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渭河源:泱泱渭河,为何古今不同源?
鸟鼠山上的禹王庙。
灞陵桥。
渭河,古称渭水,它既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河与情感之河,又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地理之河与文化之河。渭河从甘肃渭源县发源,横越中国的中心地带800多公里,造就了关中平原,继而汇入黄河。自大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华夏文明史就以渭河为轴线翻转辐射,成就了周、秦、汉、唐盛世文明。古时渭水以甘肃渭源县鸟鼠山为发源地,现在,说到渭河源头,却指向该县境内的清源河。为何渭河古今不同源?我们去渭源一探究竟。
A 渭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在中国诸多县名中有两个独具特色:渭源、泾源,和别的县名不同,它们有着最直接的指向:渭河源头、泾河源头,它们很容易让人产生去实地探访的冲动。渭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在现实中,“渭河源”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一般来说,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有几个考量因素。有的以“长度”为判断标准,哪个离入海口距离最远,哪个就是源头。有的以“水量”为标准,看哪个源头对河流补水贡献较大。此外,河流源头的确定也要兼顾历史习惯、河流走向、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往往是经过艰苦勘探、科学考察后综合考量的结果。
渭河在通渭境内有三个源头,即西源禹河(龙王沟水)、中源清源河以及与清源河并流、发源于秦岭南部山区的南源锹峪河。三条源流在渭源县城东面的河口村汇聚成渭河主流,向东朝着陇西、天水、关中地区奔流而去。
在禹河、清源河、锹峪河三个源头“谁是渭河正源”这个问题上,从20世纪初以来就争论不休。《渭源县志》收录的民国渭源人庞焕昀的《渭水发源说》影响深远,他在考察、比较后认定,从鸟鼠山品字泉下来的禹河经常浑浊,而且只要10多天没有雨水补充,水源便干涸、断流,应该不是渭河正源;清源河水量很大,必须架桥渡河,应属正源;至于锹峪河,虽然流程比清源河长1公里,比鸟鼠山品字泉长20多公里,但它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每到雨季水流充沛,而遇枯水期或干旱则断流,自然担当不起渭河源头之重任。
按“水量唯大”来作定源,清源河径流量2400万立方米,在渭源境内向渭河提供了最大的水量,清源河当为渭河源头,如今在清源河流域的豁豁山旁修了渭河源景区。
以“河源唯远”来作定源准则,中源的清源河,汇集山区众多支流,为常年性河流,长29公里,东北流至渭源县清源镇与西源汇合,正如《渭水发源说》中观点,锹峪河虽然长度达30公里,但它是季节性河流,西源禹河源于渭源县西鸟鼠山,河流长度只有9公里左右,为间歇性河流,清源河为渭河源头正源,理由很充分。
但在古代,人们却是以鸟鼠山为渭河的发源地,并在那里修建了供奉大禹像的“禹王庙”。渭河古今不同源,可能是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所致。
我们从渭源县城出发,沿西南方向,先去往五竹镇方向的渭河源景区。出五竹镇不远,有一条清澈透亮的小河蜿蜒而来。这就是清源河,它穿过县城,流经五竹和清源两个乡镇后,在清源镇下集村汇入渭河,主河道长28公里。
渭河源景区秋色极为迷人,步道两边,大片的山花和水草在沟头晕染出五彩缤纷的地毯,再往里走,峭拔幽暗的松林里光影的变幻让人如在梦境之中,而周围的群山也一改斧劈刀削的硬度,在林草的装扮下变得柔美起来。清源河也从一条小河变成了跌宕跳脱的溪涧。红色的浆果、苍翠的苔藓、翻飞的蝴蝶、在草丛中急掠而出的花翎子鸟,渭河源景区尽情展示着它的生态之美。远远地,这条山沟的两公里处,溪涧已经隐没在路边茂盛的灌木林里……
正前方的几处山峦像画家的笔锋一转,换了风格,它们远看黑幽幽地像是从地底升起的,带有一种狰狞的变相。在右侧山峰的崖壁上有落款为“左宗棠”的四个苍劲、气力十足的大字:大禹导渭。
走到近处,几处跌水从石壁上喷涌而下,有种白丝绸般的质感,抬头往上看,山崖之间的一线天空,悬着一轮烈日让人不敢逼视,而周围的山势相并,像是被利刃所削。
相传大禹带曾经杀死蚩尤的应龙下到渭水源头,看到此地绝壁千仞,高耸入云,山上林木茂密,禽兽出没,伤害百姓。有一位叫伯益的人,他能懂各种鸟兽的性情和语言,帮助大禹赶走了禽兽。
大禹按照河伯送给他的治水地图画出治水路线,由应龙甩尾在前面开路,开出一条条山沟,使洪水流出,从此,渭源地区的洪水终于被大禹治理平息了。
渭源县城广场矗立的“大禹导渭”大型石雕,是为纪念这位治水英雄。
B 历史上有两位皇帝来到过渭源
与“大禹导渭”的传说不同的是,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真真切切来到过渭源,在鸟鼠山留下游踪。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西巡陇西、北地两郡。当时的陇西郡治在狄道(今临洮)。要到狄道,就得经过首阳,穿越鸟鼠山系的关山。据史书记载,始皇帝来到渭水源头是农历八月。
鸟鼠山系的关山,分水两流,东流渭水,西入洮河。沿东西两水沟谷劈开一条通道,连襄武、羱道,西达狄道,这条通道翻越关山,成为边陲要塞。战国时秦昭襄王所修筑的长城,就沿着这条通道,依山蜿蜒起伏。秦始皇登上山顶,被这雄伟壮观的山形地貌所吸引,信马逐猎。
秦始皇和麾下文臣武将在这里住宿一夜,第二天翻越关山,沿滥水北去了狄道。
嬴政走后,八百年后杨广来了。
据《隋书》载,隋炀帝于大业五年(609年)为经营西域而西巡河西。当年三月,他由长安出发,沿渭水西行,出萧关,渡陇山,经天水,过陇西,于四月初六至渭源。炀帝自长安出发,行程千里,渭源是第一个休整之地。在此历七日之久(四月初六至十二),围猎搜奇,撰文赋诗,史书均有明确记载。
隋炀帝一生最喜品诗题句,此行他在鸟鼠山的“品字泉”旁自拟了一联让从臣看:“地干纪灵异,同穴吐洪流。”
游过禹庙,炀帝纵马登山,扬鞭指点鸟鼠山景。他不由想起了在此地隐居过的青牛道士封衡。仙人已去,遗踪犹存。于是凑着前两句诗,续写眼前景致:“长林啸白兽,云径想青牛。风归花叶散,日举雾烟收。”
炀帝在此地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围猎,还召集了一些野老村民、围猎壮士,来恭承皇筵。他询问了鸟鼠山的风土人情、掌故传说,以及封衡后人的情况。兴奋之余,又出示自己的诗作,令群臣赓和,相为品评。
隋大业五年(609年)四月十二,隋炀帝一行离开渭源也向狄道而去。秦始皇、隋炀帝两位帝王君临渭源,除了渭源在当时政治、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与渭源山水灵秀是分不开的。
C 古代史学界认为鸟鼠山便是渭水的源头
秦始皇、隋炀帝登临过的鸟鼠山,古代史学界普遍认为,它便是渭水的源头。
地处渭源西南部的鸟鼠山,是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记载最早的文化名山之一,它西南出自秦岭余脉,东北抵达陇中黄土高原,绵延百里,北延东迤直至陇山结束,既是渭河的发源之地,又是洮河与渭河的分水岭。
它不仅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边塞要地,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众多历史人文印痕分布在清源镇的鼠山村周边。
鸟鼠山得名的由来,《尚书》有一则有趣记载:“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鸟名为蜍,似鹅而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处。”鼠在穴内,鸟在穴外,各自生育,不相侵害。
《山海经》有“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的说法后,后世许多地理学著作都沿用郦道元的观点,即渭河发源于现渭源县城西的鸟鼠山龙王沟水(即禹河)。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我们从山顶沿一条山坳下行寻找神秘的品字泉,一路上,并没有发现地表上有溪流,但小路两边的林木和野草越来越繁密,脚下的土壤也变得有些泥泞,山风拂过,草叶鸣响,像极了流水的声音,它是在呼唤什么呢?
苍茫暮霭中,一座实心的碑亭赫然在目,镌刻其上的顾颉刚先生在1938年即兴口占的联语隐约可见:“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岐千古;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盂。”
石碑左右两侧分别是禹王庙和渭河龙王庙。禹王庙静静地矗立在那儿,殿宇斑驳古意,孤寂清冷。据地方志记载,禹王庙侧有三泉,呈倒“品”字形,故称“品字泉”,近处的一眼泉上有盖,搬开泉盖,黑黝黝有三四米深,看不到水光。这眼泉名为“遗鞭泉”,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西征经过此地,以马鞭探此泉的深浅,不慎马鞭掉入泉中,霎时不见,当他回到长安时,那根马鞭竟出现在长安城的护城河里,因此名为“遗鞭泉”。
在山麓深处,应该还有两处泉眼,一处每逢夏日干旱欲雨时就出现白雾,名为“吐云泉”,另一处常有鲤鱼腾跃,叫作“鱼跃泉”,但在昏黄的天光下,难以寻到所在。
如今鸟鼠山品字泉干涸、龙王沟“无水可流”,但似乎仍能感觉到地层之下,有流水悄悄吟唱……
D 灞陵桥被人们称作“渭河第一桥”
渭河既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定西、天水人民的母亲河。
在800多公里的渭河流域,自大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华夏文明史就以渭河为轴线翻转辐射,成就了周秦汉唐盛世文明。它成为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栖息地,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华胥氏就生活在渭河边上,而后的炎帝、黄帝部落也均起源于渭河流域。
时光回转,这份沉淀和变迁已演变成众多典故:渭水之畔的太公垂钓,钓出了周朝八百年的江山;老子李耳出函谷关后,“骑牛西去”是沿渭河西行到陇西,成陇西李氏文化祖脉;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势如破竹,却在渭河边上,被西凉马超打得割须弃袍……
灞陵桥上的众多匾额中有一幅上书“绾毂秦陇”,寓意渭水将甘肃和陕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滴水的一盂山泉开始,渭河一路不拒溪流,逐渐壮阔,千万次挣脱高原与山脉的夹击,滋养两岸,孕育文明。从源头的婉约序曲开始,我们渐渐听到一首雄浑有力的交响乐,自此而下,它横贯甘肃、宁夏和陕西三省区,不仅是黄河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同时也滋养着八百里秦川,浇灌着关中平原,最终它所孕育出的渭河流域文化,也为黄河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营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责任编辑:任彩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