常沙娜开始对壁画进行描摹。常书鸿要保护莫高窟,规定不能上墙拓稿,只能用眼睛去感受。这种方式难度大,但却把她的眼力练得更为精准。

  临摹时,她兴致勃勃地跟着大人,蹬着蜈蚣梯上到洞里。头顶上是节奏鲜明的平棋、藻井图案,周边是彩塑的佛陀、慈眉善目的菩萨,美妙的色彩和线条一笔笔从心里流淌到笔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画到兴起时,她就放声歌唱。待太阳落尽,她仍意犹未尽,难以收笔。

  千佛洞上的风铃声,随着风声叮叮当当地响,若隐若现。她也在这阵阵铃声中,将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等各代表窟的重点壁画全面临了一遍。

  究竟临摹过多少洞窟、多少壁画,她已记不清。但毫无疑问,莫高窟已融入她的血液里,近5年的临摹经历,让她可以随时画下壁画上菩萨的样貌。

  常沙娜在敦煌待到了16岁。虽然身体离开了敦煌,可是她心系那片土地,她的工作跟敦煌永远分不开。

  她出版《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与《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两本画册;为新中国承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设计纪念礼品,让敦煌艺术第一次进入日用品设计;主持设计了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她将敦煌的文化瑰宝巧妙地应用于国家形象塑造,也将其融入人民的美好生活当中。

  无论哪一次设计,提笔就想石窟,落笔必定敦煌。

  “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父亲的这句话,常沙娜始终铭记在心。

民众沉浸式感受敦煌艺术光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民众沉浸式感受敦煌艺术光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摄

光影的故事

  直到今天,如何将敦煌艺术带入更多人的生活和视野中,一直是常沙娜关注的课题。

  “光影艺术展,是一种新的实验与实践。在追逐文化流行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文脉的根基。”常沙娜说,“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是科技故事的开始,希望大家一起传承敦煌艺术与文化。

  而对观者来说,本次展会最大的意外之喜,便是“流光回响”光影展。

  当参观者撩开门帘,踏入展厅的一瞬间,就“闯入”了光影编织的故事里。

  大漠驼铃熙熙攘攘,飞天伴着敦煌乐声轻盈起舞,色彩绚丽的藻井变化移动,灵动发光的九色鹿闯入梦幻森林……千年历史与敦煌艺术,被凝缩于展厅,在我们眼前“复活”,仿佛伸手可触。

  震撼,是观影者的第一印象,绚丽、灵动是展览的主色。四种不同主题(“丝路史话:不同文明交融”“九色神鹿:闯入梦幻森林”“敦煌千佛:以光为线 卧佛再现”“敦煌舞乐:飞天引人入境”)的光影秀,带领观众了解多样的敦煌。

  该展策展人介绍,整个画面以敦煌特有的朱红、石青、石绿为主色调来进行展示,以彰显中国传统的色彩美学。除了视觉体验,音乐还运用了经典的琵琶以及箜篌、鼓、琴等乐器。

  在“敦煌千佛:以光为线 卧佛再现”篇章中,乐声渐起,金色光芒布满整个空间。和传统的展览不同,光影展厅的地板特别放置了许多蒲团,供观者静坐。在这里,人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交谈,短暂地来到“敦煌”,但,谁也无法感受彼此此时的想法。

  这一刻,这里上演的是敦煌的故事,也是每个观者自己的故事。

原标题:“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惊艳三亚 以光为线描摹千年壁画

责任编辑:林鸿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9 聚星科技 920111 6.25
  • 10-25 港迪技术 301633 37.94
  • 10-25 健尔康 603205 14.65
  • 10-22 科拜尔 920066 13.31
  • 10-21 强达电路 301628 28.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