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9日,跨越71座城市、完成600场演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青绿热”从国内燃到国外,从舞剧燃成了有口皆碑的电影,从舞剧爱好者的“瑰宝”燃成了全社会备受瞩目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埋藏着丰富的知识宝藏,如何为这些知识宝藏在新时代赋予知识价值,更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作用?《只此青绿》主创组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究其核心,是在对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前提下的再创新。
大部分观众,对《只此青绿》的印象始于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登上春晚的舞台只是其“出圈”的一个契机,火爆的根本原因还在节目精益求精的创新。在此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已经多次“上演”一票难求。在舞剧这个小众且欣赏门槛颇高的领域,为何其能够如此火爆?其主创者曾坦言,这源于对传统文化IP深度挖掘与创新发展的不懈努力。高耸的发髻、青绿的服饰,主创者用舞蹈动作、舞台美术、服饰化妆,重新讲述了名画《千里江山图》的精神内核。这其中,包含大量叙述手段的精准创新,用现代手法阐释传统文化。正是这些精益求精的创新,为古代名画赋予了当代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在舞剧大热的基础上,脱胎于舞剧内容的电影《只此青绿》10月1日上映,截至10月15日,票房超过4200万元,AI预测总票房将超过5000万元,以豆瓣8.0的分数成为同期评分最高的影片。电影备受好评的原因,同样是其脱胎于舞剧却不囿于舞剧的创作理念。有影评者表示,电影准确传达了原剧的神韵,且赋予了其影像的特质。正是这些为适应不同艺术门类而进行的精准创新,奠定了该IP在各个艺术领域焕发光彩的基础。《只此青绿》IP成功转化为电影版权,为主创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再次扩大了IP的影响力,提升了IP的商业价值。此外,推出数字藏品纪念票,开辟“只此青绿”主题生活店,举办同名主题交响音乐会……《只此青绿》IP在不同领域的进一步开发,都凸显出团队成熟的知识产权运营策略和布局。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里,千千万万的优秀故事正等待着当代人去挖掘,去赋予它们当代的价值。期望《只此青绿》将传统文化成功“固化”成影视作品的范例,能够激励更多当代创作者,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为动人的文化产品。(昱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创新,让传统文化再次发光)
(编辑:邵京京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冯飞)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