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这是丁健30余年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朴素愿景。340余篇SCI文章、1.2万余次SCI他引、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50余项、20个抗肿瘤新药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年过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白发满头,但活力满满,和他的团队一起继续攻坚生命科学的前沿。
三十年如一日,
丁健与肿瘤的“较量”
丁健的科研路像是一场与时间和疾病的较量。32年前,他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彼时的中国,科研条件远不如国外,无论是设备、资源还是国际合作的机会,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丁健当年希望有机会再次出国深造。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对此充满了理解:“这并没有影响他最终把整个职业生涯奉献给中国。他把所有的热情和努力全都回馈给了国家。”
丁健说:“回到国内,起初的条件艰苦,但这也激发了我们更多的创造力。”他选择将心思全部投入到抗肿瘤新药的研发中,开始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马拉松。
面对设备落后、科研经费不足的现实,丁健没有怨言,而是迅速投入到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他坚信,中国也能在抗癌药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许多前沿的科研项目都需要从零开始。“那时候,每一个实验室的进展都来之不易。”丁健回忆道:“我们的实验室条件相当简陋,甚至很多基础仪器都不具备。我需要从最基础的设备开始搭建自己的研究平台。”
一开始,丁健的做药之路并不顺利。
90年代初,上海药物所教授张金生发现了抗肿瘤的天然化合物红根草邻醌。这个发现引起了团队的极大兴趣,经过多年努力,他们最终确定了抗肿瘤候选新药“沙尔威辛”。
丁健带领团队研究了十余年,从筛选化合物到临床二期,期间在重要期刊发表了近20篇论文,详细解释了药物机制。
然而,尽管前期研究成果丰厚,沙尔威辛在临床试验中未能取得预期疗效。项目以失败告终。谈起这段经历,丁健语气中带着遗憾:“研究了那么久,结果没成功,确实遗憾。”
“
”
焚膏继晷,克尽厥职,在这场与肿瘤的“较量”中,丁健带领团队在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最具代表性的“较量”成果之一是已在中日上市的谷美替尼。这款c-Met抑制剂,该药物不仅能精准打击METex14跳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还能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的肺癌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
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谷美替尼在初治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0.5%,在经治患者中达到60.0%,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这款药物不仅是丁健科研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自主研发药物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回忆起这段科研历程,丁健并没有太多自我表扬,而是轻描淡写地说:“科学研究就是这样,失败是家常便饭,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带团队、搭平台:
让创新有路可走
丁健不仅是药物研发的“开路人”,也是科技转化平台和人才培养的“筑路者”。
在他看来,科研的价值不在于发表多少论文,而在于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因此,他致力于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标准化平台,为中国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
他深知,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推动整个领域的前进,必须要有坚实的科研平台和强大的人才梯队。
“我们做科学,光有想法不够,必须有系统的平台和方法来支撑它,”丁健说道。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单一的科学问题,而是搭建起一套完整的研发与转化体系,让更多的创新成果真正造福患者。
在他的带领下,上海药物研究所成功创建了与国际接轨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平台,构建了中国抗肿瘤新药研究的标准化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国内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水平,还加速了实验室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进程。
丁健团队的研究员耿美玉深有感触:“丁老师一直提醒我们,科研不能停留在实验室里。要不断将实验结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真正服务于患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丁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国际先进的标准引入中国。
如今,这座“桥梁”已经为400多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支持,推动了众多药物从实验室进入临床试验,造福更多患者。中国抗肿瘤新药研究的标准化评价体系使得中国的新药研发在国际上得以同步进行,并通过严格的临床实验,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平台的建立离不开丁健对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视。在他的推动下,上海药物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丁健深信,科研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丁健团队研究员陈奕感慨道:“丁老师给了我们足够的自由和信任,他总是说,‘年轻人要敢于试错’。正是这种宽容和信任,让我们能够大胆创新。”
如今,丁健创建的研发平台已经成为中国抗肿瘤新药研究的标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研团队和制药企业的合作,为推动中国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梦想不老,
科学永远在路上
年过七十的丁健依然充满活力,学生们常常惊叹于他的精力和热情。“丁老师总是神采奕奕,无论是面对科研挑战,还是生活中的小事,他都能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应对,”陈奕这样形容她的导师。
“我喜欢网球,虽然现在已经打不了,但我依然喜欢看比赛。”丁健笑说。
这份对生活的热爱,正是他能够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原因之一。他常常告诉团队成员:“不抱怨,不埋怨,要有好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对于科学的乐观心态,支撑着他从未放慢脚步。在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淡然的心。对他来说,“做科研,不仅仅是为了结果,更是为了过程中的那些挑战和突破。”
在陈奕看来,丁健的与时俱进非常值得敬佩,“他从来不会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理念。”
早在其他人还在关注传统药物筛选时,丁健就敏锐地提出了分子靶向药物的概念,开始关注激酶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药物筛选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又迅速将研究方向转向表观遗传学、肿瘤代谢和免疫治疗,不断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他不仅是科学的引路人,更是我们心中的精神榜样。丁老师教会我们,不仅要在科研中取得成果,更要在困难中学会坚持,在失败中找到方向。”李佳说。
当“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生物医药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布局领域,这位投身科研三十余载的的科学家为了“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坚守在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前沿,带领团队继续攻关更多未解的科学难题,成为他们的最强有力的支撑。
丁健说,科学的本质就是不断打破现有框架,寻求突破。他一生都在践行这个信念。对他来说,守护生命,是他一生的使命,而科学的路,永远没有终点。
他的梦想没有止步,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蓝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